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江和晁蓋的治山理念哪個更靠譜?

白衣秀士王倫是梁山第一代領導核心, 晁蓋是第二代, 宋江是第三代。 王倫這個傢伙雖然也叫山大王, 卻是一個小人物。 除了阻撓林沖上山和被林沖火拼之外, 沒有別的戲份, 剛出場不久, 就一命嗚呼了, 可以忽略不計。 這裡討論一下晁蓋和宋江的治山理念哪個更靠譜?

二人的治山理念是不同的,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佔據梁山的最終目的是不一樣的。 晁蓋占住梁山, 目的很簡單, 就是每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眾兄弟們在一起, 無一日不快活。 阮小七的一句話很能代表他們共同的人生追求:“人生一世,

草生一秋, 我們只管打魚營生, 學得他們過一日也好!”他們指的是當時梁山泊上的王倫、杜千、宋萬等人。 這語氣裡充滿了羡慕嫉妒恨。

晁蓋占住梁山之後, 也只滿足於此。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一回中, 晁蓋等人正在一起喝酒,

朱貴派人前來報告, 說是有一夥客商要從梁山泊經過。 晁蓋說, 正好最近手頭有點緊, 打麻將兜裡沒錢, 就派三阮前去打劫。 打劫成功之後, 三阮帶著二十多輛車子的金銀財物回到梁山, 晁蓋大喜, 就叫眾人把財物分了。

在他的意識裡, 占山為王就是這樣的, 沒錢了就下去搶, 搶來錢了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如果晁蓋後來不在曾頭市中了毒箭, 一直執政梁山, 梁山應該不會有太大發展, 也不會有那麼多好漢前來投奔。 算上最開始的四位好漢, 再加上他帶上山的七個, 一共是十一位好漢, 再發展, 頂多也就是三五十位頭領。 並且身份大多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民、漁夫、獵戶等, 不會有那麼多朝廷的軍官和公務員。 晁蓋也不會與朝廷為敵,

朝廷如果不來征討他, 他不會派人去騷擾朝廷。 當然, 他也不會接受朝廷招安, 他會一直帶領兄弟們每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快活地過著每一天, 直到慢慢地老去。

宋江佔據梁山的最終目的是跟朝廷談判, 他也不是真要造朝廷的反, 而是要利用梁山這個平臺,

作為自己通往仕途的跳板。 他最初因為犯了人命官司, 又酒後誤題反詩, 大鬧了江州, 不得已上了梁山。 可是他並沒有就此消沉下去, 而是把上梁山看成是自己獲得第二次新生的契機。

說白了, 他雖然是不得已上梁山, 但是他並沒有想在梁山長待下去, 他還是想當官。 只是眼下不行, 眼下自己是朝廷的犯人, 犯人想當國家公務員, 怎麼辦?就得把事情搞大, 讓朝廷恐懼, 所以他上山之後, 搞出了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 三打祝家莊、打曾頭市、打高唐州、打大名府、兩贏童貫、三敗高俅, 這聲勢造的比天還大。 果然朝廷震驚了, 想要息事寧人, 開始招安。 宋江這邊, 通過這幾次大戰役, 也具備了和朝廷談判的充足條件。

最後招安成功, 宋江得為國家臣子, 青史留名。

可以說, 宋江的人生追求和治山理念比晁蓋要高出一個境界, 更上一個層次。 人家考慮的是身後的事, 能否青史留名。 而晁蓋琢磨的是生前的事, 怎麼才能自在快活。 可是從現實的角度看, 雖然宋江的治山理念要比晁蓋境界高, 但最終的結果卻不理想,一百零八個兄弟葬送了三分之二,自己最後也被毒死。這樣看來,還不如像晁蓋那樣,在梁山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逍遙快活。人是活在當下的,當下活好了就可以了,這已經很不容易了。連當下的生活都沒過明白,還整天考慮著死後能不能青史留名,豈不愚蠢?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但最終的結果卻不理想,一百零八個兄弟葬送了三分之二,自己最後也被毒死。這樣看來,還不如像晁蓋那樣,在梁山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逍遙快活。人是活在當下的,當下活好了就可以了,這已經很不容易了。連當下的生活都沒過明白,還整天考慮著死後能不能青史留名,豈不愚蠢?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