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第六屆徐遲報告文學獎在徐遲故鄉南潯揭曉

“……水晶晶的雨巷,水晶晶的長街……水晶晶的燈火,水晶晶的炊煙……”為了充分描繪家鄉南潯的美景,著名作家徐遲不惜連用66個“水晶晶”,方是一吐為快。 而提到徐遲,許多讀者都會想到他的報告文學作品,以他命名的第六屆徐遲報告文學獎6日在雨後的水鄉古鎮湖州南潯揭曉,共有8部作品榜上有名。

徐遲是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和評論家。 他以陳景潤為主人公寫就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和以李四光為主人公寫就的《地質之光》,尤為膾炙人口。 為了鼓勵和表彰優秀報告文學創作,繼承和發揚徐遲報告文學創作的榜樣力量,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于2001年創立了徐遲報告文學獎,這是我國報告文學領域唯一的全國性獎項。

從第六屆開始,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成為徐遲報告文學獎的永久頒獎地。

2016年5月,第六屆徐遲報告文學獎在北京啟動評選工作。 它針對2014-2015年間在中國內地用漢語寫作並公開出版發表的報告文學作品開展評選,共收到139部(篇)參評作品,含長篇81部和中短篇58部,後產生37部(篇)候選作品,含長篇24部和中短篇13部,最終評出8部獲獎作品。

獲獎作品中有5部長篇作品,包括以冀魯豫革命根據地為題材的《根據地——中國共產黨人不能忘卻的記憶》,重溫八路軍“平山團”發展歷史的《尋找平山團》,詳解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的《故宮三部曲》,脫胎于援藏幹部工作生活的《致青藏》以及講述江南抗日義勇軍和“沙家浜”幕後故事的《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另有3部中短篇作品,分別是記述中國援非醫療隊抗擊埃博拉疫情的《極度威脅》,揭秘中國民營快遞業成長歷程的《快遞中國》和描繪愛國擁軍的維吾爾族老漢吐爾庫事蹟的《天路上的吐爾庫》。

其中,革命軍事和歷史題材的作品合計占到了一半以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