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大哥陸金服一年營收僅百萬?其實另有真相

6月5日下午,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旗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陸金服、開鑫貸、微貸網、開鑫貸等10家互金企業作為首批試點單位,

已接入了信披系統。

除了交易資料、投資人借款人資料、逾期率等運營資料外, 各平臺的財務報告披露成為此次公示的亮點。 對於不少投資人而言, 這是首次知道平臺的真實經營狀態, 一些巨頭的神秘面紗也被逐漸揭開。

作為行業龍頭, 陸金服首次披露其財務狀況。 就披露的資訊來看, 這位元行業成交量和待收第一的龍頭似乎並沒有展示強勁的經營和盈利能力。 陸金服的年報披露, 2016年陸金服實現的營業收入僅為89萬元, 2015年為129.7萬元。 而同期宜人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3億元和12.8億元, 兩者顯然不在一個量級之上。 事實上, 從平臺公佈的財報來看, 大型平臺的營收規模一般都在億元級別, 例如有利網2016年實現營收3.18億元、微貸網17.76億元、宜信惠民為40.36億元。

可見, 陸金所的百萬營收似乎並不合理。

財報顯示, 陸金服的營業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和其他業務收入, 其中投資收益是營業收入的主要構成。 而上市公司宜人貸和信而富披露的財報顯示, 其營業收入主要為撮合貸款過程中產生的服務費。 所以, 僅從營業收入的構成和規模來看, 陸金服似乎並沒有P2P的特徵。

為此, 筆者就營收資料與陸金服方面求證, 陸金服方面稱由於去年年底陸金服才從陸金所剝離, 所以2015年和2016年的存量資料都在陸金所裡面, 沒有遷移到陸金服裡, 所以財務資料比較不好看。

據悉, 去年12月13日, 陸金所在其官方網站發佈公告稱, 從當天起原陸金所平臺提供的網路借貸仲介服務將由上海陸金所互聯網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即“陸金服”)通過其平臺繼續提供, 陸金服將作為網路借貸仲介機構。 標誌著陸金所正式獨立拆分陸金服平臺, 從事網貸業務。

所以, 陸金服目前的利潤表和剝離前業務本身沒有關係,

其2015年和2016年的營收和利潤資料參考性並不是很強, 待2017的財務報表回歸正常統計口徑之後, 我們才能知道這位元龍頭的真實經營狀態。

無獨有偶, 由於業務拆分之後出現上述變化的可能並不止陸金服一家。 同樣經歷過業務拆分的開鑫貸和網信普惠在資訊公示中只展示了2015年的財報, 並未公示2016年的財報數據。 據悉, 開鑫貸去年年底才從開鑫金服分拆出來, 相關財務資料要等今年年底才會統一上報。 而在去年9月底進行業務拆分的積木盒子在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382萬元, 與2015年相比下降30%, 規模增長和營收顯著下滑的背離也可能與財務統計口徑上的變化有關。

目前, 已有積木盒子、人人貸、陸金所、網信理財、鳳凰金融、玖富、團貸網等多家平臺將P2P業務獨立運營,

其P2P業務的財務資料受拆分時間的影響較大, 對於其經營狀況的分析不能僅靠報表上的數位去辨析, 投資者還需結合實際情況辯證得看待平臺披露的資料。

此次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的出現對於消除行業的資訊不對稱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協會和監管方面的努力, 平臺的資訊披露將不斷完善, 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將逐漸被消除, 投資者在未來的投資決策過程中也將更加便利。 (網貸之家 文/木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