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本草》植物志之木瓜: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降龍木原來是它

推薦:曹雪芹生命中的兩個女人

文/王崇菊

(宣城的宣木瓜)

【作者簡介】王崇菊, 一名鄉村語文老師, 喜歡讀書, 喜歡將日子記錄, 喜歡把每一個值得銘記。

工作之餘, 將散亂的思想整理成文。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這玩意兒是番木瓜, 不是這篇文章講述的木瓜)

某一天, 你忽忽穿越到十九世紀以前的東南亞, 東南亞地理位置特殊, 熱帶氣候, 高溫多雨, 果蔬的生長優越其它地方。 你信步在大街上,

商品琳琅滿目, 叫賣聲不絕於耳。

你在各種攤位上留戀不舍, 什麼都想買, 什麼都想要, 實在是囊中羞澀, 臣妾做不到啊!

也罷!買些經濟實惠的, 諸如柴米油鹽醬醋茶, 絲織手帕布料雞肉牛肉鮮蝦仁, 一大包一大包, 累得累得滿頭大汗。 忽然聽到有人叫喊:“好吃又好看, 治病又能當食物吃的好東西, 都來看一看, 瞧一瞧, 絕不欺詐, 保准滿意。 ”

(本篇講述的木瓜)

人們呼啦都圍過去, 品嘗的大聲叫好, 沒有品嘗到的爭著吵著要要。 如此機會, 你豈能錯過?把手中東西緊緊抱在懷裡, 一個低頭擠進去, 拿出剩下的鈔票買了一堆。

好咧, 穿越回去, 給家人一個驚喜。 回去洗淨, 切成小塊, 一家人讚不絕口, 這是哪裡來的神物, 真好吃。 你掩口微笑, 姐不告訴你。

到底是什麼東西?網路一骨碌, 原來是番木瓜, 能當食物, 能藥用, 原產東南亞, 大概17世紀明朝後期時傳入中國。 好環境生長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好看又好吃又好用。

(番木瓜花是這樣子的)

咱們老祖先記載“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莫非此木瓜既是彼木瓜?他們外形相似, 作用大致相同, 但番木瓜不能觀賞, 只能食用和藥用, 因此稱國外的叫番木瓜, 中國的叫木瓜, 原來如此, 神遊一回, 長了見識。

在古代, 人們常用瓜果蔬菜作為寄託感情的依託, 拿著這些純天然的物品作為情感聯結的紐帶,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你用木瓜送給我, 我用美玉回報你。 美玉不單是回報, 也是為求永相好。 看似平凡的果實能與美玉價值相等, 這樣單純的相互贈送, 著實讓人溫暖。

既然如此, 需要好好聆聽遠古的先人們送給我們的禮物, 也不辜負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的弱小女子。

(木瓜花)

木瓜,薔薇科木瓜屬,灌木或小喬木,暗黃色,木質,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最開始是當作觀賞用的,後來有人偶然誤食了果實,以為會死,沒有想到把多年未愈的痰氣去除,人精神備至。

經過研究發現,木瓜果實味澀,水煮或浸漬糖液中供食用,入藥有解酒、去痰、順氣、止痢之效。果皮乾燥後仍光滑,不皺縮,故有光皮木瓜之稱。木材堅硬可作床柱用。

《本草綱目》上寫:性溫,味酸。歸肝、脾經。舒筋活絡,和胃化濕。

(木瓜花)

據史料記載,安徽省宣城木瓜,自古以來當花木供觀賞,果實供藥用,且品質優良蜚聲天下,成為名揚全國的地道中藥材。宣城的宣木瓜,已有1500 餘年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期已定為“貢品”。西元420年(南朝劉裕時期),宣木瓜就作為貢品上奉朝廷。明朝嘉慶《甯國府志》載:“宣城縣歲貢木瓜上等一千個,中等五百個,下等二百個,又幹瓜十斤,俱解禮部”。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曾為其吟詩:“天下宣城花木瓜,日華沾露繡成花。”

(木瓜花)

陽春三月3月,淅瀝瀝的春雨輕撫大地,只在一夜之間,木瓜的花苞展開笑顏,紅彤彤一樹一樹,豔麗繽紛,超過了灼灼桃花!此時,你帶著悠然的心情來到宣州,走在紅花相映的濱河小道,水聲潺潺,小鳥嘰啾,腳步輕盈,會疑心置身於某個世外仙緣,像雲霞一樣燃燒的木瓜花,給你的心靈縈繞不少嫵媚和美好。宣木瓜的果實,性溫味酸,有舒筋活血、平肝和胃、化濕止痛的功效。後來人們還用它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膝酸痛、腳氣腫脹、小腿肌肉痙攣。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因腳氣腫脹不能行走,乘船回家時,他講自己的腫足放在船上的皮囊上。船行一段距離,覺得腳氣腫脹的疼痛感有些減弱,於是就問船夫,這是什麼?舟夫回答:“宣木瓜也!”回到家裡,這人用布袋裝上宣木瓜,把腫脹的腳擱在上面,不久腳病好了。

