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燕京啤酒董事會換屆出變故 或利於內部改革

董事會換屆最終還是出現了“變故”。

外界再次將目光聚焦到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燕京啤酒)的身上。 最新的資訊顯示, 5月26日, 李福成、王啟林分別向燕京啤酒董事會提交了《關於不再作為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請求》。

這一切的發生距離股東大會召開還有不到兩周時間。 而就在李福成、王啟林提交請求的10天前, 情況卻大為不同。

一份燕京啤酒在5月17日發佈的公告顯示, 董事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並全票通過了《關於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 該議案決定提名包括李福成、王啟林在內10名人員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議案表決時, 李福成、王啟林曾現場出席。

在多位元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判斷, 李福成、王啟林的離開或為燕京啤酒的未來蒙上了不確定的因素。

“意料之外, 卻是情理之中的事。 ”對於燕京啤酒內部人事的改變, 食品專家朱丹蓬對法治週末記者說, “不過李福成、王啟林的離開, 卻也為燕京啤酒的未來帶來不確定性的影響。 近幾年來, 燕京啤酒業績處於低迷態勢, 新老交替後, 新的管理層會將燕京啤酒帶到何方, 這還是一個待解之謎。 ”

營收淨利不及雪花、青啤一半

“燕京啤酒有此番動作, 也與當下面臨的業績壓力不無關係。 ”朱丹蓬判斷, “實際上, 燕京啤酒近幾年已經跌出啤酒行業的第一梯隊, 掉隊了。 ”

法治週末記者梳理了燕京啤酒近三年的業績情況。

從營業收入來看, 燕京啤酒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別實現135.04億元、125.38億元、115.73億元, 出現三年連降的情況。

與此同時, 燕京啤酒的國內競爭對手華潤啤酒、青島啤酒卻是遠超於燕京啤酒。

以2016年的業績為例, 華潤啤酒實現營業額286.94億元, 接近燕京啤酒的3倍;青島啤酒營收261.06億元, 燕京啤酒尚不及其二分之一。

實際上, 在淨利潤方面, 這幾年燕京啤酒的表現更加不堪。

燕京財報顯示, 燕京啤酒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別實現7.26億元、3.76億元、1.8億元。 兩年之間, 燕京啤酒淨利潤跌幅高達75.2%。

相反, 競爭對手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的淨利潤上同樣甩出燕京啤酒一大截。

同樣以2016年為例, 華潤啤酒實現淨利潤為6.29億元, 燕京啤酒尚不及其一半;青島啤酒實現淨利潤為10.43億元, 燕京啤酒尚不及其五分之一。

對於燕京啤酒這樣的業績表現, 多位元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 其與燕京啤酒的體制有關。

“一方面是大環境影響, 整個行業在下降;另一方面則是燕京啤酒的內部體制問題。 ”中研普華研究員閆素飛對法治週末記者說, “國企背景制約了市場的發展, 在啤酒行業大肆擴張市場之時, 燕京啤酒執行穩定廣西、內蒙古、北京市場策略, 可是在行銷和管理方面, 快消品行業對市場把握能力及行銷能力至關重要, 燕京啤酒在這方面不及其他巨頭。 ”

“近幾年來, 燕京啤酒的業績處於低迷狀態, 而這其中很大原因歸咎於其體制問題。 ”朱丹蓬同樣表示, “燕京啤酒管理體制過於機械, 這造成燕京啤酒在市場中的反應速度、行銷策略、行銷機制相對於青島啤酒等其他啤酒企業而言會比較弱一點。 這是燕京啤酒內在的‘硬傷’之一。

”朱丹蓬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朱丹蓬判斷, 燕京啤酒此次新老交替或也有加速內部體制改革考慮的因素。

利於內部改革

那麼, 這次燕京啤酒管理層新老交替會為其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啤酒專家方剛看來, 李福成、王啟林等元老的離開, 對燕京啤酒而言, 既是損失也是挑戰。

