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彭天朗:龍洞堡的二輕校

編者按:去年本號和“經受今生”公號連續編發了陳紅旗的《龍洞堡的記憶》和曾希聖的《青春驛站一一八十年代的二輕校現象》二篇文章(陳紅旗、曾希聖均為八十年代在四川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分配到二輕校工作), 引起眾多讀者的諸多關注和好評。 今在此編發彭天朗的《龍洞堡的二輕校》, 讓我們看看一個局外人是怎樣認識二輕校的。

貴州省二輕工業學校慶祝建校、79級開學典禮全體師生員工合影(1979年12月12日)

貴州省二輕工業學校首屆畢業生和全體教職員工合影(1981年7月28日)

但你已來了, 而一切必然要改變的

——(印度)室利阿羅頻多

八十年代開始的時候, 歷史的軌道, 滑向了另外的一個維度和方向。

這個方向, 又連接著90年代,

以至後來漫長的曲折歲月。

龍洞堡, 二輕校, 和二輕校的那一群藝術家, 就是這個轉向和曲折歲月在中國西部邊地的見證。

從地名學上來考究, 龍洞堡——這個兼具鄉土、神秘和傳奇色彩的地名, 可以被定義為一個農業社會的產物。 堡——他是古時的屯兵之所,

他是驛站, 他是正在向著市鎮化發展的鄉村, 他是城鎮的雛形。 在廣袤的北方, 有的地區有十裡一堡的說法, 堡是連接城市和鄉村的中間樞紐;而在中國邊地西部貴陽之邊的龍洞堡, 這一兼具神秘和傳奇色彩的地名, 如果我們在今天要依據打造旅遊景區的時尚商業套路來為這一古老的名稱重新進行詮釋, 龍洞堡的由來完全可以編造出十二個版本以上的故事出來——這是農業和初級商業文明時代發生與演化出來的人文聚落被今天這個物質和消費主義時代逼迫出來的可以利用的特徵之一。

不過, 我們可以對龍洞堡的位置進行真正準確定義的名稱, 應該是在2000年之後才出現的一個新名詞——在中國經濟的推演進入到房地產的時代時,

由於要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擴容, 對土地的需求擴展到了城市的邊緣和外面, 這些地方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於是, 為了適應經濟的擴張, 一個新的“經濟學名詞”被創造了出來, 以為這種城市的邊緣和外面的地方命名, 而這個名詞也正好可以為龍洞堡貼上一個較為合適的地理位置標籤——城鄉結合部。

貴州省第二輕工業學校,就坐落在這裡。

傳統觀念中的貴州,素來被覆蓋於“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陰影裡。而位於城鄉結合部的龍洞堡,在它的這一區域中,散聚著一些工廠、學校、機構,還有鄉鎮的集市和市井,二輕校只是其中之一。鄉鎮市井和邊地學校、老舊工坊,他們既不相干又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一起。在20世紀80年代的早期,從貴陽城裡去往窮鄉僻壤的龍洞堡,有一條坑窪不平的泥濘的道路。公交班車有時要行進4—5個多小時,才能夠從貴陽城裡的交通樞紐“新路口”到達位於龍洞堡的二輕校。相較于繁華熱鬧的貴陽城中心都市區域,偏遠的龍洞堡顯得既荒蕪又蕭瑟,這加重了它的那種濃郁的西伯利亞味道。

二輕校——他是工業時代的產物。而作為輕工業的專門的教育機構,他成為了一個時代深入工業文明時期工業產業鏈深處的標誌之一。在80年代的早期,其時,多難的中國正從她過往的夢魘中掙脫出來,在緩慢的蘇醒之後,人們已經可以有限的呼吸到不同於以往的新鮮的空氣。國家的經濟、文化、教育都處於重建之中;而人們也需要重建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理想。

為順應時代發展,滿足從物質極度貧乏中艱難的熬過來的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生活方式並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和品位,從80年代早期開始,輕工業、電器、裝飾裝修、服裝時裝等產業和行業得到了國家政策層面的推動,各地相繼成立了裝飾、服裝時裝等密切貼近大眾,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行業協會,純美術和實用美術的美術院系也開始恢復、重建或創辦。1983年,位處龍洞堡的貴州省第二輕工業學校不失時機的創立了工藝美術科。

