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佈局謀篇國際人才 華夏幸福升級海外戰略

3月17日, 華夏幸福在海外又下了一著重棋。 當天, 華夏幸福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 雙方將攜手推進國際智慧產業新城發展及人才領域的合作。 這意味著該企業的全球拓展步伐穩步加快。

得人得天下, 搶人就是搶市場。 順應全球化大趨勢、遵循新一輪技術和產業變革規律、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前瞻性佈局謀篇搶佔國際人才高地, 使得各級各類人才資源, 尤其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實戰經驗的各國各地區本土化高端人才, 能與公司高速發展的國際業務相匹配, 可謂抓住了前進中的“牛鼻子”。

升級海外戰略佈局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華夏幸福海外業務發展迅速。 根據十年發展戰略規劃, 該公司準備在未來三年內初步完成產業新城海外佈局。

2015年, 回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華夏幸福開始國際化進程。

2016 年 6 月 18 日, 華夏幸福國際總部在新加坡正式開業, 任務是推進海外業務發展, 重點發展亞洲、歐洲、北美及非洲等區域市場。

另外, 華夏幸福基業在印尼、馬來西亞、印度、泰國、緬甸、越南、菲律賓、埃及等國設有常駐機構。

2016年6 月, 華夏幸福國際與印尼馬龍佳集團旗下的旗艦企業 ASRI 簽署投資合作協定, 華夏幸福印尼產業新城正式落地。

7 月, 華夏幸福國際與印度哈邦政府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 明確了在索那區域以 PPP 合作模式框架,

共同建設產業新城。

9 至10月, 華夏幸福國際再下三城, 在越南同奈、埃及開羅、印度馬邦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 分別在越南胡志明市東側同奈省、埃及新行政首都區域以及新孟買國際機場輻射區域共同打造產業新城。 除產業新城專案外, 華夏幸福還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內核, 聯合戰略合作夥伴太庫, 在美國矽谷、韓國首爾、以色列特拉維夫、德國柏林等構建產業孵化器。

隨著海外業務的大步邁進, 華夏幸福日益覺得國際化人才捉襟見肘。 一方面, 中國國際化人才太少。 另一方面, 世界各國政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差異甚大, 在國外照搬國內的經驗很有可能水土不服, 現實要求一國一策、因國施策, 並且充分考慮本土化需求。

此次攜手新加坡國立大學, 就是該公司為解決未來發展後顧之憂的一項重大舉措。

用PPP助推“一帶一路”

華夏幸福成長起點是河北固安, 其成功核心業務是產業新城運營的PPP模式。 隨著該公司海外業務在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陸續落地, 產業新城PPP模式也開始在這些地方綻放。

比如, 印度哈裡亞納邦索納產業新城和埃及新行政首都二期產業新城, 就是運用PPP模式來打造的。 據悉, 這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大型園區建設專案上首次採用PPP模式。

到“一帶一路”上做PPP, 有哪些突出優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吳衛星認為, “一帶一路”建設與PPP模式可謂“天作之合”, 用PPP助推“一帶一路”, 可以實現互利共贏。

首先, PPP模式有助於建立一國政府與他國企業合作共贏的新模式,

提高參與各方的互信。

其次, “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參與各方能夠從經濟發展中共同分享經濟利益, PPP模式可以用來助推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帶動沿線國家經濟發展, 使得參與各方達成共贏。 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到大量原材料和機器設備, 需求鏈長, 因此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果明顯。

最後, PPP模式為“一帶一路”項目的建設提供更多的融資管道, 對迅速拉動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有直接的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