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致遠艦文物疑似鄧世昌私印“雲中白鶴”首次展出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王國平

正在北京大學進行的“尋找致遠艦”展覽中, 一枚小小的印章引起參觀者的駐足。

這枚印章是2015年對致遠艦進行水下調查時出水的, 上面刻有“雲中白鶴”四個字。 在當時就有專家認為這枚印章疑似是鄧世昌的私人物品。

一同展出還有一件青花印泥盒, 但展出時未介紹印泥盒與印章在水底的位置關係。

致遠艦出水文物“雲中白鶴”印章。

印章中“鶴”字有缺筆

這位印章為石質, 只有大拇指大小, 長、寬、高都是1.8釐米。

據書法家劉智先向封面新聞記者介紹, 這枚印章上的“鶴”字較為特殊, 是以簡代繁體, 無鳥字旁。

劉智先說, 刻印時會根據印面章法的需要做取捨, 只要不違背六書造字原理即可。

雲中白鶴, 比喻志行高潔的人。 成語出處:《三國志·魏志·邴原傳》裴松之注引《原別傳》:“邴君所謂雲中白鶴, 非鶉鷃之網所能羅矣。 ”

致遠艦出水文物“雲中白鶴”印章, 只有拇指大小。

在2015年該印章剛剛出水時, 文史學者薩蘇也對刻印的技巧做出了相同的判斷。

同時, 薩蘇表示, 根據他的推斷這枚印章疑似是鄧世昌的私人物品, 並給了兩個理由。

一是, 鄧世昌常駐遼東, 多次在俄國遠東地區乃至日本海巡航,

也曾在多次朝鮮半島出現危機的時刻前往當地穩定局勢。 “雲中白鶴”成語出處:《三國志·魏志·邴原傳》裴松之注引《原別傳》:“邴君所謂雲中白鶴, 非鶉鷃之網所能羅矣。 ”

而邴原是三國時著名的學者與名士, 曾住遼東, 為“遼東三傑”之一。 “雲中白鶴, 比喻志行高潔的人, 以此形容鄧世昌並不為過。 ”

第二是, 這枚印章的發現地點疑似為致遠艦艦尾的軍官艙。

不過也有多位甲午史學者認為目前難以判斷該印章的所有者, 現在缺乏該印章為鄧世昌使用過的直接證據。 從印章的質地和刻跡來看, 不排除是致遠艦上其他官兵用於練手刻的閒章。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此前表示, 目前尚難以對一些重要文物的性質作出判斷。

“雲中白鶴”印章, 確定其所有者身份仍需進行嚴謹的考訂工作。

一同展出還有一件青花印泥盒, 但展出時未介紹印泥盒與印章在水底的位置關係。

唯一確認鄧世昌印章藏於上海

雖然來自水下的“雲中白鶴”印章的歸屬難以確認,

但如今仍能看到當年鄧世昌用過的印章。

目前唯一可以確定是鄧世昌生前使用的印章藏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這枚印章的材質為水晶, 上半部為墨綠發晶, 大小較“雲中白鶴”印稍長。

鄧世昌字“正卿”, 因此章上鐫有陽文“正卿書章”。

藏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的鄧世昌印章。

印章是鄧世昌的長孫鄧小鵬生前捐獻,現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

藏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的鄧世昌印章。

此外鄧世昌長子鄧洪浩的養女鄧素娥在1982年時曾寫過一篇文章,文中稱,家中曾有一方手指見方的白玉印章,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抄走。印章刻有“鄧正卿印”字樣,是鄧世昌生前“珍若拱壁的懷中之物”。

後人記述鄧世昌:“平日藏名書最多,尤好黃山谷(黃庭堅)筆法。治軍海上,公餘即以學自娛”。

鄧世昌遺物大多散失

鄧世昌的遺物,絕大部分已經散失。廣東省博物館曾在鄧世昌後人手中徵集到幾件。

一是歐洲製造的銅座鐘,高約20釐米,推測是鄧世昌1880 年或1887 年前往英國接帶軍艦期間所購買。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的鄧世昌遺物:歐洲製造的銅座鐘。