(正在生長的木瓜)

上面說的是一種藥用木瓜,亦稱鐵腳梨,為我國特有的野生果,因它產于安徽宣城(古稱宣州),故稱“宣木瓜”。

現代研究得出,宣木瓜含有皂甙、黃酮類、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維生素C、鞣質、果膠等。

但凡知道一點歷史的都知道楊家將,楊家將裡有個女英雄叫穆桂英。最令人讚歎不已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精彩故事。她之所以大破天門陣,源於她從小熟讀兵書,學習武藝親身經歷各種戰場演戲,自然有著凡人沒有的戰場經驗,而這一次最重要在於她手中有一件神奇“法寶”——降龍木。

(木瓜樹)

降龍木叫文冠果,文冠果就是木瓜,又稱土木瓜,落葉小喬木,能做食用油料,可以食用和藥用。在民間,文冠果被譽為神樹,被得道高僧引入廟堂,種植在廟堂前後。木瓜樹就是降龍木,經過多方研究,基本確定。

神奇的降龍木流傳一個神奇的故事。相傳,唐王李世民把太白山封給孫思邈,孫思邈在山上種了很多藥,讓一座普通的山不再普通,變成遍佈藥材的藥山,到山上采藥的人越來越多。人人都說:“太白山上無閑草,看你識草不識草。”

(木瓜熟了)

一個叫拴良年輕小夥子,想開個藥鋪,為百姓謀福利。藥鋪建成,需要大批藥材,他來到太白山南坡藥王坪采藥,此處是孫思邀名貴中草藥的集結地。地方不大,藥材品種齊全,又因土質良好這裡的草藥味道和藥性俱佳。拴良有點貪心,采啊采,采了很多很多,抬頭一看,天色已晚,準備回家。突然,嘩啦啦地下起了大雨,不一會間,山水暴漲,剛剛的潺潺小溪頃刻間變成波濤怒吼的滾滾長河。無論如何要渡過大河,留在這裡,只能等死,凍不死,野獸也要了他的性命。

拴良看身邊有一根粗細勻稱的樹木,隨即砍下,當作拐杖。不料,剛把木棍放在水裡,竟然被水沖走。他搖搖晃晃,又回到岸上,看著河水哀聲歎息,就在此時,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拄著一根勻稱光滑的拐杖,飄飄然來到他的身邊。拴良很奇怪奇怪,就說:“老伯有神功啊,河水那麼湍急,你如何走過來的?”老頭說:“年輕人,不是我有神力,是因為我手中的木棒厲害,它叫神龍寶杖,用降龍木做的。就連龍王見了它都要低頭,小小的河水又能奈何它。”拴良一聽,連忙對老頭說:“我采藥忘了時間,還要回家給百姓看病,用藥,您能不能幫我過去。”

老頭撚須一笑,說:“好人有好報,積德行善自有貴人相助,送你拐杖一枚,好過河回家。”拴良接過神龍寶杖,輕鬆渡過大河,正要謝謝老人,回頭一看,沒有影子了。也許是神仙看我體恤百姓,派人救我吧!

拴良跪下叩頭,感謝救命之恩。然後拄著神龍寶杖朝山下走去。走到山下,拴良回頭一看,神龍寶杖點過的地方,長出了一顆顆降龍木樹。他回家之後,對鄉親們說,太白山有降龍木樹,它是太白神送給我們的拐杖,方便我們上山下山。從此,凡是上山打柴、挖藥,都要砍一根降龍木作拐杖。這降龍木到底是不是木瓜,人們眾說紛紜,歷史的東西無法考證,但這種風俗在至今還存在。

《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現代醫學發現,木瓜中含有一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有利於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木瓜美容養生粥)

木瓜有“萬壽果”的傳說,它在鮮美中兼具食療,生吃即可,對女性有美容功效,能豐胸,瘦身,美容養顏。

用銀耳燉木瓜銀耳,能滋潤養顏,經常食用能養陰潤肺,使皮膚得到滋潤,防止皺紋過早出現,保持皮膚幼嫩,延緩衰老。可治療燥熱咳嗽、乾咳無痰、痰中帶血等症。

在臺灣流行泡木瓜茶,選用圓形未熟的雌性果,把一頭切平做壺底,把另一頭切開,掏除種子後直接放入茶葉,再把切去的頂端當成蓋子蓋上,過幾分鐘就可品嘗到苦中帶甜,充滿木瓜清香的木瓜茶了。

