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主要城市商業競爭力PK:星巴克越多 活力越高?

中國主要城市商業競爭力PK 星巴克越多的地方活力越高?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 李果

導讀

星巴克門店數量、居民可支配收入、遊客人均消費、地區生產總值等,

成為了衡量一個地區商業與消費活躍程度的指標。

“西安現在40多家星巴克, 這肯定是不夠的, 400家還差不多。 ”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2017年年初的這句話, 顯示了一座城市對於開放和商業活力的渴求, 也被人總結為“星巴克演算法”。

商業氛圍、人口活力、外資青睞度、經濟開放度, 這些抽象指標的呈現形式, 星巴克只是一隅。 作為僅次於美國的星巴克第二大市場, 有著2600多家門店的中國市場, 卻能洞見一個清晰的“星巴克城市圖譜”。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發現, 星巴克門店數量、居民可支配收入、遊客人均消費、地區生產總值等, 成為了衡量一個地區商業與消費活躍程度的指標。

資料顯示, 國內第一大都市上海,

也是擁有星巴克門店數量最多的地方, 超過500家的星巴克顯示了這座城市的商業活力。 而西部城市西安與上海的差距, 不僅體現在GDP上, 還體現在各項人均經濟指標中, 也體現在星巴克門店的數量上。

臨近上海的蘇州, 雖然非省會城市, 但由於各項經濟指標皆排名全國前列, 其星巴克門店數量也排名全國第四。 而重慶雖然作為直轄市, 近年來經濟增速等各項指標也較為超前, 但其星巴克數量在主要城市中卻並不突出, 其中一個經濟資料值得關注:2016年重慶遊客數量達到了4.51億人次, 在本次統計的所有城市中居首, 但人均消費僅586元。 如何增加人均消費, 是進一步激發城市商業活力的重要一步。

星巴克城市圖譜

目前, 星巴克已經在中國120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2600家門店, 而根據星巴克提供的資料, 未來5年, 每年將新開設500家門店, 同時覆蓋城市超過200座。 這意味著, 未來5年星巴克在中國大陸的開店速度, 將接近過去18年的總和, 同時, 還將進一步覆蓋80個新的城市。

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星巴克分佈前12的城市進行分析, 分別是上海、北京、杭州、蘇州、深圳、廣州、成都、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 它們當中有11座城市是直轄市、省會城市或副省級城市, 僅蘇州例外。

這12城的星巴克門店數量總計為1608家, 佔據了目前中國大陸星巴克門店總量的61.8%。 這12城的GDP總值2016年為17.63萬億, 占全國GDP的26%。

上海以539家星巴克門店遙遙領先全國其他城市, 也是一座被星巴克包圍了的城市。

根據美國科技媒體Quartz的資料, 2013年, 星巴克在上海的門店數量是284家, 而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星巴克官網以及大眾點評網的資料綜合統計, 目前上海市的星巴克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539家。

這意味著三年時間, 星巴克在上海的門店數量增長了89.79%。 這與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準、商業活力和對外開放程度密切相關。

北京市以231家門店數量排名第二, 但這一數量相比之上海, 仍有非常明顯的差距。 縱觀星巴克門店超過100家的城市, 均位於長三角和珠三角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其中, 蘇州並非省會城市或副省級城市, 擁有如此多的星巴克門店, 這除了依靠上海的區位因素外, 外向型的經濟結構和人口年輕化或是另一重要因素。

位於西部的成都市, 星巴克門店數量達到了94家, 排名全國第7位。 這和2016年成都市GDP在全國的排名接近, 也與成都在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

西安市以40家的數量排名第11,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師在綜合比較了各項經濟指標後, 認為星巴克的數量和該城市的經濟是匹配的, 從另一個角度講, 西安要增加更多的星巴克門店, 需要提高多方面的經濟指標。

重慶僅次於西安, 目前擁有39家門店。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 這與重慶“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的基本市情有關。

商業地產和產業活力決定城市商業活力

星巴克的數量僅僅是反映一座城市商業活力的一個方面, 還有哪些指標可以衡量一座城市的商業活力?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城鎮居民年均收入、商業地產與甲級寫字樓的數量、餐飲收入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以及旅遊資料都是其中可以參照的指標。

首先是人均收入指標。被列入對比的12座城市,人均年收入排名與GDP有較強的一致性。

共有5座城市的人均年收入達到了5萬元以上,分別是上海、北京、杭州、廣州和蘇州——人均年收入越高的地方,意味著當地居民有更多能力進行消費,上述5座城市的星巴克門店數量均超過了100家。

商業地產與甲級寫字樓的數量,反映了資本對一座城市的青睞程度。

根據官方資料,至2016年末,上海市已開業城市商業綜合體達189家,其中,商場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有68家。

