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貸後資金監控不力被銀監局點名 蘇州銀行再曝商票風險事件

◆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濟南報導

蘇州銀行的IPO路途並不平坦。 繼年前招股書中4.5億元票據風險事件引發業界熱議後, 近日, 一紙罰單再次將蘇州銀行推向目光聚集的焦點。

日前, 銀監會江蘇省淮安監管分局在銀監會官網公佈了最新處罰名單, 其中, 蘇州銀行再次不幸“踩雷”被曝出內控不力、商票風險等問題, 被淮安監管分局罰款20萬元。

“這對於IPO路上的蘇州銀行來說, 可謂考驗不斷。 ”一名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銀行業內人士表示, 在江蘇省多家商業銀行紛紛成功上市後的城商行“開閘”視窗, 蘇州銀行若因自身內部管理問題被延後或暫停上市,

損失不可計量。

市場亂象應引關注

江蘇淮安銀監分局開具的行政處罰資訊公開表顯示, 蘇州銀行淮安支行主要違法違規事由為“貸後資金監控不力, 貸款資金被挪用作為商票保貼業務質押存單。 ”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項, 蘇州銀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 最終被處以20萬元罰款。

“銀監會要求銀行必須對借款人貸款資金使用進行監控, 貸款必須用於指定用途, 不能挪為他用。 ”一位山東城商行信貸業務部經理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借款人在申請貸款時, 必須注明貸款用途, 一些情況下需提供貸款用途證明。

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

一般來說, 銀行在發放貸款後, 會調查資金流向, 如果借款人未按指定用途使用資金, 可被視為違約, 銀行有權要求借款人提前償還貸款, 借款人還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 監管部門更明令貸款資金嚴禁回流。

蘇州銀行之所以會出現“貸款資金被挪為他用”, 業內人士表示, 除銀行本身對貸後資金監控不力外, 也不排除銀行內部存在風險自查不到位的情況。

近年來, 銀行票據風險事件頻頻爆發。 而實際上, 票據的風險也並非近幾年才出現。 在長達十年的監管中, 由銀監會以及地方銀監局做出的處罰資訊超過1000條被公佈, 涉及到票據違規的接近四分之一。 這說明, 票據風險一直就是監管重點。

“去年的幾起重大票據風險事件,

涉案資金已超過50億元。 這樣的損失對於銀行來說, 是相當致命的。 票據的監管, 關係到銀行信貸風險。 ”上述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銀行人士表示, 票據市場亂象應引起監管高度關注, 嚴格授信管理等監管規則和交易方式亟待改變。

IPO路上的重大考驗

其實, 這並不是蘇州銀行第一次因票據風險而受業界關注。

2016年12月, 在進入A股IPO候選陣容的關鍵時刻, 蘇州銀行自曝4.5億元票據風險, 可能對其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本報2016年12月12日B2版曾刊發《蘇州銀行自曝4.5億票據案》)。

在去年底證監會網站預披露的《蘇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A股)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 該行擬在深交所發行不超過10億股A股,

所募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同時披露的還有兩項重大訴訟, 包括蘇州銀行因承兌匯票轉貼現陷入金額達4.5億元的3起訴訟案, 以及涉及資金6億餘元的33起借款糾紛。

其中, 蘇州銀行面臨的涉訴票據風險案金額高達4.5億元, 涉及鄂爾多斯農村商業銀行、寧波銀行(002142)及民生銀行(600016)等多家銀行。

資料顯示, 2015年蘇州銀行實現淨利潤為18.41億元, 4.5億元的票據風險涉訴款項占其去年盈利的24.44%。 對此, 有業內人士分析, 如果法院作出不利於該行的判決, 可能對其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事實上, 影響並不僅限於此。 蘇州銀行4.5億票據風險仍懸而未決, 如今再吃票據風險罰單, 這對於IPO路上的蘇州銀行來說, 絕對是一次重大考驗。

如今, 江蘇省已然成為銀行新股的熱門發行地, 江蘇銀行(600919)、無錫銀行(600908)、江陰銀行(002807)、常熟銀行(601128)、張家港行(002839)、吳江銀行(603323)等多家銀行已成功上市。

有業內人士評價, 目前是國內城商行集中上市的最佳視窗期, 若因自身內部管理問題被延後或暫停上市, 損失不可計量。

據瞭解, 有消息稱, 蘇州銀行2016年度股東大會將在本月24日召開, 根據蘇州銀行發佈的股東大會審議事項, 由於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即將到期, 為確保上市工作順利進行, 蘇州銀行IPO上市發行方案決議有效期將延長一年至2018年4月22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