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海外上榜,國內築基,世界音樂樂隊圖利古爾:用吉他、打擊樂和呼麥“玩兒點gě的”

頭圖攝影:萬墨Hoods

文 | 趙星雨

校對 | 宋子軒

編輯 | 安西西

3月31日晚九點, 北京的愚公移山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 不若彼時常見的佈景設置,

舞臺上大馬金刀地掛著許多遊牧風格的布簾, 讓人仿佛身處營帳。 開場後, 旁白如此說道:“話說上古時期西元二零一七年, 中原地區樂壇群雄崛起, 彼時, 華語樂界曾經的輝煌大統早已搖搖欲墜數十載, 文明於天下的搖滾盛世也已然禮崩樂壞。 各路豪強懷揣著一統天下的那點兒小心思, 相互紛爭、勢不兩立, 彼此之間拼殺得那叫一個慘烈...... ”

2017圖利古爾和敵人們II with Cedric & Matt【攝影:癢癢斯基】

這是“圖利古爾和敵人們”的演出現場。 世界音樂樂隊圖利古爾邀請了圈內好友褚喬、龍神道的高旭、液氧罐頭的張宇還有Scare the Children樂隊的Cedric和Matt——和他們的開場白風格保持一致, 每一位演出嘉賓也都有自己的小綽號:圖利古爾的剛子與宗璨二人分別是“盤踞在帝都多年的蒙古佟尼斯部落大汗”和“鮮虞國國君光軍王”, 褚喬是“孤竹(今唐山一代)國君宗室金嗓兒小霸王”, 高旭是“龍神道觀天師“雷弦真人”, 張宇則是“液氧罐頭軍團獅吼大元帥”, Scare the Children被翻譯為“法蘭西屍面嚇死寶寶大法教派”, Cedric和Matt則成了其武裝頭目“雷鼓無常”塞德里克和“轟天弦鬼”馬特。

在演出過程中, 剛子說起了演出名稱的由來。 “我們當時在歐洲巡演, 看到帕瓦羅蒂辦的演出叫帕瓦羅蒂和他的朋友們, 我尋思著這個挺好, 但是我們沒什麼朋友啊, 要不就敵人吧。 這也不是第一場了, 第一場是15年8月演的, 這是第二回。 ”

2015圖利古爾和敵人們

比起一台群像演出, 現場更像是一場朋友聚會。 蒙古音樂人剛子當天晚上帶了三件蒙古袍, 被幾位元音樂人搶來搶去, 輪流穿著過癮;在調音與換場間隙, 剛子和宗璨會自然地開始捧哏逗哏, 帶著大碴子味兒的對口相聲時常能博得台下一陣笑聲;來參加演出的樂手們也毫不在意地從台下跑跳上臺, 插科打諢, 氣氛十分輕鬆愉快。

2017音樂財經年會演出嘉賓【攝影:山羊】

不過每當音樂響起, 眾人又渾然不似剛才逗逼的自己了。 配合VJ恰到好處的投影, 圖利古爾雄渾古老的唱腔、呼麥與現代弦樂和打擊樂融合, 我身邊有好些並不瞭解這支樂隊和呼麥技法的觀眾不時竊竊私語, 說這是頭一次聽見這麼豪邁的唱法, 覺得其中的畫面感十分牛逼:當圖利古爾表演《伊敏河》時, 那樂聲似乎真的將觀眾們都引向了呼倫貝爾, 讓思緒順著河水途徑草原流入遙遠的北方, 台下也有不少外國觀眾隨之起舞——雖然我們大部分都聽不懂蒙語。

老樂手+新樂隊,不願被標籤束縛的音樂?