二輕校工藝美術科的學科設置和建設,顯示了開放的二輕校極具廣納賢才的胸襟和魄力,學科建設早期的參與者,既有那些有著深厚的實踐經驗的從文化館或藝術館等文化藝術機構來的資深藝術家,又有文革後最早的幾波從全國或著名或重點或專業設置極具前沿性和實力的美術院校、美術專業畢業的大學生,而這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很多是在進入大學深造以前就已經有過各種在社會上工作的經歷的。他們在過往的人生歷練和學習、工作和修煉的實踐中,有著深厚的實際經驗和個人在藝術上的體悟,還有些已經在藝術上有過不俗的成就,甚至在國內的藝術盛事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他們其中的大多數都沒有過教師的經歷和經驗,也沒有接受過師範專業的訓練,而求賢若渴的二輕校在各方面為這些藝術家們提供機會和方便以及在當時相當優裕的條件和待遇,以溫情吸引了這些充滿激情的年青藝術家們來校擔任教職,溫情和激情的相互交融,滋養出了二輕校獨特的藝術氛圍和藝術家與學校之間、藝術家們相互之間、藝術家們與學生之間的深厚情誼,在寬鬆的環境和學術氛圍中,二輕校的美術教育迅速的結出了碩果。

1987年二輕校工藝教研組教師在烏江水電站。

由於在文革長期的思想禁錮之後,80年代的思想界、學術界、理論界大量的如饑似渴的引入了西方的思想觀念、學術理論和作品與思潮,作為藝術家的二輕校工藝美術科的教師們,都受到這一思想浪潮的深度衝擊和薰染,他們對於西方現代藝術、工藝和設計等專業和理念,都極為諳熟,二輕校工藝和設計等專業的教與學的成果,其時開始飄散出西方舶來的對現代藝術有里程碑意義的包豪斯的氣息。

在80年代的中期左右,二輕校工藝美術科已是各路精英彙聚,此時,真是風雲際會。在學科教學、藝術創作、生活形態上,呈現出了豐富而又鮮活的面貌。藝術家總是充滿了活力,在偏僻而又蕭瑟的龍洞堡,藝術家們有其獨特的方式激發生活中燦爛的一面,抵抗現實裡灰暗的一隅。

龍洞堡、二輕校、這群藝術家,還有這個時代,交織在一起,他們像三明治一樣,組成圓滿而又豐富的一個完整結構,誘人並且可以使人充滿無盡的想像。雖然遠離市中心,但趣味、理想、信念和意志,對藝術家們有著強力的精神支撐,這是它這個完整結構的形而上的部分,這使藝術家們的教學和創作既寬鬆又充滿了激情;而酒精、尼古丁、舞會、早期形式的藝術沙龍和“派對”以及嘯聚,那些青春的熱血與火一般發燙的肉體,組成了這個結構的形而下的部分,校園生活和龍洞堡鄉鎮上、街上的市井生活時常的交叉在一起,這種和時代和生活和普通人們的相互的具有存在感的貼近,是真正意義上的貼近,校園和市井的距離只隔著一個隨時可以穿越的圍牆;而藝術家們的教學、寫生、拜訪、探討、爭論、講座、交流、創作,這些內容佔據了這個完形結構的“形而中”的部分。

在那時,二輕校的藝術家是躺著欣賞愛人讀小說的。這個彌漫著浪漫主義氣息的故事,它超出於我們對於閱讀的日常的體驗,這種情節以前只是在小說裡面看到過,在現實生活裡面,以前很少,現在沒有,以後也很可能不會見到。作為閱讀欣賞的聽讀者,躺著欣賞讀小說,這個躺比郭優躺要早20多年,它超越了聽收音機播出廣播劇的感受,不加電流與電波過濾和修飾的聲音,那應該更有存在和優越感,更有想像的魔力,能使我們的思緒飛翔得更遠,不僅僅標示著對生活的享受,他還掙脫舊有的規訓和習俗,指向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和愉悅。

