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解千古之惑,何謂“無友不如己者”?

孔子聖跡圖 忠信濟水

子曰:君子不重, 則不威, 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無憚改。

千古以來, 【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 讓孔子蒙受了多少不白之冤。

大部分人的理解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所以, 很多人就覺得孔子很勢利。

再加上我們小時候, 很多老師都會說:成績好的學生不要和成績差的學生一起玩, 小心被帶壞。

所以,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變成了精英教育的口頭禪。 流毒甚廣。

還有人反對這種理解, 認為孔子不可能這麼勢利, 並且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 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沒有不如我的朋友。

乍一看也有點道理, 朋友總有比我強的地方, 大家互相學習, 很謙虛。

只是, 這樣的解釋, 在整句段落中顯得很突兀, 明顯前後不搭。

所以, 正確的解釋應該要結合整個句子來理解:

【君子不重, 則不威, 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無憚改】

君子不持重, 則不威嚴, 學問也將無法固守。 (固守什麼?如何持重?)最重要的是(固持)忠信, (自己做到了固持忠信之後)不要和不講忠信的人(不如己者)做朋友。 (與不講忠信的人交朋友是錯誤的)意識到錯了就不要害怕改正。

所以, 孔子曰【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 其語境與語義乃是指:自己要忠信, 不要和不講忠信的人做朋友。

至此可以看到, 上下文, 語句、語義, 都非常完整和通順。 所以只有這樣的理解才是正確的。

《論語》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可知孔子的教育宗旨就是這四個字, 與外在于“文”“行”, 即知識文字與行為舉止;與內在於“忠”“信”, 即盡忠竭力與誠實守信。

所以, 孔子所說的乃是交友之道:交朋友不要只看外在的知識文字與行為舉止,

而要看他的內在, 是否能夠對人盡忠竭力、誠實守信。

此言可謂至善也!

===========================

全文完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