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驕傲吧,地球最早的酒在中國,中國最早的酒在這裡,很多人不知道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有捕獵的獵戶進山捕獵, 迷了路之後誤入猴子窩兒, 發現了一種猴子做出來的飲品, 聞起來是香氣撲鼻, 於是獵戶偷偷地嘗了一口, 非常好喝, 就偷著學習猴子製作這種飲品的方式, 這就是釀酒的起源雛形, 這種酒就被叫做猴兒酒。

而今天要說的是, “醉猿故里日永, 雙溝酒鎮春長。 ”1977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古專家李傳夔在距我國名酒產地雙溝古鎮西的松林莊發現了一件至今在亞洲地區最早的中新世長臂猿化石, 左側上頜骨上僅保留3顆臼齒後被命名為“雙溝醉猿”。

1955年, 中科院考古專家楊鐘健等人記述了在治淮工程中于泗洪縣雙溝下草灣採集到的一些脊椎動物化石, 並把含化石層取名“下草灣系”。 “下草灣系”位於雙溝鎮東西兩側, 包括下草灣、雙溝東山頭和天崗湖鄉松林莊等。 1980年, 中科院考古專家李傳夔、林一璞、吳文裕、邱鑄鼎在松林莊砂礓石裡發現一顆古猿牙齒,

被命名為“江淮寬齒猿”。 1983年中科院顧玉瑉、林一璞在下草灣系的松林莊首次發現森林古猿化石。 據統計, “下草灣系”地層中已發現雙溝醉猿、江淮寬齒猿、森林古猿三種高等靈長類在內的65種古脊椎動物化石, 其中魚類6種, 兩栖類1種, 爬行類6種, 鳥類5種, 哺乳類47種, 其中相當一部分在我國乃至東亞都是首次發現。 西德考古博士F·施托西二十世紀八十年到“下草灣系”考古時驚喜地說:“全世界有兩個考古家樂園, 一個是在中國西部冰山上的珠穆朗瑪峰, 另一個就是江蘇省泗洪縣。 ”

1985年雙溝鎮在街北側打井, 當井打到81米深時, 發現了大量黑色木塊。 經鑒定, 這些木塊為原始森林遺址, 距今約1000多萬年。 此井距下草灣6公里。 據專家鑒定, 早在1800萬年前, 雙溝一帶乃至泗洪地區就生活著猿人, 當時, 這裡樹木叢生, 野果累累, 雜谷豐茂, 氣候炎熱, 沼澤連片。 猿人們把吃剩下的野果和雜谷堆於洞穴, 經淮水浸泡, 黴變發酵, 流出酸溜溜、甜絲絲的汁液,
猿人紛紛嘗之, 竟一一醉倒。 後因地殼變遷, 猿人連同它們吃剩下的野果和雜穀沉入地下, 若干年後的今天, 這些古猿化石被考古家命名為“雙溝醉猿”, 野果和雜穀發酵流出的汁液被公認為我國最原始的酒, 也叫“醉猿神曲”。

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始,

中科院考古專家多次到下草灣、松林莊實地考古。 據李傳夔介紹, “雙溝醉猿”的學名用希臘文譯是奧尼塞斯, 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豐饒和穀物之神, 通常被奉為“酒神”。 (“雙溝醉猿”已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

1954年5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楊鐘健教授在距雙溝鎮東南約6公里的下草灣引河東岸發現新人類骨化石, 長15.27釐米, 後經吳汝康、賈蘭坡考古專家研究, 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更新世的人類, 命名為“下草灣人”, 距今約四萬年, 這是江蘇省首次發現的古人類化石。

下草灣不僅地處淮河與洪澤湖交匯處,還又處在“九崗十八窪”中間地帶,這裡丘陵起伏,河流縱橫,連綿的丘崗雜谷豐茂,曲徑通幽的密林野果累累,無垠的原野青草葳蕤,潺潺溪水甘甜醉人,好一派亞熱帶景象的熱土。下草灣人憑藉這一優越的地理環境,過著捕魚拾蚌、採摘野果的生活,並率先點燃篝火,飲著自釀美酒建起第一個古淮人家。從1800萬年前的“雙溝醉猿”到約4萬年前的“下草灣人”一直貫穿著雙溝酒文化的歷史。

下草灣不僅地處淮河與洪澤湖交匯處,還又處在“九崗十八窪”中間地帶,這裡丘陵起伏,河流縱橫,連綿的丘崗雜谷豐茂,曲徑通幽的密林野果累累,無垠的原野青草葳蕤,潺潺溪水甘甜醉人,好一派亞熱帶景象的熱土。下草灣人憑藉這一優越的地理環境,過著捕魚拾蚌、採摘野果的生活,並率先點燃篝火,飲著自釀美酒建起第一個古淮人家。從1800萬年前的“雙溝醉猿”到約4萬年前的“下草灣人”一直貫穿著雙溝酒文化的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