二輕校後來還有很多的故事。二輕校的藝術家們曾經想把學校建成為一所獨立的一流的工藝和設計學院,藝術家們衷情于腳下生存的土地和校園,同時充滿了對未來的嚮往,而這種充滿理想主義的願望和敏銳使他們能夠最早看到遠方。只是,囿於當時天地人時的趨勢,這種有些太過於純粹的理想,超前的走在了學科和院系建設的前面。這種理想當然不在當時的計畫之列,而中國的事務很多都是計劃經濟的安排和結果,其特質就是按部就班,直至後來輕工部撤銷,全國的輕工院校成建制的關停並轉,也是以計畫的形式進行的。

二輕校工藝美術科的黃金時代的到來,是二輕校藝術家們的活躍的生活狀態、學習狀態、精神狀態、思想狀態、創作狀態、作品狀態和交流狀態的集體噴發,它生髮出了在美術界極具影響的“龍洞堡現象”。

我們知道,能夠“‘構成文化現象’的三大要素是文化藝術作品、文化藝術思潮和文化藝術活動”,這些本質要素組成了文化現象的主要支撐。

馬駿.黃偉.王海軍.曾希聖《 1988海南熱潮》(1989年)入選七屆美展。

張堯 張玉華 曾希聖 《環球聖火》(1990年)人選“90亞運美展”(即第二屆全國體育美展)。

曾希聖在二輕校1985年創作的《鴿子》

曾希聖在二輕校1985年創作的《鴿子》,獲“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鼓勵獎,被《美術》《江蘇畫刊》等多家刊物發表並被收入高銘路等著《中國當代美術史及魯虹著《越界:中國先鋒藝術》等文獻史籍。

“龍洞堡現象”在作品的狀態上,有二輕校藝術家們的群團的成規模的創作展示、交流、獲獎並轟動美術界;而中國85美術思潮的生髮、演化和轟轟烈烈的推進,具有全國互動的顯在特徵,有思想出作品的藝術家,誰都難於在這場藝術運動中不去影響他者或受他者的影響。二輕校的藝術家們,雖處於邊地貴州貴陽之邊的龍洞堡,但他們有很多是在北京、重慶等等藝術中心城市生活學習後來到二輕校的,藝術家們的相互深度交流,使新思潮新思想新訊息彌漫和滲透開來,新時期和85美術運動促成的相互之間的藝術思想的影響,是成就“龍洞堡現象”發生的重要因素;

1989田世信一家到二輕校

1987年曾希聖與蒲國昌老師一家在龍洞堡小松林

前排左起:么哥、曹力、章治華後排左起:曾希聖、馬駿。

曹力從北京回來去看老朋友,和章治華一起到了省二輕校。

其時,“龍洞堡現象”的生髮,又引致貴州美術界的專業人士頻頻造訪二輕校,深度的藝術溝通和交流活動,使位處荒蕪之地龍洞堡的二輕校一時又比以往更加的熱鬧了起來,並儼然形成一個貴州藝術界新的重要據點和核心區域。

同時,二輕校的藝術家們在生活和創作狀態上,也具有很前衛的舉動,為了在藝術作品上取得突破和肯定,藝術家們集體削髮,以光頭“亮劍”,充滿了在當時很具先鋒性的行為藝術的內涵和風采。

藝術家們在二輕校的諸多鬆散而又自由的創作狀態、藝術行為和作品呈現,等等等等,都很具有“黑山學院”的節奏。而“龍洞堡二輕校現象”之於貴州美術界的影響和意義,可以說猶如“貴州現象”之於中國美術界的影響和意義。這個現象的產生,在二輕校的藝術精英們彙聚于二輕校之初,就埋下了種子,至這個現象的發生,它形成了80年代至90年代並至今的龍洞堡二輕校的文化藝術傳承,這個現象和傳承,其實到現在還具有繼續挖掘、梳理和重新認識的極大空間。

陳紅旗 布面油畫 《遷徙》:153cm ×130cm (2003年 )