朋友的車裡放著幾個木瓜,一打開車門,芳香四溢,我問,這可是木瓜的功勞,朋友點頭稱是,並說,木瓜在車內放置很久,若不是小孩亂拿,樣子一點沒變。我決定要買些放在車內,讓芳香的味道在車內彌漫,隨時隨地都能沐浴先祖帶給的光芒。

(蘇州拙政園300年、高五米的木瓜老盆景)

“芙蓉紅落秋風急。夜寒紙帳霜華濕。枕畔木瓜香。曉來清興長。”有木瓜相伴,蕭蕭秋風不覺寒,漫漫長夜不覺苦。枕畔放著木瓜,清晨醒來都能聞著香味,時間氤氳在香味裡,日子染透在香氣中,生命便是一頁一頁美麗的珍藏。

(注意:這是番木瓜哦。最簡單的區分:番木瓜是草本,木瓜是木本。)

小編注:本文講述木瓜的歷史文化,使用木瓜,請諮詢專業醫生。

推薦:

太史公筆下的醜女與美女:有事鐘無豔,無事夏迎春

《本草》植物志之龍膽:唐朝的一場瘟疫,令它功成名就

投稿郵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

(木瓜花)

木瓜,薔薇科木瓜屬,灌木或小喬木,暗黃色,木質,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最開始是當作觀賞用的,後來有人偶然誤食了果實,以為會死,沒有想到把多年未愈的痰氣去除,人精神備至。

經過研究發現,木瓜果實味澀,水煮或浸漬糖液中供食用,入藥有解酒、去痰、順氣、止痢之效。果皮乾燥後仍光滑,不皺縮,故有光皮木瓜之稱。木材堅硬可作床柱用。

《本草綱目》上寫:性溫,味酸。歸肝、脾經。舒筋活絡,和胃化濕。

(木瓜花)

據史料記載,安徽省宣城木瓜,自古以來當花木供觀賞,果實供藥用,且品質優良蜚聲天下,成為名揚全國的地道中藥材。宣城的宣木瓜,已有1500 餘年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期已定為“貢品”。西元420年(南朝劉裕時期),宣木瓜就作為貢品上奉朝廷。明朝嘉慶《甯國府志》載:“宣城縣歲貢木瓜上等一千個,中等五百個,下等二百個,又幹瓜十斤,俱解禮部”。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曾為其吟詩:“天下宣城花木瓜,日華沾露繡成花。”

(木瓜花)

陽春三月3月,淅瀝瀝的春雨輕撫大地,只在一夜之間,木瓜的花苞展開笑顏,紅彤彤一樹一樹,豔麗繽紛,超過了灼灼桃花!此時,你帶著悠然的心情來到宣州,走在紅花相映的濱河小道,水聲潺潺,小鳥嘰啾,腳步輕盈,會疑心置身於某個世外仙緣,像雲霞一樣燃燒的木瓜花,給你的心靈縈繞不少嫵媚和美好。宣木瓜的果實,性溫味酸,有舒筋活血、平肝和胃、化濕止痛的功效。後來人們還用它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膝酸痛、腳氣腫脹、小腿肌肉痙攣。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因腳氣腫脹不能行走,乘船回家時,他講自己的腫足放在船上的皮囊上。船行一段距離,覺得腳氣腫脹的疼痛感有些減弱,於是就問船夫,這是什麼?舟夫回答:“宣木瓜也!”回到家裡,這人用布袋裝上宣木瓜,把腫脹的腳擱在上面,不久腳病好了。

(正在生長的木瓜)

上面說的是一種藥用木瓜,亦稱鐵腳梨,為我國特有的野生果,因它產于安徽宣城(古稱宣州),故稱“宣木瓜”。

現代研究得出,宣木瓜含有皂甙、黃酮類、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維生素C、鞣質、果膠等。

但凡知道一點歷史的都知道楊家將,楊家將裡有個女英雄叫穆桂英。最令人讚歎不已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精彩故事。她之所以大破天門陣,源於她從小熟讀兵書,學習武藝親身經歷各種戰場演戲,自然有著凡人沒有的戰場經驗,而這一次最重要在於她手中有一件神奇“法寶”——降龍木。

(木瓜樹)

降龍木叫文冠果,文冠果就是木瓜,又稱土木瓜,落葉小喬木,能做食用油料,可以食用和藥用。在民間,文冠果被譽為神樹,被得道高僧引入廟堂,種植在廟堂前後。木瓜樹就是降龍木,經過多方研究,基本確定。