演出結束的第二天,我和圖利古爾以及他們的經紀人蛾子(本名十分好聽,不過她堅持要我這樣稱呼她)約在了北新橋地鐵站附近的“等待戈多”咖啡館見面。剛子脫下了蒙古袍,左右耳各戴一個大鐵環,穿著黑T,乍一看像個有點凶的東北大哥,宗璨還是長髮飄飄的滾青范兒,穿一件棕色毛衣很文靜的樣子,二人看似南轅北轍,但聊起天來卻十分合拍,可以說十分爆笑了。

“我們都是老樂手,但是(圖利古爾)這個樂隊是新樂隊。”剛子板著臉認真地說。

【攝影:Harry Wang】

剛子是個蒙古族漢子,圖利古爾是他大姨給他起的蒙語名,意思是高大的柱子,代表頂天立地。和許多把Nirvana、Metallica當做心中偶像的年輕人一樣,他2003年來到北京,一邊在五道口的13Club當調音師,一邊以“圖利古爾剛子”的身份做音樂,那時候他並不知道怎麼呼麥,還是做的民謠,唱漢語,說自己“想往萬曉利和周雲蓬那方面發展”。當時有一支名叫自遊的樂隊在13Club演出,作為調音師的剛子在台下為他們調音,宗璨正好是這支樂隊的吉他手,二人算是互相混了個臉熟。

2005年,剛子接觸到呼麥,遂回到內蒙,去草原上跟牧民們生活了一段時間,學習呼麥和馬頭琴,“那時候覺得自己彈琴的方式一下子就變了,不再總想著和絃,開始想用吉他去模仿馬頭琴......而且後來我才知道,呼麥在中國已經消失了很多年,後來是有人去外蒙和圖瓦學會了又再帶回來的,挺牛逼的,局限在於主要沒有那麼多人願意去學,懶得練而已。”改變了吉他彈奏方式並且開始嘗試用呼麥進行創作的剛子在Livehouse演出後很快被一個芬蘭的演出經紀人看中,邀請他去歐洲進行巡演,他遂開始接觸國外的巡演機制與演出市場。

2015 瑞典Peace and Love festival

2008年,宗璨和剛子在新街口偶然遇見,互相打了個招呼問問近況,二人都說自己要去歐洲巡演,“這不巧了麼,我倆都覺得是開玩笑。結果在芬蘭的赫爾辛基,我吃完飯在街上溜達,正好就同一條街上,宗璨在靠窗的店裡吃飯,他看到我就沖出來在大街上用中文喊我的名字,我一開始沒理他,喊了第二嗓子我才回頭,看到他我也懵了。”

之後,當時作為Nova Heart吉他手的宗璨在瑞典的演出後臺看了剛子的演出,那算是他第一次現場看呼麥,而且不用馬頭琴而是用吉他伴奏,覺得“這哥們的風格有點兒意思,這個行。”後來,二人嘗試著互相磨合,排練了一些歌去馬來西亞音樂節演出,當地觀眾的反響不錯,於是在2015年就正式成立了圖利古爾樂隊,目前有一張已經發行的EP《風·草·聲》,新專輯正在製作中,預計今年下半年面世。

不同于成立廠牌或者加入大的唱片公司,剛子和宗璨選擇找到志同道合的、有做演出經驗的蛾子和行業經驗豐富的于陽,成立了一個獨立團隊。剛子覺得自己和宗璨負責音樂,蛾子和于陽能負責經紀與統籌的業務,沒有必要加入其他團隊。

對此,蛾子說:“現在很多人對於經紀人的理解其實是比較片面的,認為就是Booker的角色,單純給藝人訂演出而不涉及其他東西,而且現在確實許多經紀人會更像是助理的角色,會被稱為執行經紀/助理。但是像(我在)我們整個團隊除了訂演出之外,還會在樂隊整體把控和音樂定位方面與大家進行討論。”她說其實現在國外有一些對圖利古爾感興趣的廠牌,不過目前還處於接洽的階段。

在採訪過程中,圖利古爾昨晚演出時在場的一位廣東做活動的朋友KC也坐下來加入了尬聊。他用港臺腔一本正經地說,雖然沒有大團隊,但是圖利古爾在國內的很多演出都會有朋友幫忙,“我第一次見剛子他帶著大金鏈子大黑墨鏡,特別土,但是在聽過他們的歌、接觸過他們以後你會覺得真的很不錯,所以我們這一圈朋友都很願意幫他們。”