從八十年代的歷史的方向性的轉變開始來探尋和認識當代中國藝術教育和當代藝術的歷史脈絡,邊地貴陽的“龍洞堡二輕校現象”和二輕校的那一群藝術家,是一個極好的案例。

龍洞堡和“二輕校現象”作為貴陽當代文化藝術的一個地標和貴州美術的一個重要的節點,自有它已經顯露的傳奇和隱秘的歷史故事。

今天,在資訊化的移動互聯時代,我們回望工業時代的其中一個標誌二輕校——那個曾經坐落於農業時代的土地上的遺存龍洞堡這個地方的現當代教育和創造的藝術聚落,過往的30年的歷史長河,那是一個需要故事也發生了故事的時代,它被折疊和壓縮在一個展覽、畫冊和藝術家們的回憶中,這種穿越,為我們提示的,既有社會學的標本意義,又有人類學的文獻價值。

2016年10月18日 于重慶南濱

曾希聖 彭天朗

彭天朗(第二排左二)參加“烏江緣—2012當代繪畫名家邀請展“畫家寫生活動與畫家們在烏江水電站合影。

彭天朗

策展人、批評家。曾策劃策展產學研論壇、畫展等學術和文化藝術活動。

|編輯:伊文|

貴州省第二輕工業學校,就坐落在這裡。

傳統觀念中的貴州,素來被覆蓋於“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陰影裡。而位於城鄉結合部的龍洞堡,在它的這一區域中,散聚著一些工廠、學校、機構,還有鄉鎮的集市和市井,二輕校只是其中之一。鄉鎮市井和邊地學校、老舊工坊,他們既不相干又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一起。在20世紀80年代的早期,從貴陽城裡去往窮鄉僻壤的龍洞堡,有一條坑窪不平的泥濘的道路。公交班車有時要行進4—5個多小時,才能夠從貴陽城裡的交通樞紐“新路口”到達位於龍洞堡的二輕校。相較于繁華熱鬧的貴陽城中心都市區域,偏遠的龍洞堡顯得既荒蕪又蕭瑟,這加重了它的那種濃郁的西伯利亞味道。

二輕校——他是工業時代的產物。而作為輕工業的專門的教育機構,他成為了一個時代深入工業文明時期工業產業鏈深處的標誌之一。在80年代的早期,其時,多難的中國正從她過往的夢魘中掙脫出來,在緩慢的蘇醒之後,人們已經可以有限的呼吸到不同於以往的新鮮的空氣。國家的經濟、文化、教育都處於重建之中;而人們也需要重建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理想。

為順應時代發展,滿足從物質極度貧乏中艱難的熬過來的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生活方式並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和品位,從80年代早期開始,輕工業、電器、裝飾裝修、服裝時裝等產業和行業得到了國家政策層面的推動,各地相繼成立了裝飾、服裝時裝等密切貼近大眾,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行業協會,純美術和實用美術的美術院系也開始恢復、重建或創辦。1983年,位處龍洞堡的貴州省第二輕工業學校不失時機的創立了工藝美術科。

二輕校工藝美術科的學科設置和建設,顯示了開放的二輕校極具廣納賢才的胸襟和魄力,學科建設早期的參與者,既有那些有著深厚的實踐經驗的從文化館或藝術館等文化藝術機構來的資深藝術家,又有文革後最早的幾波從全國或著名或重點或專業設置極具前沿性和實力的美術院校、美術專業畢業的大學生,而這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很多是在進入大學深造以前就已經有過各種在社會上工作的經歷的。他們在過往的人生歷練和學習、工作和修煉的實踐中,有著深厚的實際經驗和個人在藝術上的體悟,還有些已經在藝術上有過不俗的成就,甚至在國內的藝術盛事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他們其中的大多數都沒有過教師的經歷和經驗,也沒有接受過師範專業的訓練,而求賢若渴的二輕校在各方面為這些藝術家們提供機會和方便以及在當時相當優裕的條件和待遇,以溫情吸引了這些充滿激情的年青藝術家們來校擔任教職,溫情和激情的相互交融,滋養出了二輕校獨特的藝術氛圍和藝術家與學校之間、藝術家們相互之間、藝術家們與學生之間的深厚情誼,在寬鬆的環境和學術氛圍中,二輕校的美術教育迅速的結出了碩果。

