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年私募產品發行驟減 跳槽 “奔公”人才難留

在市場持續不景氣、私募產品發行再創新低的情況下, 一些私募圈人士熬不住了, 想要另謀高就轉會到別的私募, 或者乾脆離開私募行業, 奔向公募、券商等相對穩定的工作。 今年1、2月份私募產品發行量再創新低, 私募著急向管道“自我推銷”, 但資金方對主動管理的股票私募難說愛, 量化、債券產品成了過冬首選。

部分私募熬不住 回流公募時有發生

“市場很難拓展, 而且老闆給的待遇也不好, 我想換工作, 有沒有哪些公司團隊、機制、待遇比較好的?”最近北京某大型私募營銷總監向記者表示, 當初從券商出來挑戰私募銷售,

沒想到光景卻不好, 收入和付出嚴重不匹配, 去年拿的錢還沒有某些資管公司的前臺多, 所以他想離開。

這種情況如今在私募圈裡並不少見, 在持續將近兩年的熊市里, 私募基金艱難過冬。 一些當初沖著高薪水、懷揣著創業理想的私募人士紛紛熬不住了, 有的直接離開私募, 奔向公募、券商等相對穩定的工作, 有的則跳到其他待遇好的私募機構。

北京某中型私募的市場經理在今年2月初就加入了某家新銳公募基金, 最近全國各地跑管道、發產品, 忙得不亦樂乎。 據他透露, 基金公司年初給新來的員工都發了年終獎, 今年他們公司吸納了不少人才, 給的薪水待遇也不錯。

一家中型私募的市場總監也在今年3月進入某老十家基金公司,

專門跑機構業務。 她說, 雖然在私募跑市場已多年, 但終究沒有得到系統的鍛煉和學習, 如今想去公募平臺修煉後再考慮創業。

而北京另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資經理最近也在打聽哪些基金公司招人, 想要“奔公募”;另外, 北京一家小型私募的總經理當初跟著董事長從公募“奔私募”, 後來卻在熊市中又回到了公募, 因為公募更有安全感。

同時, 一些業績一般、規模又不大的中小私募在熊市中團隊“分崩離析”, 艱難度日。 北京某中型私募市場人士透露, 由於老闆不肯給股權, 原先的兩個投資經理紛紛離職, 一個自主創業, 一個去了外資銀行。 北京另一家小型私募原是三人合夥, 但股災來臨時產品回撤巨大,

一個合夥人也選擇離開。

主動管理私募遇銷售難題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 今年1、2月份私募基金產品的發行量不容樂觀, 1月發行了979只, 2月則為744只, 創近一年私募產品發行量新低。 從近3年的私募發行情況來看, 年初1、2月份發行量在各月中處於較低水準。

基金業協會數據也顯示, 今年1、2月份證券類私募基金規模增長較慢, 總共僅增長了353億元, 而去年同期證券私募基金規模總共增長了1280億元, 差距較大。

在市場持續不景氣情況下, 記者發現不少私募機構、資金方都遇上了產品發行的困難。 一方面, 私募四處找錢, 但資金方對主動管理的股票產品接受度不高, 另一方面, 資金方有大量資金想要投出去, 但市場不好不敢多投權益類產品,

量化、債券產品更受青睞。

北京某中型私募市場人士最近四處找券商“自我推銷”、求合作, 但資金方目前普遍對主動管理型的股票私募產品不感冒, “現在資金方都喜歡量化產品, 股票產品想找券商代銷很難, 尤其像我們回撤相對較大。 目前談下來只能先放個盤子在券商那邊跑, 等市場好起來再說。 ”

北京某百億私募營銷總監也表示, 今年一些銀行管道紛紛要求5%~20%的安全墊才願意代銷私募資金, 但這讓他們很為難, 想要找委外資金卻遲遲難以突破, “我本來想找城商行、農商行, 但目前業內都比較謹慎, 即使有錢也只是投債券私募, 沒有聽說幾家願意給權益類私募錢的, 我跑了一兩個月沒有進展。

對于資金方來說, 在熊市中對股票私募難說愛, “我們前兩年給一家大私募發的產品, 但股災以來到現在, 大部分都清盤了, 實在不靠譜。 所以我們暫時不太會接受一些主動管理的私募, 還是選幾家量化的優秀投顧比較好。 ”華東某大型券商機構業務部人士表示。

深圳某大型商業銀行內部人士也表現, 今年代銷的資金量很大, 但需要投顧進行跟投, 首發要求10%左右跟投規模, 除非是特別優秀的私募, 不然不願放鬆條件。

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