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綽號毛三爺,父親齊名錢鐘書,當官還演戲,一世盛名卻因家事留憾

他是享譽中外的藝術家, 翻譯並出演過《茶館》、《奧賽羅導演計畫》等名著, 為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 他還曾在中國的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裡出演過重要的配角胡學範。

在1983年到1990年, 他還曾擔任過7年的文化部副部長。 不過雖然老人家一世盛名, 但臨終還是因為家事而留有遺憾。 他就是英達的父親, 巴圖的爺爺, 老藝術家英若誠。

英若誠身出名門, 母親蔡葆真曾任北京兒童圖書館館長,

外公蔡儒楷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山東省長。 英若誠的父親英千里 12歲便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 在當時和錢鐘書並稱為國內講英文最好的兩個人。 英若誠出生於1929年的夏天, 在家裡兄弟姐妹當中排行老三, 小名兒叫“小毛兒”, 所以全家都叫他“毛三爺”。 雖然自幼淘氣, 但英若誠的成績卻非常優秀, 在 16歲時就考入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 畢業後, 英若誠和妻子吳世良一起考入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開始了他一生的舞臺藝術生涯。 1983年, 英若誠還曾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兼影視劇製片處主任, 直到1990年才卸任。

不過雖然在政府擔任要職, 但英若誠的骨子還是一位藝術家, 在1987年, 他曾在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的名作《末代皇帝》裡出演男二號, 還曾與基努•裡維斯聯手出演影片《小活佛》。 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裡, 他還扮演了胡學範一角。

2003年12月27日, 英若誠因患肝病導致的呼吸和循環系統衰竭, 在協和醫院辭世, 時年74歲。 應該說英若誠的一生是個傳奇, 他既是翻譯家, 又是作家, 即是演員, 又當過副部長, 這樣的經歷算得上是絕無僅有了, 但老人身後卻還是留有遺憾無法彌補, 那就是老人由親手帶大的孫子巴圖直到臨終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據說在英若誠的追悼會前, 宋丹丹以為英達一定會讓巴圖去參加, 就跟老師都做好的請假的準備, 結果最後卻硬是沒有通知。 加上之前英達曾說過:“我有新家庭新孩子, 不能再對巴圖扮演父親的角色了!”英達對巴圖的作法也確實讓人大跌眼鏡, 只能感歎英達愛小妻之深, 怕小妻之切了。

不過雖是如此,英達的所作所為也只是他個人的做法,英若誠老先生的一世盛名在大家心中是絕不會為兒子英達所累的。

不過雖是如此,英達的所作所為也只是他個人的做法,英若誠老先生的一世盛名在大家心中是絕不會為兒子英達所累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