1987年二輕校工藝教研組教師在烏江水電站。

由於在文革長期的思想禁錮之後,80年代的思想界、學術界、理論界大量的如饑似渴的引入了西方的思想觀念、學術理論和作品與思潮,作為藝術家的二輕校工藝美術科的教師們,都受到這一思想浪潮的深度衝擊和薰染,他們對於西方現代藝術、工藝和設計等專業和理念,都極為諳熟,二輕校工藝和設計等專業的教與學的成果,其時開始飄散出西方舶來的對現代藝術有里程碑意義的包豪斯的氣息。

在80年代的中期左右,二輕校工藝美術科已是各路精英彙聚,此時,真是風雲際會。在學科教學、藝術創作、生活形態上,呈現出了豐富而又鮮活的面貌。藝術家總是充滿了活力,在偏僻而又蕭瑟的龍洞堡,藝術家們有其獨特的方式激發生活中燦爛的一面,抵抗現實裡灰暗的一隅。

龍洞堡、二輕校、這群藝術家,還有這個時代,交織在一起,他們像三明治一樣,組成圓滿而又豐富的一個完整結構,誘人並且可以使人充滿無盡的想像。雖然遠離市中心,但趣味、理想、信念和意志,對藝術家們有著強力的精神支撐,這是它這個完整結構的形而上的部分,這使藝術家們的教學和創作既寬鬆又充滿了激情;而酒精、尼古丁、舞會、早期形式的藝術沙龍和“派對”以及嘯聚,那些青春的熱血與火一般發燙的肉體,組成了這個結構的形而下的部分,校園生活和龍洞堡鄉鎮上、街上的市井生活時常的交叉在一起,這種和時代和生活和普通人們的相互的具有存在感的貼近,是真正意義上的貼近,校園和市井的距離只隔著一個隨時可以穿越的圍牆;而藝術家們的教學、寫生、拜訪、探討、爭論、講座、交流、創作,這些內容佔據了這個完形結構的“形而中”的部分。

在那時,二輕校的藝術家是躺著欣賞愛人讀小說的。這個彌漫著浪漫主義氣息的故事,它超出於我們對於閱讀的日常的體驗,這種情節以前只是在小說裡面看到過,在現實生活裡面,以前很少,現在沒有,以後也很可能不會見到。作為閱讀欣賞的聽讀者,躺著欣賞讀小說,這個躺比郭優躺要早20多年,它超越了聽收音機播出廣播劇的感受,不加電流與電波過濾和修飾的聲音,那應該更有存在和優越感,更有想像的魔力,能使我們的思緒飛翔得更遠,不僅僅標示著對生活的享受,他還掙脫舊有的規訓和習俗,指向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和愉悅。

二輕校後來還有很多的故事。二輕校的藝術家們曾經想把學校建成為一所獨立的一流的工藝和設計學院,藝術家們衷情于腳下生存的土地和校園,同時充滿了對未來的嚮往,而這種充滿理想主義的願望和敏銳使他們能夠最早看到遠方。只是,囿於當時天地人時的趨勢,這種有些太過於純粹的理想,超前的走在了學科和院系建設的前面。這種理想當然不在當時的計畫之列,而中國的事務很多都是計劃經濟的安排和結果,其特質就是按部就班,直至後來輕工部撤銷,全國的輕工院校成建制的關停並轉,也是以計畫的形式進行的。

二輕校工藝美術科的黃金時代的到來,是二輕校藝術家們的活躍的生活狀態、學習狀態、精神狀態、思想狀態、創作狀態、作品狀態和交流狀態的集體噴發,它生髮出了在美術界極具影響的“龍洞堡現象”。