2016年元旦 香港

不過在被問到為什麼自己的音樂會被打上世界音樂的標籤時,圖利古爾的二人都表示“不是自己打的”,也不希望音樂被打上標籤。

“世界音樂,民謠,搖滾,還有什麼?歐洲那邊還定義我們是遊牧搖滾。作為樂手我們其實很抵觸,不過經紀人推廣的時候需要,有了這些標籤人們才能找到我們,這個我們也能理解——但是音樂和培養一個孩子一樣,你為什麼要限制他發展的方向和性格呢?這是沒有道理的。”剛子認為自己的呼麥並不像恒哈圖等民族樂團的傳統風格,而且今後他和宗璨也會加入例如南美等更多其他地區的音樂元素,往後的音樂內容會更難進行標籤化界定,“我們不是傳統的人,還是喜歡比較前衛的一些東西吧,想玩兒點gě的”。(南方人的我覺得這個字應該表示“很牛逼”、“很躁”的意思)

宗璨還順勢開了個玩笑:“比如說我是送快遞的,那我玩金屬可能就叫物流金屬,標籤可能還得分你是順豐的還是申通的,玩的人多了說不定還能有申通核、順豐核。”

牆內開花牆外香,從WOMEX轉戰國內,好的音樂內容需要翻譯嗎?

雖然才成立不到三年,但是作為一支參加過全球最專業的世界音樂市場平臺——WOMEX(世界音樂博覽會)演出的樂隊,圖利古爾的音樂性在國外已經獲得了認可。

2016 WOMEX

2015年,剛成立的圖利古爾參加了國內的影響城市之聲論壇演出,WOMEX參會代表在演出結束後邀請他們報名參加2016年的會展,WOMEX的演出競爭非常激烈,報名的數千支樂隊最終只有五六十個名額能夠參演,“當時我們沒想到會被選上,那麼多好的樂隊都報名了,所以最後確定要去的時候還是挺激動的。而且我們參加的那一場很重要,不是在晚上酒會那樣放鬆的場次,而是白天論壇的休息時段,是Show Case的名額,台下觀眾都是處於工作狀態的世界音樂專業人士。”

在演出結束後,圖利古爾接受了瑞士電臺媒體的後續報導,其音樂最終在沒有任何巡演與其他宣傳的情況下在瑞士iTunes世界音樂榜拿到了第一,這也是他們繼拿下澳大利亞iTunes全榜單第8和紐西蘭iTunes世界音樂榜單第一之後的又一項海外成績。

2016 WOMAD NZ

然而在談到國內市場與團隊運營情況時,蛾子坦言雖然2017年想把重心轉回國內,但是這三年來國內的演出狀況並不算好過,基本上是“只出不進”,可以說是牆內開花牆外香。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於國內外市場的定位沒有把握好。

“我零幾年自己去歐洲巡演的時候,一次走下來能賺到九千多。但是在國內做巡演不虧算是不錯了。”剛子回憶說,當然他承認這也有自己的問題,“那次在國內巡演也算是帶著媳婦旅遊,成都呆一個禮拜,雲南呆了六天,一共就演了兩場……”

2016紐西蘭 後臺尬舞 怎麼都不會無聊的兩個人

蛾子和宗璨強行把話題拉回了正軌:“國內外對於音樂的理解程度不一樣,一是國外對待音樂人就是當作正常藝術家,聽音樂的時候也會很放鬆很享受,而國內還處於看到新的音樂風格,不太瞭解就隨便聽聽的狀態,或者會帶著審視。二是在國外巡演時我們帶過去的CD和周邊都是很快就賣完了,但是在國內,最主要的盈利方式還是演出和音樂節,周邊賣不動——不過即使準備很長時間的演出也很有可能會賠錢,賣不動票。”

而大家坐在一起追究賣不動票的原因,主要總結有三:

1. 音樂性質。誠如宗璨所說:“我們現在需要找的是能讓自己興奮的音樂,然後把這種感覺放在排練裡,不能說觀眾想聽什麼就給什麼,我們得給出來最好的音樂。”世界風格類型的音樂本來在國內的接受程度就沒有民謠、電子和嘻哈等風格高。

