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謝和平:煤炭需求基本面並未明顯改變 大多數煤礦仍虧損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賈興鵬)“由於回升的時間較短, 大多數煤礦仍處於累計虧損狀態, 煤炭需求基本面並未發生明顯改變, 行業脫困發展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

日前, 在2017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排行榜發佈會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表示, 我國的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去產能已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然, 而去產能不是不要產能, 而是發展先進產能、淘汰落後產能, 煤炭科學產能對什麼是先進產能給出了界定和標準。

據悉, “煤炭科學產能”這一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新理念是由謝和平提出並大力宣導,

是判斷鑒別煤炭企業科學開採和先進產能非常有效的技術工具和方法, 劃分和掌握我國煤炭科學產能的界限和數量, 對於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以及行業的長遠規劃發展, 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煤炭科學產能指標體系涵蓋安全、綠色、高效三方面, 包括生產安全、職業健康、節能環保、回收利用、資源節約、機械化程度和生產效率等7個一級指標和百萬噸死亡率、職業健康檢查率、塌陷土地治理率、原煤生產人員效率等14個二級指標。 其中, 較大以上安全事故指標實行一票否決。

該排行榜是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課題“煤炭安全高效綠色開採技術與戰略研究”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點基金專案“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評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

今年已是第二次發佈。

同去年參評的105家煤礦企業相比, 今年參評礦井數量大幅增加到406家。 調研資料顯示, 這406家煤礦中, 383家礦井的百萬噸死亡率為0, 占比93.87%, 生產安全程度總體較好, 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僅有1家礦井發生(在安全指標一票否決的前提下, 這家企業的排名也滑落至最後一名)。

生產綠色度平均得分為25.26分, 其中有356家礦井得分高於綠色指標基礎分21.05分, 占比87.5%。 綜合來看, 各項綠色開採指標總體較好,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進行, 煤炭企業的綠色開採意識和實施力度正在逐步增強。

406家煤礦在生產效率方面的平均得分為20.43分, 其中有287家礦井高於基礎分18.71分, 占比71%。 總體上看,

採掘機械化程度總體較好, 但由於受煤層賦存地質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不同地區礦井的原煤生產工效以及礦井綜合單產兩項指標的差距較為懸殊。

綜合來看, 本次參加評測的406家礦井中, 有347家煤礦屬於科學產能範圍, 占評測礦井總數的比例為85.47%。 其中, 生產安全程度總體最好, 綠色程度次之, 而生產效率則根據資源開採條件呈現出較大程度的分化。

謝和平表示, 煤炭科學產能指標資料跟煤炭資源賦存條件和礦井管理水準有很大關係, 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得分較高, 五大產煤區中晉陝蒙甯甘區得分最高;從井型結構來看, 千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得分明顯高於中小型煤礦, 充分反映了淘汰落後產能的技術方向;神華集團下屬煤礦普遍分數較高,

不僅代表了我國的先進水準, 甚至在世界上也處於領先位置。

面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形勢, 謝和平認為, 科學產能是煤炭企業實現科學開採, 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先進產能的非常有效的技術工具和方法, 尤其在當前煤炭產能嚴重過剩、落後產能實施退出機制的的情況下, 科學產能大有可為。 貫徹科學產能理念、實施科學開採, 是引導落後產能有序退出, 煤炭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謝和平建議, 把科學產能評測結果作為我國煤炭行業產能優劣評價和關停並轉的重要依據, 提升我國煤炭開發利用的科學化水準, 真正實現煤炭資源的安全高效綠色開採和清潔利用。

同時, 本次評測也反映出當前我國煤炭行業企業的統計指標體系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