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怎麼臨好草書?

1、草書分為兩類:一是章草, 即隸之草;二是今草, 即楷之草, 理當與行書屬同一層次。 狂草屬今草, 若行書為“走”的話, 小草即為“跑”, 狂草就是“狂奔”。 草書從字法到筆法結構都有嚴格的要求, 只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平正入險絕, 循序漸進, 並經過長期的字法和技法訓練, 才能真正掌握和學好這門藝術。

▲張旭《肚痛帖》

2、王羲之的《十七帖》是以真書筆法寫草書, 作草如真, 故其筆致遒媚, 結構精嚴, 看似簡單, 下筆後方知其難。 認真學習有關此帖藝術特色的介紹文章和資料等, 使自己對此帖用筆、結字、章法、情趣等技術和藝術特點有一個深刻瞭解和把握, 察之尚精, 擬之貴似。

▲王羲之《十七帖》

3、《書譜》字數多成草軌跡鮮明, 易於循其法繩。 臨習《書譜》應將俊逸瀟灑, 峻拔鋼斷的用筆, 縱橫暢達、遒婉堅勁的筆勢表現出來, 特別是在用筆上的中側並用、提按分明、頓挫有度所產生的質感和節奏的“蛀蟲效果”, 尤為精妙。 可以選擇有代表性、認為精彩的幾個字或幾行字, 從筆形筆勢、字型字勢等分析透、理解深, 並能用自己的筆將所認識到的風格特徵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 此時不要擔心個性不強, 只要有了這個根基, 就會有目的地選擇其他經典,

有選擇地吸取能完善豐富此類風格的營養, 久而久之必可使自己的作品既深具傳統意趣, 又較為明顯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來。

▲【唐】孫過庭《書譜》

4、臨習懷素《自敘帖》, 對該帖清健的筆姿、瘦勁的筆調表現出的圓轉矯健的線條, 以及奔放流暢的體勢和恣意放縱的佈局等都要有所體現。

此帖自始至終以中鋒出之, 力貫始終, 滯流失度、提按有致所產生的篤實、遒健的線條力感, 也都要表現出來。

▲《自敘帖》

5、草書創作要有一定的氣勢, 字法準確, 用筆大膽, 敢於放開寫, 並注意墨色變化, 過渡得自然, 有節奏感。 注意防止用筆潦草不沉實、筆劃交待不清、送筆“過”或不到位、出現滯筆等, 特別是轉折處的提筆。 要加強對經典法帖的臨摹, 強化字法和技法訓練, 在大氣中求精到, 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複歸於生、由法到意的路子。

▲元|楊維楨|行書《書晚節堂詩》

6、由於草書的意多於法, 載情性特強, 因此習草還需注意字外功夫。 因為書寫者往往在瞬間揮灑中下意識地將自己審美、修養、情緒表現出來, 所謂“書如其人”此時表現得最為充分, 故習草更需提高藝術修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