神奇的降龍木流傳一個神奇的故事。相傳,唐王李世民把太白山封給孫思邈,孫思邈在山上種了很多藥,讓一座普通的山不再普通,變成遍佈藥材的藥山,到山上采藥的人越來越多。人人都說:“太白山上無閑草,看你識草不識草。”

(木瓜熟了)

一個叫拴良年輕小夥子,想開個藥鋪,為百姓謀福利。藥鋪建成,需要大批藥材,他來到太白山南坡藥王坪采藥,此處是孫思邀名貴中草藥的集結地。地方不大,藥材品種齊全,又因土質良好這裡的草藥味道和藥性俱佳。拴良有點貪心,采啊采,采了很多很多,抬頭一看,天色已晚,準備回家。突然,嘩啦啦地下起了大雨,不一會間,山水暴漲,剛剛的潺潺小溪頃刻間變成波濤怒吼的滾滾長河。無論如何要渡過大河,留在這裡,只能等死,凍不死,野獸也要了他的性命。

拴良看身邊有一根粗細勻稱的樹木,隨即砍下,當作拐杖。不料,剛把木棍放在水裡,竟然被水沖走。他搖搖晃晃,又回到岸上,看著河水哀聲歎息,就在此時,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拄著一根勻稱光滑的拐杖,飄飄然來到他的身邊。拴良很奇怪奇怪,就說:“老伯有神功啊,河水那麼湍急,你如何走過來的?”老頭說:“年輕人,不是我有神力,是因為我手中的木棒厲害,它叫神龍寶杖,用降龍木做的。就連龍王見了它都要低頭,小小的河水又能奈何它。”拴良一聽,連忙對老頭說:“我采藥忘了時間,還要回家給百姓看病,用藥,您能不能幫我過去。”

老頭撚須一笑,說:“好人有好報,積德行善自有貴人相助,送你拐杖一枚,好過河回家。”拴良接過神龍寶杖,輕鬆渡過大河,正要謝謝老人,回頭一看,沒有影子了。也許是神仙看我體恤百姓,派人救我吧!

拴良跪下叩頭,感謝救命之恩。然後拄著神龍寶杖朝山下走去。走到山下,拴良回頭一看,神龍寶杖點過的地方,長出了一顆顆降龍木樹。他回家之後,對鄉親們說,太白山有降龍木樹,它是太白神送給我們的拐杖,方便我們上山下山。從此,凡是上山打柴、挖藥,都要砍一根降龍木作拐杖。這降龍木到底是不是木瓜,人們眾說紛紜,歷史的東西無法考證,但這種風俗在至今還存在。

《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現代醫學發現,木瓜中含有一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有利於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木瓜美容養生粥)

木瓜有“萬壽果”的傳說,它在鮮美中兼具食療,生吃即可,對女性有美容功效,能豐胸,瘦身,美容養顏。

用銀耳燉木瓜銀耳,能滋潤養顏,經常食用能養陰潤肺,使皮膚得到滋潤,防止皺紋過早出現,保持皮膚幼嫩,延緩衰老。可治療燥熱咳嗽、乾咳無痰、痰中帶血等症。

在臺灣流行泡木瓜茶,選用圓形未熟的雌性果,把一頭切平做壺底,把另一頭切開,掏除種子後直接放入茶葉,再把切去的頂端當成蓋子蓋上,過幾分鐘就可品嘗到苦中帶甜,充滿木瓜清香的木瓜茶了。

朋友的車裡放著幾個木瓜,一打開車門,芳香四溢,我問,這可是木瓜的功勞,朋友點頭稱是,並說,木瓜在車內放置很久,若不是小孩亂拿,樣子一點沒變。我決定要買些放在車內,讓芳香的味道在車內彌漫,隨時隨地都能沐浴先祖帶給的光芒。

(蘇州拙政園300年、高五米的木瓜老盆景)

“芙蓉紅落秋風急。夜寒紙帳霜華濕。枕畔木瓜香。曉來清興長。”有木瓜相伴,蕭蕭秋風不覺寒,漫漫長夜不覺苦。枕畔放著木瓜,清晨醒來都能聞著香味,時間氤氳在香味裡,日子染透在香氣中,生命便是一頁一頁美麗的珍藏。

(注意:這是番木瓜哦。最簡單的區分:番木瓜是草本,木瓜是木本。)

小編注:本文講述木瓜的歷史文化,使用木瓜,請諮詢專業醫生。

推薦:

太史公筆下的醜女與美女:有事鐘無豔,無事夏迎春

《本草》植物志之龍膽:唐朝的一場瘟疫,令它功成名就

投稿郵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