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黔西南非遺服飾秀亮相恭王府 中國手工坊建紋樣資料庫

“繡夢”黔西南非遺服飾秀現場 依文集團供圖 攝

原標題:黔西南非遺服飾秀驚豔亮相恭王府 中國手工坊建紋樣資料庫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 應妮)唧唧複唧唧的古老織布機、一身苗族盛裝的繡布老奶奶、熱情古樸的浪哨情歌對唱、群裾衣帶在月光下暗香飄動……8日晚的恭王府上演了一場老時光和現代的碰撞交融的T台秀, 來自黔西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時尚的身影出現在眼前。

“繡夢”黔西南非遺服飾秀現場 依文集團供圖 攝

當晚的“繡夢”黔西南非遺服飾秀由依文集團帶來。 背景音樂的浪哨對唱亦稱“趕表”、“玩表”,

是布依族男女青年交朋友、找物件、談戀愛的一種形式, 也是布依族特有的古樸的社交活動, 目前是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融入了大量民族刺繡的特色元素。 其中提取的“門簾的流蘇飄帶”飄帶圖案, 通過花型的細節調整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服裝中直接運用合適材質的土布, 使得土布面料出現在T台和日常服飾中, 設計師採用土布圖案和染蠟圖案, 將圖案重組與毛、皮、真絲等面料材質碰撞出新的質感與美感。

著名學者于丹與苗繡傳承人交流 依文集團供圖 攝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介紹, 隸屬集團的中國手工坊團隊歷經15年, 穿梭在城市和大山之間, 他們挨家挨戶尋找繡娘,

為她們建立家庭工作室。 他們走訪了冊亨縣十多個布依族村寨, 在黔西南州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村落, 與繡娘親近交流, 親身體會那些鮮為人知的、最自然淳樸的文化和心手相傳的世代工藝。

“我們建立起手工紋樣資料庫, 堅持利用供應鏈解決方案和‘互聯網+’發展模式, 通過資料庫資源匹配, 吸納全球高端設計師及創意機構共同參與, 從而實現最精髓文化元素在現代時尚生活中的應用和產品產出。 ”她說。

事實上, 一方面是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與文化內涵, 但同時也面臨著大量的手工藝人生活在偏遠貧困山區, 迫于生計不得不另謀職業, 很多古老的非遺技藝因此面臨失傳的窘境。 經過15年耕耘,

中國手工坊如今已吸引貴州地區的3000多少數民族繡娘加入其中, 在對雲南和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苗族和布依族流傳千百年的手繡工藝, 作了大規模調查和挖掘後, 從而為這一文化傳承和扶貧就業找到一條新路徑。

中國手工坊紋樣資料庫 依文集團供圖 攝

受邀看秀的著名學者于丹對這一模式加以讚賞, “當手工匠人遇見設計師, 他們抓著民族夢想的魂和根, 用時尚和時裝演繹這場跨越時空的‘繡夢’, 為我們帶來心間別樣的柔軟;帶給世界的, 將是驚豔和尊重。 ”

據悉, 由恭王府博物館主辦的“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 包括“水墨姑蘇”蘇繡服飾秀、“朝花夕拾/千年之約”非遺服飾秀、“度兮—清風徐來”服飾秀、“繡夢”黔西南非遺服飾秀、“雅韻東方/京韻”非遺服飾秀、“中國嫁衣”潮繡服飾秀等6場秀,

通過展示蘇繡、京繡、粵繡、宋錦、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蘇州緙絲織造技藝、香雲紗染整技藝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服飾設計的時尚融合, 再現傳統手工技藝的精妙。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