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場竇唯做過的春夢,曾助他得道成仙,也令他抱憾終身

今天滾君想跟大家推薦可能是中國最傳奇的一支樂隊。

他們存在不足一年, 卻毅然雄踞在當時風雲際會的中國搖滾樂壇, 像一場春夢, 美麗又短暫!

他們不僅見證了竇唯與王菲的塵緣, 更奠定了竇唯仙樂飄飄的名士風度。

他們僅存的影像少得可憐, 卻偶然在一部禁片留下了驚鴻一瞥, 令無數人頂禮膜拜。

樂隊成員說, 驚世駭俗的專輯《黑夢》的水準, 也不過只有他們平常排練的三成。

樂隊經紀人陳小虎說, 《黑夢》水準只有他們排練的三層

可是就是這樣一支樂隊, 卻讓竇唯做出了生命中極其重要的決定。 而他也因為這個決定抱憾終身。

這支樂隊的名字, 叫做“做夢”...

樂隊成立

1991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 那一年竇唯離開了黑豹樂隊。

他為一個叫王菲的女人, 離開了名噪天下的樂隊, 拋棄了如日中天的事業, 還有多少人求之不得的財富和名利。

人們笑他太傻, 替他感到不值。

只是在這樣一段關係裡, 沒有值得不值得, 只有願意不願意。

因此他說:“我不想勉強別人, 所以, 只有離開!”

離開樂隊的竇唯, 沒有什麼表演機會, 人們更多看中的還是“黑豹”這塊金字招牌。

那段日子, 他常常趁別人的演出結束後, 利用調音師還未收拾妥當之際, 沖上舞臺進行表演。

就是在這樣路數不正的演出中, 他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

這其中就包括了陳勁、陳小虎、吳珂等等, 觀眾戲稱他們“死磕隊”。

在不斷的磨合下, 做夢樂隊終於成立, 幾個躊躇滿志的小夥子, 摩拳擦掌展開了他們第一場正式演出!

演出生涯

他們把首戰選在了“外交人員大酒店”, 那是中國搖滾一個極其重要的據點。

他們第一次公開亮相就掀起了軒然大波, 樂迷們開始訝異, 曾經那個霸氣的黑豹主唱, 竟破繭重生。

而且歸來後, 仍是狂野依舊, 銷魂有餘, 整場演出宛如一場春夢!

不難聽出, 當時的幾首歌就是專輯《黑夢》的原型。

也許這支樂隊一出世就註定是一個傳奇。

可即使是這樣, 樂隊的生活也沒有因此得到改善。 “窮”——依然是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吉他手吳珂曾經回憶,我們當時一分錢生活來源都沒有,只能靠家裡。每天騎著車,大老遠去排練,但是誰都沒怨言!

張元的禁片《北京雜種》就真實地記錄下了這支樂隊的生活場景。

而做夢樂隊在這部電影裡留下的驚鴻一瞥,也成了那個年代搖滾青年心中永遠都抹不去的嚮往!

因為它代表了無數人心中的情節:北京大院兒,有酒有故事,還有最純粹的搖滾樂。

做夢樂隊經紀人陳小虎回憶起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樂隊為了新歌,曾三個月沒日沒夜的排練,但大家都肝腦塗地。

當時的伙食並不是很好,但竇唯酷愛燒茄子,就著炒餅能吃一斤!

“竇唯就是把那個時候開始發胖的!”說到這裡陳小虎哈哈大笑。

再見烏托邦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這段快樂的日子竟在不到一年後戛然結束。

那段時間,魔岩唱片找上了竇唯,他們希望他能加盟,但前提是不能帶樂隊。

竇唯很清楚這一紙合約的重量,但他也清楚為了這份合約他必須丟掉什麼。

一道痛苦的選擇題擺在他眼前,是接受冷冰冰的商務邏輯,還是和這些同甘共苦的兄弟死磕到底?

他徹夜難眠,在經歷了複雜的思想鬥爭後,他選擇了前者。

一年來的時光就像一場春夢,因為那時他最快樂的日子,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可是夢總有醒來的那一天,從此一幫兄弟從此分道揚鑣...

吳珂回憶:“公司說它只能簽個人,樂隊不想簽,怕將來麻煩。我們覺得小竇是這個樂隊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就同意了。”

可是他心中卻有萬般不舍,他接著說道:“小竇就說要解散樂隊,我們能說什麼。我只是覺得這個樂隊挺可惜的...”