“李福成一手把燕京啤酒做到今天, 確實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的離開可謂是損失;從新班子來看, 能不能順利的從李福成等元老手中接過這一棒;接棒後, 又將如何將燕京啤酒帶入到相對健康的成長軌道。 這, 對新班子而言, 意味著挑戰。 ”方剛說。

“這幾年政府加大對國企的改革力度, 新老交替有利於內部改革的進行。 ”談到影響, 閆素飛則認為。

在閆素飛看來,新老交替可以更有利的推動集團企業改革,未來燕京啤酒最大的期待就在於國企改革帶來的增長動力。“需要借助國企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或者實行員工激勵機制,如此或可改變公司行銷及管道方面資源,或可利好爭取市場。”

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2016年11月,燕京啤酒層表示,擬在2017年6月30日前提出激勵預案。業內人士判斷,燕京啤酒新的管理團隊上臺後,很可能會採取“先內後外”策略,首先從內部員工持股、股權激勵上打開突破口,發起對華潤和青島的追趕。

那麼,從市場角度,新的管理層又該如何帶領燕京啤酒走下去呢?

“燕京啤酒要給區域公司更大的自主權,同時資源要到位,以使市場快速盤活;從產品的角度看,要在緊抓中高端市場的同時不放棄低端市場,按照不同的市場情況作出不同的市場策略。”朱丹蓬建議。

新老交替

是什麼讓燕京啤酒董事會人選在10天之間發生如此改變?

“因年齡原因,為保證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實現公司董事會、管理團隊年輕化,順利完成管理層的新老交替,李福成先生、王啟林先生請求不再作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對於原因,燕京啤酒公告稱。

公開資料顯示,李福成出生於1954年9月,現年64歲;而王啟林出生於1958年6月,現年60歲。法治週末記者留意到,在燕京啤酒最初公佈的10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中,李福成年齡最大,其次則是王啟林。

64歲的李福成現任燕京啤酒董事長。在燕京啤酒工作了30餘年的李福成,被業內稱為燕京啤酒的靈魂人物。

公開資料顯示,在燕京啤酒的任職期間,李福成曾進行過多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例如,為了與眾多競爭對手區隔,李福成曾於1987年押寶國際上非常流行而國內卻依然空白的清爽型啤酒作為產品突破方向;1989年,他又打破計劃經濟的包銷模式,採取合同方式進行銷售,開拓市場化銷售等。

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實際上,李福成退出管理層早已有跡可尋。

2015年5月7日,燕京啤酒曾發公告稱李福成因到退休年齡不再擔任控股股東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職務,但因股份公司沒有年齡限制,所以繼續擔任燕京啤酒董事長。

王啟林同樣是燕京啤酒的元老級人物,其現任燕京啤酒董事、副總經理。

資料顯示,王啟林曾歷任北京市燕京啤酒廠糖化車間副主任、設備科副科長、副廠長,燕京啤酒董事、副總經理兼燕京啤酒一分公司總經理,福建省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燕京啤酒投資有限公司(燕京啤酒控股股東)董事。

老人在離開,新人在加入。

燕京啤酒發佈的公告顯示,替代李福成、王啟林的補缺人選為李光俊和吳培;前者為燕京啤酒現任副總經理,後者為現任監事、總經理辦公室主任。

至此,法治週末記者梳理發現,燕京啤酒非獨立董事候選人選在年齡上的佈局已由“5名50後+2名60後+3名70後”調整為“3名50後+2名60後+4名70後+1名80後”,管理團隊呈現年輕化。不過,燕京啤酒的董事會換屆人選尚待6月9日舉行的股東大會決議。

此外,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市場亦傳言,接班李福成的很有可能是燕京啤酒現任副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原因則是,由於“李福成不再作為非獨立董事候選人,趙曉東躍居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首位”。

