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物流資訊仲介的“坑”,如何避免?

當我看到曾經在市場有較強競爭力的某物流公司重啟資訊仲介管道時, 覺得很意外, 又很可惜。 因為, 我曾經在這家公司的運營部長崗位奮鬥十多年, 可是, 這裡從2003年起就將資訊仲介管道作為打壓的管道。

如今, 我想談談資訊仲介的這個大“坑”。

首先, 需要談談物流公司來車的管道, 我認為運輸的來車管道主要分為四個:

1、 自調車管道:非通過供應商或未簽約貨運資訊管道的(無仲介)一種調車模式, 一般有通過短信、電話、網上調車、到停車現場等方式與實際承運人聯繫調車的模式, 調車不會產生任何資訊仲介費用, 與承運人簽定《運輸協議》, 運費直接支付給承運人的一種調車管道;

2、 資訊仲介管道:由與未簽訂供應商合同的貨運部、資訊部、配載部、個人(通稱仲介)提供車輛資訊的一種調車模式;仲介一般向實際承運人收取一定的資訊費, 與承運人簽定《運輸協議》並支付運費給司機;

3、 供應商管道:與公司簽訂1個月以上的合同, 採用委託單方式下單及網銀或轉帳的方式結結款, 根據價格、結算是否固定, 合同主體是車主、非車主等。 又分成不同供應商類別, 比如車主供應商、非車主供應商。 結算方式比較靈活, 定期、定額、到付等。

4、 自有車管道:這就無需說明。

管道的採購策略:自有車管道優先, 其次自調車管道、供應商管道, 資訊仲介管道最後, 為什麼將資訊仲介管道最後的策略, 主要有以下考慮:

1、 資訊仲介主要是通過資訊費的收入來源, 資訊費的標準難介定, 就是有介定, 仲介向司機收錢, 真實的資訊費無法考證;

2、 資訊仲介為擴大其收入, 市場上常見的方式利用實際承運人與發貨方資訊不對稱,

司機賣運單給資訊仲介, 由資訊仲介拿回單、協議給發貨方結款, 從中收取一個墊資的費用;

3、 資訊仲介為了保證他的短期利益, 一般將所調車輛的聯繫電話換成資訊仲介的聯繫電話或不是承運司機的電話, 造成再途異常的管理不透明;

4、 很多發貨人調度為了自保, 將管道不真實而成為組織中的關鍵崗位, 經常將資訊仲介管道做成自調車管道, 虛高運費, 這也是很多發貨人在對外報價時在相近或相似線路成本加成的方式報價, 但最終無法獲得更多新業務;

5、 只要有資訊仲介存在, 運費無法直接支付給實際承運人, 仲介或調度過手資金, 存在腐敗, 所以資訊仲介及調度會是管道透明化路上的天然阻礙,

也是現在“互聯網平臺+物流”平臺的最大阻礙;

6、 資訊仲介是一種典型的貨找車的模式, 當找不到車時, 存在大量的多次資訊轉手, 這也是為什麼在運輸資訊網、歷史的貨運市場小黑板上上大量的貨都是相同的資訊, 貨源資訊被無限放大, 造成貨多車少的假供應關係虛高, 這也是在物流行業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讓更多的承運人等等看, 也就出現了常見的司機“三天打魚四天曬網”的現象;

7、 資訊仲介模式是一種常見的“熟”關係採購模式, 越熟的採購有關係不一定是最優的模式, 現在各行各業都是一種“全管道”採購, 廣泛連接至更多的陌生資源, 打造一種最適合的供應關係;

8、 資訊仲介與發貨人間是一種博奕關係,

就是所謂的“一夜情”, 如資訊仲介比重超過30%, 我的經驗在市場上發貨人將無成本競爭力, 且難有利潤, 自然解釋了很多公司在招標時成本考慮的好好的, 但虧損收場的原因。

而現在市場上出現些借互聯網的技術手段連接資訊仲介的方式給物流公司提供服務, 這種模式對於物流公司來說可能會是一種……

因為調度、資訊仲介是舉雙手贊成的, 黃牛競價只是採購方面用互聯網做了優化, 沒有從根本上創造價值, 沒有減少環節, 不能帶來實際運營的改變, 如何建立一個B(廠家)-B(物流公司)-車的優化模式成為關鍵, 且在這個生態圈中一起共用、共贏。

最後送物流人一句話:“沒有調不到的車, 只有出不起的價。 管道扁平化是一種趨勢,模式選擇是出路,用對人是關鍵,資訊仲介的‘坑’跳不跳,怎麼跳由你選”,在這引個頭僅供物流人思考!

管道扁平化是一種趨勢,模式選擇是出路,用對人是關鍵,資訊仲介的‘坑’跳不跳,怎麼跳由你選”,在這引個頭僅供物流人思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