覺得可惜的又何止他一人,即使是在很多年後,竇唯每每想到往事也悔恨不已。

他咬牙切齒地把臺灣那幫商人叫做“特務”,並至今沒有原諒他們。

是他們過度的商業運作,葬送了中國搖滾的短暫輝煌。

再後來,吳珂走了,他因為吞服了過量的鎮靜劑離開了這個世界。

父母永遠記得那個日子:“24歲,本命年,還差幾個月。” 那句“挺可惜的”,猶在耳畔。

現在來看,做夢樂隊就像是中國搖滾樂的一個縮影,年輕、勇敢,因為熱愛相知相聚,卻又因為過度的早熟,提前迎來了早衰。

可它依然是一個傳奇,如果沒有它,就沒有那段風起雲湧的往事,如果沒有它,更不會有後來那個仙樂飄飄的竇唯。

時至今日,滾君仍常常會重溫做夢樂隊解散前不久的現場視頻,有感慨更多的還是唏噓。

那一年做夢樂隊並沒有解散,那一年竇唯也沒有發福,那一年的吳珂還是個塗著厚厚眼影的活潑少年。

那一年,烏托邦還是烏托邦...

吉他手吳珂曾經回憶,我們當時一分錢生活來源都沒有,只能靠家裡。每天騎著車,大老遠去排練,但是誰都沒怨言!

張元的禁片《北京雜種》就真實地記錄下了這支樂隊的生活場景。

而做夢樂隊在這部電影裡留下的驚鴻一瞥,也成了那個年代搖滾青年心中永遠都抹不去的嚮往!

因為它代表了無數人心中的情節:北京大院兒,有酒有故事,還有最純粹的搖滾樂。

做夢樂隊經紀人陳小虎回憶起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樂隊為了新歌,曾三個月沒日沒夜的排練,但大家都肝腦塗地。

當時的伙食並不是很好,但竇唯酷愛燒茄子,就著炒餅能吃一斤!

“竇唯就是把那個時候開始發胖的!”說到這裡陳小虎哈哈大笑。

再見烏托邦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這段快樂的日子竟在不到一年後戛然結束。

那段時間,魔岩唱片找上了竇唯,他們希望他能加盟,但前提是不能帶樂隊。

竇唯很清楚這一紙合約的重量,但他也清楚為了這份合約他必須丟掉什麼。

一道痛苦的選擇題擺在他眼前,是接受冷冰冰的商務邏輯,還是和這些同甘共苦的兄弟死磕到底?

他徹夜難眠,在經歷了複雜的思想鬥爭後,他選擇了前者。

一年來的時光就像一場春夢,因為那時他最快樂的日子,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可是夢總有醒來的那一天,從此一幫兄弟從此分道揚鑣...

吳珂回憶:“公司說它只能簽個人,樂隊不想簽,怕將來麻煩。我們覺得小竇是這個樂隊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就同意了。”

可是他心中卻有萬般不舍,他接著說道:“小竇就說要解散樂隊,我們能說什麼。我只是覺得這個樂隊挺可惜的...”

覺得可惜的又何止他一人,即使是在很多年後,竇唯每每想到往事也悔恨不已。

他咬牙切齒地把臺灣那幫商人叫做“特務”,並至今沒有原諒他們。

是他們過度的商業運作,葬送了中國搖滾的短暫輝煌。

再後來,吳珂走了,他因為吞服了過量的鎮靜劑離開了這個世界。

父母永遠記得那個日子:“24歲,本命年,還差幾個月。” 那句“挺可惜的”,猶在耳畔。

現在來看,做夢樂隊就像是中國搖滾樂的一個縮影,年輕、勇敢,因為熱愛相知相聚,卻又因為過度的早熟,提前迎來了早衰。

可它依然是一個傳奇,如果沒有它,就沒有那段風起雲湧的往事,如果沒有它,更不會有後來那個仙樂飄飄的竇唯。

時至今日,滾君仍常常會重溫做夢樂隊解散前不久的現場視頻,有感慨更多的還是唏噓。

那一年做夢樂隊並沒有解散,那一年竇唯也沒有發福,那一年的吳珂還是個塗著厚厚眼影的活潑少年。

那一年,烏托邦還是烏托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