我們知道,能夠“‘構成文化現象’的三大要素是文化藝術作品、文化藝術思潮和文化藝術活動”,這些本質要素組成了文化現象的主要支撐。

馬駿.黃偉.王海軍.曾希聖《 1988海南熱潮》(1989年)入選七屆美展。

張堯 張玉華 曾希聖 《環球聖火》(1990年)人選“90亞運美展”(即第二屆全國體育美展)。

曾希聖在二輕校1985年創作的《鴿子》

曾希聖在二輕校1985年創作的《鴿子》,獲“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鼓勵獎,被《美術》《江蘇畫刊》等多家刊物發表並被收入高銘路等著《中國當代美術史及魯虹著《越界:中國先鋒藝術》等文獻史籍。

“龍洞堡現象”在作品的狀態上,有二輕校藝術家們的群團的成規模的創作展示、交流、獲獎並轟動美術界;而中國85美術思潮的生髮、演化和轟轟烈烈的推進,具有全國互動的顯在特徵,有思想出作品的藝術家,誰都難於在這場藝術運動中不去影響他者或受他者的影響。二輕校的藝術家們,雖處於邊地貴州貴陽之邊的龍洞堡,但他們有很多是在北京、重慶等等藝術中心城市生活學習後來到二輕校的,藝術家們的相互深度交流,使新思潮新思想新訊息彌漫和滲透開來,新時期和85美術運動促成的相互之間的藝術思想的影響,是成就“龍洞堡現象”發生的重要因素;

1989田世信一家到二輕校

1987年曾希聖與蒲國昌老師一家在龍洞堡小松林

前排左起:么哥、曹力、章治華後排左起:曾希聖、馬駿。

曹力從北京回來去看老朋友,和章治華一起到了省二輕校。

其時,“龍洞堡現象”的生髮,又引致貴州美術界的專業人士頻頻造訪二輕校,深度的藝術溝通和交流活動,使位處荒蕪之地龍洞堡的二輕校一時又比以往更加的熱鬧了起來,並儼然形成一個貴州藝術界新的重要據點和核心區域。

同時,二輕校的藝術家們在生活和創作狀態上,也具有很前衛的舉動,為了在藝術作品上取得突破和肯定,藝術家們集體削髮,以光頭“亮劍”,充滿了在當時很具先鋒性的行為藝術的內涵和風采。

藝術家們在二輕校的諸多鬆散而又自由的創作狀態、藝術行為和作品呈現,等等等等,都很具有“黑山學院”的節奏。而“龍洞堡二輕校現象”之於貴州美術界的影響和意義,可以說猶如“貴州現象”之於中國美術界的影響和意義。這個現象的產生,在二輕校的藝術精英們彙聚于二輕校之初,就埋下了種子,至這個現象的發生,它形成了80年代至90年代並至今的龍洞堡二輕校的文化藝術傳承,這個現象和傳承,其實到現在還具有繼續挖掘、梳理和重新認識的極大空間。

陳紅旗 布面油畫 《遷徙》:153cm ×130cm (2003年 )

從八十年代的歷史的方向性的轉變開始來探尋和認識當代中國藝術教育和當代藝術的歷史脈絡,邊地貴陽的“龍洞堡二輕校現象”和二輕校的那一群藝術家,是一個極好的案例。

龍洞堡和“二輕校現象”作為貴陽當代文化藝術的一個地標和貴州美術的一個重要的節點,自有它已經顯露的傳奇和隱秘的歷史故事。

今天,在資訊化的移動互聯時代,我們回望工業時代的其中一個標誌二輕校——那個曾經坐落於農業時代的土地上的遺存龍洞堡這個地方的現當代教育和創造的藝術聚落,過往的30年的歷史長河,那是一個需要故事也發生了故事的時代,它被折疊和壓縮在一個展覽、畫冊和藝術家們的回憶中,這種穿越,為我們提示的,既有社會學的標本意義,又有人類學的文獻價值。

2016年10月18日 于重慶南濱

曾希聖 彭天朗

彭天朗(第二排左二)參加“烏江緣—2012當代繪畫名家邀請展“畫家寫生活動與畫家們在烏江水電站合影。

彭天朗

策展人、批評家。曾策劃策展產學研論壇、畫展等學術和文化藝術活動。

|編輯:伊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