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曹文軒:用文字造屋

人物簡介

曹文軒, 1954年1月生於江蘇省鹽城市。 北京大學教授。 曾獲中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金獎、冰心兒童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等40餘種重要獎項。

大量作品被譯介到國外。 2016年, 獲得“國際安徒生獎”。

【文藝名家講故事】

他是作家中的“勞動模範”, 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他是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 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作家;他一直堅持用詩意的語言, 抒寫道義、審美與悲憫, 引領孩子們曆練成長……本期《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文藝名家講故事》欄目對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

鄉村生活是我的創作源泉

“一個人其實永遠也走不出他的童年”, 這是我長篇小說《草房子》扉頁上的一句話。 這句話來源於我的文字背後一直有的我童年的影子。 在我20歲之前的歲月裡,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孩子。 20年的鄉村生活記憶, 成為我無盡的創作源泉, 即便後來我進入了真正的大都市,

也始終無法擺脫鄉村情感的追逐與糾纏。 可以說, 我對農村的迷戀, 更多的是一種美學上的迷戀。

我的童年是在物質高度匱乏中度過的。 當時要半個月才能吃一頓乾飯, 其餘全是稀飯, 飯勺扔到稀飯桶裡的時候發出“咚”的一聲水響, 水花濺得很高。 可是, 它同時也是快樂的:我可以整天在田野上抓魚、逮鳥, 玩到把肚子咕咕響的饑餓感都能忘掉。 苦難的生活情景和我很高興的那種情緒, 是結伴在一起的。

對一個作家來講, 記憶力可能是一種比想像力更重要的品質。 童年的點點滴滴, 後來都成了我作品中非常重要的故事, 非常出色的材料。 比如說《青銅葵花》裡面有一個冰項鏈的故事, 就是我年少時親曆過的事情。

當時的冬天非常寒冷, 河水都結冰了, 我每天早上到河邊取水, 必須要拿榔頭把冰面敲開, 才能取水。 我把冰塊砸碎後, 就用一個蘆葦管對著冰塊吹熱氣, 吹著吹著就能吹出一個洞來, 最後把這個洞用繩子一穿, 真的很漂亮。

由於我的童年生活在水邊, 所以我的性格也像水。 小時候, 我整天泡在水裡, 從早晨到晚上, 基本上就在水裡泡著。 我遊泳的時候, 特別喜歡遇上大風, 大風掀起水浪, 我就逆流而上, 渾身充滿了快意。 水不僅養育了我, 同時也培養了我的性格, 我的審美趣味。

慈父給我打好了靈魂的底子

我的父親是位小學校長, 喜歡讀書講故事。 伴隨著父親的講述, 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猶如畫筆填補了我貧困生活的空白,

也為我的精神世界繪上色彩。 小時候, 我常常見到父親一坐下來, 很快就有人圍上去聽他講故事。 其實, 有些故事已經講過好多次了, 可是那些已經聽過他好多次故事的人, 依然津津有味地聽, 可見他的敘事能力非常強。 受他的影響, 我對文學產生了興趣, 說理能力和說事能力得益於他……從各個方面來講, 是他給我打好了靈魂的底子。

我的父親是一個非常在意榮譽的人。 他對他的校園非常在意, 校園就是他的樂園, 他的天堂, 他一輩子都在精心打扮這個綠蔭如蓋的天堂。 我至今還記得, 當年全省的小學校長都曾到他的學校參觀, 他為此非常自豪。 我父親做什麼像什麼, 很早之前他就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工藝,

什麼叫工藝之美, 什麼叫智慧之美。 多少年以後我寫作, 我始終也是把我的作品, 作為一個工藝的行當在做。

1974年, 20歲的我獲得了鹽城唯一一個高校招生名額, 被保送到北京大學讀書。 消息傳來, 我們村的人就像過節一樣高興。 當時的生活非常貧窮, 但我的親朋好友都儘力幫助, 我的一個表哥給了我10斤全國糧票, 有的老鄉給我煮了一些雞蛋讓我路上吃。 可是, 臨行前我才發現我連一隻箱子都沒有, 於是父親趕緊找木匠特地做了一隻漂亮的木箱子。 等這個箱子託運到北京, 我取回來的時候發現, 由於北京氣候乾燥, 這個箱子已經裂開了一寸寬的縫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