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志林:地量低價再顯靈,放量中陽碾空頭

06.07忠言午評:地量低價再顯靈, 放量中陽碾空頭

今消息面上繼續出現利好:

昨6月6日, 央行歷史性放水, 單日向市場投放人民幣4980億, 有提前防範6月的“錢荒”的用意;

人民幣中間價六連升, 創7個月來的新高6.78元, 使抵禦6月美元加息有了充分的資本;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稱:90%的購並重組已不需要證監會審批。 儘管這不符合大半年來的市場實際, 有掩人耳目之嫌, 但這是繼國務院國資委宣佈今後國資改革的審核權下放到省級國資委之後, 以及證監會主席和兩大交易所稱“積極鼓勵支持上市公司購並重組, 優化資源配置,

把購並重組作為提升上市公司品質的重要手段”之後, 證監會對購並重組的重大的政策轉向;

16家上市公司實控人或董事長用兜底方式, 號召員工買入公司股票, 引起相關股票的大漲。

在多項利好政策被許多人做利空解讀、一度失效後, 經過市場的冷靜分析消化, 空頭不斷翻多, 遂由量變到質變, 今終於顯現了利好的正效應。

上午, 在中證500指數大漲1.34%的帶領下, 連續調整多日的上證50和滬深300也連袂上漲0.91%和1.05%, 導致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均收中陽線, 漲0.93%、1.46%、1.47%、1.46%。 個股漲跌比1138:47,1690:58, 多頭大舉碾壓了空頭。 42股漲停, 1股跌停。 成交量2290億, 比昨上午1643億, 多了650億。 使地價地量法則再次顯靈。

今雖屬於全面的超跌反彈, 大股東“兜底”概念表現突出,

但主要是出於防止大股東質押股權爆倉、維護定增價和方便大股東減持的目的。 投資者可以把握其交易性機會, 但務必區別對待, 業績為重, 不可戀戰。 此類股還存在是否涉嫌操縱股價的風險和大股東的財務風險。

新的熱點必將形成於新政策之中。

一是, 大小非減持新政和新股擴容節奏放緩, 有利於次新股, 尤其是今年上市的次新股。

二是, 購並重組限制放開, 有利於央企改革股、地方國資改革股和民企購並重組股。

受中國神華和國電電力雙雙停牌重組影響, 近幾個交易日, 央企改革概念股表現較為活躍。 截至週二, 在可交易的345只概念股中, 有269只個股期間實現上漲, 占比77.97%。 其中, 美爾雅、英力特、龍源技術、長源電力、林海股份等5只概念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

分別為15.98%、15.42%、11.93%、10.45%、10.11%。 另外, 當升科技、涪陵電力、深赤灣A、中體產業、香梨股份、洛陽玻璃、航太長峰、航發科技、南國置業、湘郵科技、*ST平能、航發動力、*ST嘉陵、博雲新材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在5%以上。 板塊內共有150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淨流入態勢。

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在近一周來, 也呈率先止跌企穩、逐步走高的態勢。

更多的超跌民企資產重組股, 也動輒大漲或漲停。

可以說, 在證監會出的三大利好中, 影響最廣、力度最大、市場反應最為強烈、最能啟動市場的是:放寬並大力支持市場化的購並重組。

目前, 大盤已收復年線3104點和五周均線3102點, 重回3100點平臺。 市場結束空頭市場、進入多頭市場, 已可確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