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淺議命運多舛飛將軍李廣

嗚呼!每讀《史記》, 未有不痛恨落淚于龍城飛將者也。

飛將軍廣者, 乃秦李信之後。 信滅趙破燕, 王侯俯首;克定田齊, 四海震惶。 始皇以壯勇, 使將兵二十萬以伐楚。 敗, 上愈益遠之, 而絕無刑殺之過。 世言始皇刻薄, 刑政暴虐, 殘其黔首, 而未聞始皇誅戮股肱者也。

漢武之時, 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 享四海之盛名, 而無尺寸之戰功。 廣身先士卒, 臨危不懼, 巧全其師, 智脫其身, 勇格猛虎, 矢沒石棱。 有拔山之膂力, 多制敵之奇謀。 然才不堪用, 生不逢時, 運命數奇, 乃引刀自剄, 終生未得封侯。 將軍馬革裹屍, 人皆垂羨;數死於法, 豈不痛哉?

李陵系廣孫, 善騎射, 愛士卒, 人皆稱之。 天漢二年, 出討匈奴, 不期以五千之兵當八萬之眾, 見困於浚稽, 斬敵竟萬餘。 人亡矢盡, 絕道乏糧, 慘敗而屈降。 然天子怒益甚, 輕信流言, 拘其家小, 而夷其族人。 倘李氏相會於陰曹, 廣又當何以應之?

太史公隱隱有不平之氣, 力諫而遭橫禍, 發憤而作《史記》。 序文于李將軍有雲:“勇於當敵, 仁愛士卒, 號令不煩, 師徒向之, 作《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其贊又曰:“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 口不能道辭。 及死之日, 天下知與不知, 皆為盡哀。 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衛青、霍去病幸於帝, 建不朽之奇功, 而太史公以“直曲塞, 廣河南, 破祁連, 通西國, 靡北胡”, 作《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合二將而為一傳, 次李廣而居後位。 寓真情于自然, 寄褒貶於無形。 真乃“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也。 後世所以有“古文運動”者, 皆用此乎!

蔡為人在下中, 名聲出廣下甚遠, 拜為列侯, 位至三公。 諸廣之軍吏及士卒亦或取封侯, 而廣獨不得封。 廣嘗誘殺降者八百餘人,

“禍莫大於殺已降”, 因果終有報, 以故不得封。 匈奴犯漢, “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 廣即請霸陵尉與俱, 至軍而斬之。 ”廣愛撫士卒, 然念私仇, 以故不得封。 “兵事以嚴終”, 然廣治軍不以嚴, 使人人自便, 行無部伍, 不擊刁鬥, 幕府省約文書。 “夫小人之情, 樂於安肆而昧於近禍, 彼既以程不識為煩擾而樂於從廣, 且將仇其上而不服。 然則效程不識, 雖無功, 猶不敗;效李廣, 鮮不覆亡哉!”以故不得封。 廣負才使能, 必于數步之內而射虎, 必於兩軍相接之際而出擊。 用此數為所傷, 多為所困。 雖其勇武, 而士卒難敵, 故多傷亡, 難建功勳, 以故不得封。

夫李將軍, 苦戰無功多磨厄, 終老屈死難封侯。 太史公, 據理力諫怒帝王, 刑餘秉筆書善惡。 李將軍才不亞于衛、霍,

其與太史公雖異族隔輩, 而形影相隨, 同命相連。 李將軍之不遇, 太史公之遭際, 豈不悲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