2. 歌曲語言。剛子所演唱的作品幾乎全為蒙語,當我建議他們將網上發佈的作品歌詞都翻譯出來時,遭到了剛子的拒絕,他說音樂全在於自身的理解,而不能強求語言的翻譯。“我演出時台下聽歌的人對我說我的歌讓他想起了他爸爸,但是其實這首歌和父親完全沒有關係,是在說酒。而且有時候我還會用自己的語言演唱,沒辦法翻譯,只能體會。”

3. 宣傳推廣。KC說:“(圖利古爾)他們更多是看音樂的方面,在國內外做了太多的演出之後對於音樂就特別挑,可能不太注重自身的包裝打造。”沒有資本背景和公司支持,當下圖利古爾還是靠著朋友支持、贊助和與秀動等活動方進行合作展開活動,宣傳推廣的力度也不太夠,“現在國內很多樂隊的運營、社群和包裝都做得非常好,我們現在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蛾子承認,就這個市場和他們現在做的內容來看,並不奢求圖利古爾在一兩年之內靠著宣傳就成為國內許多音樂節備受關注的樂隊之一,但是會慢慢在現有市場環境下打好基礎,爭取到更多的機會。“我們現在還不是一個特別成熟強大的團隊,但是我們覺得做一件好玩的事情特別重要。比如(昨天)這一場從前期籌備到演出結束,各種設計、舞美都是都是我們自己編排的,不光是積累經驗,也感覺特別滿足。”

【攝影:Yan Ting】

當我從“等待戈多”離開時,圖利古爾還在商量今後的演出計畫——其實從他們成軍的歷程和過往經歷不難發現,國內現在許多和他們一樣帶有方言、戲曲等傳統民族特色的樂隊正在國外發光發熱,卻在國內面臨內容太小眾和團隊發展受限等問題。不過當他們從這家“什麼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咖啡店中走出來時,我相信等待他們步入的將會是音樂市場更加繁榮和值得期待的未來。

(感謝圖利古爾提供文中圖片)

老樂手+新樂隊,不願被標籤束縛的音樂?

演出結束的第二天,我和圖利古爾以及他們的經紀人蛾子(本名十分好聽,不過她堅持要我這樣稱呼她)約在了北新橋地鐵站附近的“等待戈多”咖啡館見面。剛子脫下了蒙古袍,左右耳各戴一個大鐵環,穿著黑T,乍一看像個有點凶的東北大哥,宗璨還是長髮飄飄的滾青范兒,穿一件棕色毛衣很文靜的樣子,二人看似南轅北轍,但聊起天來卻十分合拍,可以說十分爆笑了。

“我們都是老樂手,但是(圖利古爾)這個樂隊是新樂隊。”剛子板著臉認真地說。

【攝影:Harry Wang】

剛子是個蒙古族漢子,圖利古爾是他大姨給他起的蒙語名,意思是高大的柱子,代表頂天立地。和許多把Nirvana、Metallica當做心中偶像的年輕人一樣,他2003年來到北京,一邊在五道口的13Club當調音師,一邊以“圖利古爾剛子”的身份做音樂,那時候他並不知道怎麼呼麥,還是做的民謠,唱漢語,說自己“想往萬曉利和周雲蓬那方面發展”。當時有一支名叫自遊的樂隊在13Club演出,作為調音師的剛子在台下為他們調音,宗璨正好是這支樂隊的吉他手,二人算是互相混了個臉熟。

2005年,剛子接觸到呼麥,遂回到內蒙,去草原上跟牧民們生活了一段時間,學習呼麥和馬頭琴,“那時候覺得自己彈琴的方式一下子就變了,不再總想著和絃,開始想用吉他去模仿馬頭琴......而且後來我才知道,呼麥在中國已經消失了很多年,後來是有人去外蒙和圖瓦學會了又再帶回來的,挺牛逼的,局限在於主要沒有那麼多人願意去學,懶得練而已。”改變了吉他彈奏方式並且開始嘗試用呼麥進行創作的剛子在Livehouse演出後很快被一個芬蘭的演出經紀人看中,邀請他去歐洲進行巡演,他遂開始接觸國外的巡演機制與演出市場。