另有絲綢被面一床,紅色,繡花。青花小瓷碟1 件,碟底繪有三隻蝙蝠,有“大清光緒年制”款。這兩件遺物是鄧世昌在北洋海軍服役期間回鄉探親時使用的。根據記載,鄧世昌從軍後,只回過三次老家。

此外,威海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還收藏有鄧世昌使用過的雍正款青花瓷碗1件。

在廣州鄧世昌紀念館的花園存有鄧世昌手植蘋婆樹一株。另有對聯和詩詞各一幅,鄧家人推測是鄧世昌年輕時的手筆。

有關鄧世昌遺物的散失,鄧家後人曾有過簡單的透露。

1960年底,當時海政文工團話劇團在上海藝術劇院演出話劇《鄧世昌》。當時鄧世昌的長孫鄧小鵬將先祖的遺物,包括有關照片、《哀榮錄》以及鄧世昌手書的四幅屏條等,交給了海政文工團的有關負責人,請他轉交給國家。

1990年6月,鄧小鵬女兒鄧立英撰文回憶,在1965年和1980年,她曾先後兩次寫信給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回信都說沒有收到這批遺物。

鄧素娥此前也回憶說,除了印章外,還有鄧世昌生前愛用的水盂以及盂中小羹匙一隻也在當時被非法抄走。

鄧世昌的長孫鄧小鵬1964年在上海去世。

“先祖的遺物實在不多。”鄧小鵬生前曾說,“先祖殉國後兩年,我才出生,因此知道的事情也很少。據說先祖常年在外,連我的母親也只看到他兩三回。”

藏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的鄧世昌印章。

印章是鄧世昌的長孫鄧小鵬生前捐獻,現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

藏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的鄧世昌印章。

此外鄧世昌長子鄧洪浩的養女鄧素娥在1982年時曾寫過一篇文章,文中稱,家中曾有一方手指見方的白玉印章,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抄走。印章刻有“鄧正卿印”字樣,是鄧世昌生前“珍若拱壁的懷中之物”。

後人記述鄧世昌:“平日藏名書最多,尤好黃山谷(黃庭堅)筆法。治軍海上,公餘即以學自娛”。

鄧世昌遺物大多散失

鄧世昌的遺物,絕大部分已經散失。廣東省博物館曾在鄧世昌後人手中徵集到幾件。

一是歐洲製造的銅座鐘,高約20釐米,推測是鄧世昌1880 年或1887 年前往英國接帶軍艦期間所購買。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的鄧世昌遺物:歐洲製造的銅座鐘。

另有絲綢被面一床,紅色,繡花。青花小瓷碟1 件,碟底繪有三隻蝙蝠,有“大清光緒年制”款。這兩件遺物是鄧世昌在北洋海軍服役期間回鄉探親時使用的。根據記載,鄧世昌從軍後,只回過三次老家。

此外,威海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還收藏有鄧世昌使用過的雍正款青花瓷碗1件。

在廣州鄧世昌紀念館的花園存有鄧世昌手植蘋婆樹一株。另有對聯和詩詞各一幅,鄧家人推測是鄧世昌年輕時的手筆。

有關鄧世昌遺物的散失,鄧家後人曾有過簡單的透露。

1960年底,當時海政文工團話劇團在上海藝術劇院演出話劇《鄧世昌》。當時鄧世昌的長孫鄧小鵬將先祖的遺物,包括有關照片、《哀榮錄》以及鄧世昌手書的四幅屏條等,交給了海政文工團的有關負責人,請他轉交給國家。

1990年6月,鄧小鵬女兒鄧立英撰文回憶,在1965年和1980年,她曾先後兩次寫信給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回信都說沒有收到這批遺物。

鄧素娥此前也回憶說,除了印章外,還有鄧世昌生前愛用的水盂以及盂中小羹匙一隻也在當時被非法抄走。

鄧世昌的長孫鄧小鵬1964年在上海去世。

“先祖的遺物實在不多。”鄧小鵬生前曾說,“先祖殉國後兩年,我才出生,因此知道的事情也很少。據說先祖常年在外,連我的母親也只看到他兩三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