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7億庫存會否壓垮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粗放擴張能否玩到底

斑馬消費 範建

上市籌資、瘋狂開店, 缺錢了再融資再開店……中國的女裝企業拉夏貝爾似乎想把這種“逆天”的企業發展模式一直玩下去。

這種簡單粗暴的模式確實讓拉夏貝爾短時間內把企業規模迅速做大, 可一直高企的成本, 公司利潤反而有明顯的下降趨勢。

最近, 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拉夏貝爾”)欲將在港股的一套粗放擴張模式複製到A股市場。

拉夏貝爾(06116.HK)急於登陸A股, 源於港股較高的融資成本, 想通過A股湊到便宜的資金再開店。

不僅瘋狂開店, 拉夏貝爾還不斷擴充品牌, 似要將男女老幼服裝一網打盡。

瘋狂, 會帶來短時間內的美好, 一直畸高的庫存, 則是這家公司發展模式留下的嚴重後遺症。

業內人士分析, 如若管理不善, 庫存會成為壓垮拉夏貝爾的最後一根稻草。

拉夏貝爾被稱為“中國的ZARA”, 這一定是拉夏貝爾的奮鬥目標,

但前提是要能撐到目標實現的那一天。

瘋狂開店, 陷入增收不贈利怪圈

很多中國的服飾企業都將ZARA奉為行業“大神”, 想極力複製ZARA模式。 其中, 就包括美邦服飾(002269.SZ)的周成建。

結果呢?美邦服飾上市之後瘋狂開店, 高庫存讓資深裁縫周成建也無力回天, 讓公司陷入巨虧。

女兒胡佳佳臨危受命接手公司之後, 更想做的是回歸。

與周成建不同, 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不是裁縫出身, 一開始就是賣服裝的。 儘管已有美邦的前車之鑒, 邢加興似乎仍對自己的市場打法充滿自信。

但反映在公司財報的資料, 很難讓投資者像邢加興一樣有信心。

截止2016年底, 拉夏貝爾在全國已有超過8900家線下零售網點, 且全部是直營。 這一資料, 在國內的服裝企業中估計也沒誰了。

瘋狂的擴張, 確實給公司的營收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2014年-2016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為62億、74.4億、85.5億。 但2016年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卻從2015年的6.2億降為5.3億。

一年間, 公司的線下網點增加了1014家, 淨利的下降與此也有直接關係。 2016年的租金支出從上一年的5.53億增加到8.34億。

一年超過80億的營收, 拉夏貝爾沒有一間自有服裝廠, 將這種低利潤勞動密集的環節全部外包。

大家都知道, 服裝企業的毛利率普遍較高, 拉夏貝爾也不例外, 2016年64%的毛利率與同行業平均值相差無幾。

可是, 由於全直營的模式,

高企的成本, 導致該公司的淨利率只有8.85%, 遠低於15.67%的行業均值。

同樣做女裝的地素時尚(603587.SH), 儘管2016年的營收只有18億, 可5.22億的淨利潤與80億營收規模的拉夏貝爾已相差無幾。

全直營以及網點的擴張, 帶來更要命的結果是——不斷攀升的庫存。 2015年和2016年, 拉夏貝爾的存貨已連續兩年超過17億, 分別占到公司當期總資產的29.93%和27.18%。

一位服裝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不少國內服裝企業都想學ZARA,只要有錢店面擴張容易,但ZARA真正成功的內核是其供應鏈的回應速度,“這一點,遠非一朝一夕可以學會。否則,會學之不會,會反被其害。”

瘋狂擴充,新品牌如何做大?

拉夏貝爾線下網點擴張的同時,公司品牌也在不斷擴充。通過自己開發或對外收購,拉夏貝爾旗下服裝品牌已有十餘個。

這些品牌幾乎涵蓋了女裝的各種風格、男裝、童裝以及電商品牌,如果再加入老年人服裝,那麼在拉夏貝爾就可以解決一家人一輩子的穿衣問題。

特別是女裝,儘管拉夏貝爾對旗下各品牌有明確的年齡段和風格定位,但有逛街達人表示,事實上,該公司各品牌女裝之間並沒有太明顯差異,甚至會互相直接競爭。

嚴格來說,拉夏貝爾線下網點的擴張,正是由於品牌擴充引發的剛需。

目前該公司的半數以上收入是由LaChapelle和Puella兩個老品牌所貢獻,而這兩個品牌線上下分別有1855個2090個網點,拉夏貝爾表示,這兩個品牌的線下門店的增長空間有限。

多品牌的戰略確實看起來美好,可反映在各個子公司的業績上並不好看,也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2010年成立的上海樂歐服飾有限公司是拉夏貝爾的控股子公司,負責Candie's女裝品牌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但2014年-2016年,該公司的營收雖有微增,淨利潤卻從2300萬降至-167萬。

