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北上”互認基金擴容 施羅德亞洲高息股債獲批

證券時報記者 項晶

時隔16個月後, “北上”互認基金終於迎來新成員。 根據證監會本周公佈的最新基金募集申請核准進度公示表顯示, 施羅德亞洲高息股債基金的互認基金資格已於5月24獲得批復。

Wind資訊顯示, 2015年底兩地互認基金“開閘”以來, 已有6只北上互認基金獲准在內地銷售, 47只內地基金南下香港銷售。 首批上市的3只“北上”互認基金分別為恒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行健宏揚中國基金和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 之後於2016年2月, 再有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建銀國際國策主導基金和中銀香港全天候中國高息債券基金獲批。

此次施羅德亞洲高息股債基金獲批, 使得“北上”互認基金隊伍擴容至7只。 不過這次擴容經過了16個月的等待。

據瞭解, 施羅德亞洲高息股債基金是一隻混合型基金, 成立於2011年6月27日。 資料顯示, 該基金主要投資于亞洲股票和亞洲定息證券。 截至6月5日, 施羅德亞洲高息股債基金年內收益為8.81%, 處於同期同類產品的前1/3。 拉長時間看, 除2015年微跌2.72%之外, 在成立以來的其他年份, 施羅德亞洲高息股債都獲得了正收益, 且位居同類同期產品前列。

自“開閘”以來, 互認基金銷售一直呈現“北熱、南冷”態勢。 伴隨著股債兩市持續低迷, 內地資金跨境配置的需求旺盛。 作為連接內地與香港的跨境投資管道之一, “北上”互認基金受到投資者青睞。

據統計, 截至今年4月底, 香港互認基金在內地累計銷售114.60億元人民幣, 贖回40.98億元, 淨銷售73.61億元;同期內地互認基金在香港累計銷售1.92億元人民幣, 贖回8183萬元, 淨銷售1.10億元人民幣。

進入今年以來, 由於匯率等原因, 互認基金在內地銷售轉弱, 前4個月中有3個月為淨贖回, 不過和去年四季度6.17億元的淨贖回相比已有所減少。 據外管局的資料, 今年前四個月, 香港互認基金的銷售額為12.39億元人民幣, 贖回16.49億元人民幣, 淨贖回額4.10億元人民幣。

分析人士表示, 匯率變動、市場環境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等因素都對互認基金銷售有直接影響。 今年香港互認基金贖回量增加主要受匯率影響。 人民幣兌美元趨穩, 在缺乏匯率因素的刺激下,

投資者海外資產配置需求也隨之趨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