2015 瑞典Peace and Love festival

2008年,宗璨和剛子在新街口偶然遇見,互相打了個招呼問問近況,二人都說自己要去歐洲巡演,“這不巧了麼,我倆都覺得是開玩笑。結果在芬蘭的赫爾辛基,我吃完飯在街上溜達,正好就同一條街上,宗璨在靠窗的店裡吃飯,他看到我就沖出來在大街上用中文喊我的名字,我一開始沒理他,喊了第二嗓子我才回頭,看到他我也懵了。”

之後,當時作為Nova Heart吉他手的宗璨在瑞典的演出後臺看了剛子的演出,那算是他第一次現場看呼麥,而且不用馬頭琴而是用吉他伴奏,覺得“這哥們的風格有點兒意思,這個行。”後來,二人嘗試著互相磨合,排練了一些歌去馬來西亞音樂節演出,當地觀眾的反響不錯,於是在2015年就正式成立了圖利古爾樂隊,目前有一張已經發行的EP《風·草·聲》,新專輯正在製作中,預計今年下半年面世。

不同于成立廠牌或者加入大的唱片公司,剛子和宗璨選擇找到志同道合的、有做演出經驗的蛾子和行業經驗豐富的于陽,成立了一個獨立團隊。剛子覺得自己和宗璨負責音樂,蛾子和于陽能負責經紀與統籌的業務,沒有必要加入其他團隊。

對此,蛾子說:“現在很多人對於經紀人的理解其實是比較片面的,認為就是Booker的角色,單純給藝人訂演出而不涉及其他東西,而且現在確實許多經紀人會更像是助理的角色,會被稱為執行經紀/助理。但是像(我在)我們整個團隊除了訂演出之外,還會在樂隊整體把控和音樂定位方面與大家進行討論。”她說其實現在國外有一些對圖利古爾感興趣的廠牌,不過目前還處於接洽的階段。

在採訪過程中,圖利古爾昨晚演出時在場的一位廣東做活動的朋友KC也坐下來加入了尬聊。他用港臺腔一本正經地說,雖然沒有大團隊,但是圖利古爾在國內的很多演出都會有朋友幫忙,“我第一次見剛子他帶著大金鏈子大黑墨鏡,特別土,但是在聽過他們的歌、接觸過他們以後你會覺得真的很不錯,所以我們這一圈朋友都很願意幫他們。”

2016年元旦 香港

不過在被問到為什麼自己的音樂會被打上世界音樂的標籤時,圖利古爾的二人都表示“不是自己打的”,也不希望音樂被打上標籤。

“世界音樂,民謠,搖滾,還有什麼?歐洲那邊還定義我們是遊牧搖滾。作為樂手我們其實很抵觸,不過經紀人推廣的時候需要,有了這些標籤人們才能找到我們,這個我們也能理解——但是音樂和培養一個孩子一樣,你為什麼要限制他發展的方向和性格呢?這是沒有道理的。”剛子認為自己的呼麥並不像恒哈圖等民族樂團的傳統風格,而且今後他和宗璨也會加入例如南美等更多其他地區的音樂元素,往後的音樂內容會更難進行標籤化界定,“我們不是傳統的人,還是喜歡比較前衛的一些東西吧,想玩兒點gě的”。(南方人的我覺得這個字應該表示“很牛逼”、“很躁”的意思)

宗璨還順勢開了個玩笑:“比如說我是送快遞的,那我玩金屬可能就叫物流金屬,標籤可能還得分你是順豐的還是申通的,玩的人多了說不定還能有申通核、順豐核。”

牆內開花牆外香,從WOMEX轉戰國內,好的音樂內容需要翻譯嗎?

雖然才成立不到三年,但是作為一支參加過全球最專業的世界音樂市場平臺——WOMEX(世界音樂博覽會)演出的樂隊,圖利古爾的音樂性在國外已經獲得了認可。

2016 WOMEX

2015年,剛成立的圖利古爾參加了國內的影響城市之聲論壇演出,WOMEX參會代表在演出結束後邀請他們報名參加2016年的會展,WOMEX的演出競爭非常激烈,報名的數千支樂隊最終只有五六十個名額能夠參演,“當時我們沒想到會被選上,那麼多好的樂隊都報名了,所以最後確定要去的時候還是挺激動的。而且我們參加的那一場很重要,不是在晚上酒會那樣放鬆的場次,而是白天論壇的休息時段,是Show Case的名額,台下觀眾都是處於工作狀態的世界音樂專業人士。”