事實上,趙曉東實為燕京啤酒管理層的“70後”代表,其出生於1972年6月。

資料顯示,趙曉東1998年進入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主要負責集團設備管理以及燕京飲料有限公司的產品研發工作;其曾歷任燕京啤酒董事、副總經理,北京燕京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任燕京啤酒副董事長、總經理。

在閆素飛看來,新老交替可以更有利的推動集團企業改革,未來燕京啤酒最大的期待就在於國企改革帶來的增長動力。“需要借助國企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或者實行員工激勵機制,如此或可改變公司行銷及管道方面資源,或可利好爭取市場。”

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2016年11月,燕京啤酒層表示,擬在2017年6月30日前提出激勵預案。業內人士判斷,燕京啤酒新的管理團隊上臺後,很可能會採取“先內後外”策略,首先從內部員工持股、股權激勵上打開突破口,發起對華潤和青島的追趕。

那麼,從市場角度,新的管理層又該如何帶領燕京啤酒走下去呢?

“燕京啤酒要給區域公司更大的自主權,同時資源要到位,以使市場快速盤活;從產品的角度看,要在緊抓中高端市場的同時不放棄低端市場,按照不同的市場情況作出不同的市場策略。”朱丹蓬建議。

新老交替

是什麼讓燕京啤酒董事會人選在10天之間發生如此改變?

“因年齡原因,為保證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實現公司董事會、管理團隊年輕化,順利完成管理層的新老交替,李福成先生、王啟林先生請求不再作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對於原因,燕京啤酒公告稱。

公開資料顯示,李福成出生於1954年9月,現年64歲;而王啟林出生於1958年6月,現年60歲。法治週末記者留意到,在燕京啤酒最初公佈的10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中,李福成年齡最大,其次則是王啟林。

64歲的李福成現任燕京啤酒董事長。在燕京啤酒工作了30餘年的李福成,被業內稱為燕京啤酒的靈魂人物。

公開資料顯示,在燕京啤酒的任職期間,李福成曾進行過多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例如,為了與眾多競爭對手區隔,李福成曾於1987年押寶國際上非常流行而國內卻依然空白的清爽型啤酒作為產品突破方向;1989年,他又打破計劃經濟的包銷模式,採取合同方式進行銷售,開拓市場化銷售等。

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實際上,李福成退出管理層早已有跡可尋。

2015年5月7日,燕京啤酒曾發公告稱李福成因到退休年齡不再擔任控股股東燕京啤酒集團董事長職務,但因股份公司沒有年齡限制,所以繼續擔任燕京啤酒董事長。

王啟林同樣是燕京啤酒的元老級人物,其現任燕京啤酒董事、副總經理。

資料顯示,王啟林曾歷任北京市燕京啤酒廠糖化車間副主任、設備科副科長、副廠長,燕京啤酒董事、副總經理兼燕京啤酒一分公司總經理,福建省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燕京啤酒投資有限公司(燕京啤酒控股股東)董事。

老人在離開,新人在加入。

燕京啤酒發佈的公告顯示,替代李福成、王啟林的補缺人選為李光俊和吳培;前者為燕京啤酒現任副總經理,後者為現任監事、總經理辦公室主任。

至此,法治週末記者梳理發現,燕京啤酒非獨立董事候選人選在年齡上的佈局已由“5名50後+2名60後+3名70後”調整為“3名50後+2名60後+4名70後+1名80後”,管理團隊呈現年輕化。不過,燕京啤酒的董事會換屆人選尚待6月9日舉行的股東大會決議。

此外,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市場亦傳言,接班李福成的很有可能是燕京啤酒現任副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原因則是,由於“李福成不再作為非獨立董事候選人,趙曉東躍居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首位”。

事實上,趙曉東實為燕京啤酒管理層的“70後”代表,其出生於1972年6月。

資料顯示,趙曉東1998年進入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主要負責集團設備管理以及燕京飲料有限公司的產品研發工作;其曾歷任燕京啤酒董事、副總經理,北京燕京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任燕京啤酒副董事長、總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