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原創走向世界亟需提高警惕 侵權被禁?這個鍋《新歌聲》不背

資訊時報訊 日前, 網路上突然流傳消息, 稱《中國新歌聲》(以下簡稱《新歌聲》)因模式涉嫌侵權, 曾於去年10月在坎城電視節被查扣,

並附帶了一份法院的調查令作為佐證。 隨後, 《新歌聲》出示多項證據自證清白。 昨日, 事件又有了新的進展, 據節目組透露, 《新歌聲》此番“遭黑”, 幕後有故事。

《新歌聲》被黑原來不簡單

去年, 燦星製作放棄了高價購買國外版權, 改走原創道路, 和浙江衛視聯合打造推出了新節目《中國新歌聲》。 不過上周網路上卻突然流傳著一則消息, 文中稱《中國新歌聲》因模式涉嫌侵權, 曾於去年10月在坎城電視節被查扣, 甚至還附帶了一份法院的調查令作為佐證。 事後, 節目組出示多項證據, 澄清情況。 去年10月, 《新歌聲》根本沒在坎城推廣;去年11月底, 在成功獲得國際版權協會簽發的原創模式認證書之後, 節目才進入模式交易階段。

《中國新歌聲》去年宣佈走自主原創道路,

已經公開放棄了“The Voice”的版權模式, 也沒有使用任何含有“The Voice”字樣的視覺元素。 但此次事件所涉及的“調查令”, 當中卻是“好聲音”的版權方Talpa(荷蘭公司), 向法國馬賽高等法院提出, 《中國新歌聲》使用了包含“The Voice”字樣的節目名稱, 涉嫌侵權。

對此, 節目組表示, 調查令本來很難從公開管道獲得, 但卻突然在中國國內的網站出現, 唯一的解釋是, 這是一次有計劃的行動, 利用調查令, 讓外界誤以為“調查《中國新歌聲》”就等於“《中國新歌聲》有問題”, 繼而抹黑這檔節目。 值得一提的是, Talpa本身也有“麻煩”, 《The Voice》模式一直也有爭端, 一位愛爾蘭裔製作人已將Talpa告上法庭, 早在2008年3月, 他就在美國註冊了名叫“The Voice Of America(《美國之聲》)”的節目, Talpa公司的模式與其核心創意高度一致,

雙方的官司預計今年年底開庭。

從版權引進到回歸原創不容易

眾所周知, 此前舉辦了4季的《中國好聲音》已經成為一檔現象節目。 但去年年初, 《中國好聲音》的國外版權方Talpa突然發佈禁制令, 禁止燦星製作公司製作及播放《中國好聲音》第五季節目。 另一方面燦星製作公司則稱, 版權方違反國際慣例, 版權模式費從起初的200多萬元飆升到過億元人民幣, 雙方從此宣告合作破裂。 最終, 《中國好聲音》製作團隊放棄成熟的版權模式, 而改走原創制作《中國新歌聲》。

回歸原創, 雖避免了將天價資金“貢獻”給國外版權模式方, 但也不可避免遇上一些問題, 比如這次《新歌聲》的海外查扣風波, 好在《中國新歌聲》模式在FRAPA註冊成功、成為受國際版權組織保護的原創模式之後,

謠言已經不攻自破。 國際模式協會FRAPA現任總經理比安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事實上國際模式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 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原創模式保護機制, 包括《中國新歌聲》在內的1000多個原創模式, 目前已經在FRAPA註冊, 而FRAPA提供的註冊證明, 也可以在法庭上作為依據保護模式作者。 但是, 作為剛剛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國電視人, 勢必還將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困難和挑戰, 類似于用於干擾原創者的“調查令”、不合理的“霸王條款”、利用競爭雙方爭相叫價來謀取暴利的商業行為, 都需要中國電視人充分做好準備、提高警惕, 以應對這些“國際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