在演出結束後,圖利古爾接受了瑞士電臺媒體的後續報導,其音樂最終在沒有任何巡演與其他宣傳的情況下在瑞士iTunes世界音樂榜拿到了第一,這也是他們繼拿下澳大利亞iTunes全榜單第8和紐西蘭iTunes世界音樂榜單第一之後的又一項海外成績。

2016 WOMAD NZ

然而在談到國內市場與團隊運營情況時,蛾子坦言雖然2017年想把重心轉回國內,但是這三年來國內的演出狀況並不算好過,基本上是“只出不進”,可以說是牆內開花牆外香。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於國內外市場的定位沒有把握好。

“我零幾年自己去歐洲巡演的時候,一次走下來能賺到九千多。但是在國內做巡演不虧算是不錯了。”剛子回憶說,當然他承認這也有自己的問題,“那次在國內巡演也算是帶著媳婦旅遊,成都呆一個禮拜,雲南呆了六天,一共就演了兩場……”

2016紐西蘭 後臺尬舞 怎麼都不會無聊的兩個人

蛾子和宗璨強行把話題拉回了正軌:“國內外對於音樂的理解程度不一樣,一是國外對待音樂人就是當作正常藝術家,聽音樂的時候也會很放鬆很享受,而國內還處於看到新的音樂風格,不太瞭解就隨便聽聽的狀態,或者會帶著審視。二是在國外巡演時我們帶過去的CD和周邊都是很快就賣完了,但是在國內,最主要的盈利方式還是演出和音樂節,周邊賣不動——不過即使準備很長時間的演出也很有可能會賠錢,賣不動票。”

而大家坐在一起追究賣不動票的原因,主要總結有三:

1. 音樂性質。誠如宗璨所說:“我們現在需要找的是能讓自己興奮的音樂,然後把這種感覺放在排練裡,不能說觀眾想聽什麼就給什麼,我們得給出來最好的音樂。”世界風格類型的音樂本來在國內的接受程度就沒有民謠、電子和嘻哈等風格高。

2. 歌曲語言。剛子所演唱的作品幾乎全為蒙語,當我建議他們將網上發佈的作品歌詞都翻譯出來時,遭到了剛子的拒絕,他說音樂全在於自身的理解,而不能強求語言的翻譯。“我演出時台下聽歌的人對我說我的歌讓他想起了他爸爸,但是其實這首歌和父親完全沒有關係,是在說酒。而且有時候我還會用自己的語言演唱,沒辦法翻譯,只能體會。”

3. 宣傳推廣。KC說:“(圖利古爾)他們更多是看音樂的方面,在國內外做了太多的演出之後對於音樂就特別挑,可能不太注重自身的包裝打造。”沒有資本背景和公司支持,當下圖利古爾還是靠著朋友支持、贊助和與秀動等活動方進行合作展開活動,宣傳推廣的力度也不太夠,“現在國內很多樂隊的運營、社群和包裝都做得非常好,我們現在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蛾子承認,就這個市場和他們現在做的內容來看,並不奢求圖利古爾在一兩年之內靠著宣傳就成為國內許多音樂節備受關注的樂隊之一,但是會慢慢在現有市場環境下打好基礎,爭取到更多的機會。“我們現在還不是一個特別成熟強大的團隊,但是我們覺得做一件好玩的事情特別重要。比如(昨天)這一場從前期籌備到演出結束,各種設計、舞美都是都是我們自己編排的,不光是積累經驗,也感覺特別滿足。”

【攝影:Yan Ting】

當我從“等待戈多”離開時,圖利古爾還在商量今後的演出計畫——其實從他們成軍的歷程和過往經歷不難發現,國內現在許多和他們一樣帶有方言、戲曲等傳統民族特色的樂隊正在國外發光發熱,卻在國內面臨內容太小眾和團隊發展受限等問題。不過當他們從這家“什麼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咖啡店中走出來時,我相信等待他們步入的將會是音樂市場更加繁榮和值得期待的未來。

(感謝圖利古爾提供文中圖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