上海市的甲級寫字樓存量達到了641萬平方米,是除北京外12座城市中存量第二的區域。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上海市發達的金融業,成為了甲級寫字樓的主要租戶,而這類從業人群,則構成了星巴克龐大的消費群體。在上海陸家嘴(23.940, 0.02, 0.08%)地區的金融機構寫字樓中,隨處可見星巴克的身影。

但寫字樓指標並不適用於蘇州和杭州。儘管這兩座城市的星巴克門店均突破了120家,但兩座城市無論是商業中心還是甲級寫字樓的存量並不高,蘇杭兩地以園區經濟和互聯網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則催生了另一批消費人群。

其他城市中,儘管成都甲級寫字樓存量在全國並非領先,但根據地產諮詢機構戴德梁行的統計,金融、協力廠商服務、互聯網公司和科技類企業是成都甲級寫字樓的主流租戶。

上述人群也是星巴克日常消費型顧客的主要群體,也可以說明成都為什麼有如此多的星巴克門店。

遊客人均消費水準是重要參照

旅遊消費上,遊客人均消費水準是反映了一座城市旅遊產業競爭力的標準,上述12城2016年遊客人次、以及人均消費水準也有很大的差異。

從遊客人次看,2016年遊客人次超過兩億的城市有5座,分別為上海、北京、成都、武漢和重慶,而重慶又以4.51億人次的客流量位居第一位,同時亦是唯一破“4”的城市。遊客數量證明了重慶旅遊市場的火爆程度。

但遊客的人均消費方面,在12座城市中,10座城市的遊客人均消費超過1000元,僅西安和重慶在百元區間。

西安市在人均旅遊消費中排名倒數第二,2016年遊客人均消費是809元/人次,而重慶2016年人均586元的旅遊消費,是12城中最低的。

相反,在星巴克門店均超過120家的杭州和蘇州,儘管GDP比不上上海和北京,但是人均旅遊消費卻排名前兩位,同時是12城中唯一超過1800元/人次的城市。蘇杭兩地的旅遊競爭力,構成了強大的商業活力。

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導

編輯 / 武兵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城鎮居民年均收入、商業地產與甲級寫字樓的數量、餐飲收入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以及旅遊資料都是其中可以參照的指標。

首先是人均收入指標。被列入對比的12座城市,人均年收入排名與GDP有較強的一致性。

共有5座城市的人均年收入達到了5萬元以上,分別是上海、北京、杭州、廣州和蘇州——人均年收入越高的地方,意味著當地居民有更多能力進行消費,上述5座城市的星巴克門店數量均超過了100家。

商業地產與甲級寫字樓的數量,反映了資本對一座城市的青睞程度。

根據官方資料,至2016年末,上海市已開業城市商業綜合體達189家,其中,商場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有68家。

上海市的甲級寫字樓存量達到了641萬平方米,是除北京外12座城市中存量第二的區域。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上海市發達的金融業,成為了甲級寫字樓的主要租戶,而這類從業人群,則構成了星巴克龐大的消費群體。在上海陸家嘴(23.940, 0.02, 0.08%)地區的金融機構寫字樓中,隨處可見星巴克的身影。

但寫字樓指標並不適用於蘇州和杭州。儘管這兩座城市的星巴克門店均突破了120家,但兩座城市無論是商業中心還是甲級寫字樓的存量並不高,蘇杭兩地以園區經濟和互聯網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則催生了另一批消費人群。

其他城市中,儘管成都甲級寫字樓存量在全國並非領先,但根據地產諮詢機構戴德梁行的統計,金融、協力廠商服務、互聯網公司和科技類企業是成都甲級寫字樓的主流租戶。

上述人群也是星巴克日常消費型顧客的主要群體,也可以說明成都為什麼有如此多的星巴克門店。

遊客人均消費水準是重要參照

旅遊消費上,遊客人均消費水準是反映了一座城市旅遊產業競爭力的標準,上述12城2016年遊客人次、以及人均消費水準也有很大的差異。

從遊客人次看,2016年遊客人次超過兩億的城市有5座,分別為上海、北京、成都、武漢和重慶,而重慶又以4.51億人次的客流量位居第一位,同時亦是唯一破“4”的城市。遊客數量證明了重慶旅遊市場的火爆程度。

但遊客的人均消費方面,在12座城市中,10座城市的遊客人均消費超過1000元,僅西安和重慶在百元區間。

西安市在人均旅遊消費中排名倒數第二,2016年遊客人均消費是809元/人次,而重慶2016年人均586元的旅遊消費,是12城中最低的。

相反,在星巴克門店均超過120家的杭州和蘇州,儘管GDP比不上上海和北京,但是人均旅遊消費卻排名前兩位,同時是12城中唯一超過1800元/人次的城市。蘇杭兩地的旅遊競爭力,構成了強大的商業活力。

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導

編輯 / 武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