無獨有偶,2016年廣州熙辰服飾有限公司,當年即貢獻了超過2000萬的淨虧損,該公司負責中高端女裝品牌Siastellad研發設計和銷售。

2015年成立的上海崇安服飾有限公司,負責設計研發銷售男裝品牌Marc Ecko,兩年虧損超過1200萬。US是拉夏貝爾用來直接對標ZARA的品牌,因此被公司寄予厚望,負責運營該品牌的上海優飾2016淨虧損達到4800萬。

如果新公司和新品牌需要燒錢培育尚可理解,那麼已是公司主力品牌的Puella業績持續下滑,恐怕是拉夏貝爾需要重視的。

負責運營Puella的上海微樂近三年的營收尚能保持在12億左右,但淨利潤卻從2014年的1.58億驟降至2016年的3500萬。

2016年,拉夏貝爾密集對外投資參股了多家公司,投資的領域涵蓋互聯網服裝品牌、中高端女裝品牌,還跨度到了義大利咖啡連鎖店。

但從公佈的財務資料來看,截止2016年底,參股的6家公司暫沒有一家能稱得上成功。

消費者似乎對拉夏貝爾已產生了審美疲勞,報告期內客戶的平均購買次數正不斷減少,而平均購買間隔天數正不斷拉長。

此番,拉夏貝爾想登陸A股募資16.4億,其中超過15億要用來開店,計畫3年內再開3000家線下店,在公司目前的經營形勢之下,這筆投資的風險可見一斑。

今年初,拉夏貝爾耗資數百萬參與了時裝共用平臺多啦衣夢的A+輪融資,把公司的存貨拿到平臺去共用倒是一步好棋。

分別占到公司當期總資產的29.93%和27.18%。

一位服裝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不少國內服裝企業都想學ZARA,只要有錢店面擴張容易,但ZARA真正成功的內核是其供應鏈的回應速度,“這一點,遠非一朝一夕可以學會。否則,會學之不會,會反被其害。”

瘋狂擴充,新品牌如何做大?

拉夏貝爾線下網點擴張的同時,公司品牌也在不斷擴充。通過自己開發或對外收購,拉夏貝爾旗下服裝品牌已有十餘個。

這些品牌幾乎涵蓋了女裝的各種風格、男裝、童裝以及電商品牌,如果再加入老年人服裝,那麼在拉夏貝爾就可以解決一家人一輩子的穿衣問題。

特別是女裝,儘管拉夏貝爾對旗下各品牌有明確的年齡段和風格定位,但有逛街達人表示,事實上,該公司各品牌女裝之間並沒有太明顯差異,甚至會互相直接競爭。

嚴格來說,拉夏貝爾線下網點的擴張,正是由於品牌擴充引發的剛需。

目前該公司的半數以上收入是由LaChapelle和Puella兩個老品牌所貢獻,而這兩個品牌線上下分別有1855個2090個網點,拉夏貝爾表示,這兩個品牌的線下門店的增長空間有限。

多品牌的戰略確實看起來美好,可反映在各個子公司的業績上並不好看,也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2010年成立的上海樂歐服飾有限公司是拉夏貝爾的控股子公司,負責Candie's女裝品牌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但2014年-2016年,該公司的營收雖有微增,淨利潤卻從2300萬降至-167萬。

無獨有偶,2016年廣州熙辰服飾有限公司,當年即貢獻了超過2000萬的淨虧損,該公司負責中高端女裝品牌Siastellad研發設計和銷售。

2015年成立的上海崇安服飾有限公司,負責設計研發銷售男裝品牌Marc Ecko,兩年虧損超過1200萬。US是拉夏貝爾用來直接對標ZARA的品牌,因此被公司寄予厚望,負責運營該品牌的上海優飾2016淨虧損達到4800萬。

如果新公司和新品牌需要燒錢培育尚可理解,那麼已是公司主力品牌的Puella業績持續下滑,恐怕是拉夏貝爾需要重視的。

負責運營Puella的上海微樂近三年的營收尚能保持在12億左右,但淨利潤卻從2014年的1.58億驟降至2016年的3500萬。

2016年,拉夏貝爾密集對外投資參股了多家公司,投資的領域涵蓋互聯網服裝品牌、中高端女裝品牌,還跨度到了義大利咖啡連鎖店。

但從公佈的財務資料來看,截止2016年底,參股的6家公司暫沒有一家能稱得上成功。

消費者似乎對拉夏貝爾已產生了審美疲勞,報告期內客戶的平均購買次數正不斷減少,而平均購買間隔天數正不斷拉長。

此番,拉夏貝爾想登陸A股募資16.4億,其中超過15億要用來開店,計畫3年內再開3000家線下店,在公司目前的經營形勢之下,這筆投資的風險可見一斑。

今年初,拉夏貝爾耗資數百萬參與了時裝共用平臺多啦衣夢的A+輪融資,把公司的存貨拿到平臺去共用倒是一步好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