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十三五”能源目標推進 煉化行業競爭加劇

據隆眾石化網獲悉:中石化於本月初公佈“十三五”的建設目標, 計畫升級建設國內四大煉化基地, 煉油總規模提高35個百分點。 其中茂名湛江基地、鎮海基地和南京基地煉油能力增幅在50%附近, 上海基地相對穩定, 這四大基地在“十三五”期間投資將高達2000億元。 見下圖1, 中國四大煉化基地。

圖1 中國四大煉化基地

在中石化積極推進能源佈局的同時, 民企也開始強勢入駐煉化產業, 目前國內有五家由民企主導的大煉化項目在推進, 分別是大連恒力煉化一體化項目、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舟山籌建的大煉化項目、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以及河北一泓石油化工的煉化一體化專案。

面對煉油產能已經過剩的當下, 民企的注資充滿了風險與挑戰。 見下圖2。

圖2 我國民企主導的煉化專案

據悉, 前期提上日程的部分河北石化單位和中石化曹妃甸、以及燕山石化等煉化項目均因諸多因素不了了之,

或者無限期擱置, 這從側面也在警醒著計畫投產的民企, 機遇與風險並存!

據資料統計, 截至十三五期末, 四大世界級煉化基地將形成1.3億噸煉油能力及900萬噸乙烯能力, 占中石化煉化能力的45%, 並占到全中國煉化能力的17%。 參見下圖3中國煉油能力占比情況。 主營煉廠占比高達62%, 地煉占比在38%。

圖3 中國煉油能力分部

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趙桂珍認為:從煉油行業當前形勢來看, 煉油產能過剩, 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力, 銷售格局如何打開並無限放大, 地煉出口配額的取消, 盲目投資帶來的巨大產能如何消化, 都給民企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國的石化行業改革依然在路上, 隨著地煉煉化產業的壯大, 中國煉化行業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 如果雙方不做妥協和適當調整的話, 煉化行業勢必面臨一場艱難的淘汰賽。

在優化升級過程中, 石化企業開始趨向於多元化發展。 民企與國企應該加強溝通和協作,

控制煉油能力, 積極提升油品質量升級, 達到合作共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