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於丹「為你讀詩」

從大地生長出來的詩 | 第1422期

蒹葭仙鶴 | 攝于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點擊收聽 ▾

秦風 · 蒹葭

選自《詩經》

為你讀詩:於丹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 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沚。

- 伊人, 終究是可望而不可即 -

蒹葭者, 蘆葦也。 深秋的清晨, 秋水明淨, 蘆葦蒼蒼, 白露盈盈。 這首詩將情境設定在水與陸地的兩栖狀態中:水、道路、岸邊、水流、水中小洲, 詩人徜徉其中, 熱切追逐著伊人。

可是, 無論是“溯洄從之”, 逆流而上;還是“溯遊從之”, 順流而下, 無論如何奮力找尋, 結果仍然是可見而不可得。 全詩雖然不著一個思、愁二字, 然而我們卻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深深的企慕和求之不得的惆悵。

有人把這種找尋解讀為找尋賢士、找尋治國大計, 也有人只願意將“伊人”理解為愛人。 可是把這些都放下, 只看詩的本身、就會發現:正是由於這首詩沒有明確的物件, 結果反而給這首詩增加了許多的“潛能”, 給了我們更大的空間去想像。 可以說這是《詩經》中很多篇目的共性。

迷蒙幽境 | 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日出鶴

迷夢幽境|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日出

- 詩經,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

《詩經》中記載了大量的植物, 據相關學者統計, 305篇詩歌中, 提及植物名的有135篇之多, 記載的植物包括木本類、草本類、蕨類和地衣類, 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常見植物名錄。

草木皆賦靈性。 那時候, 植物就是這樣深入人的生活勞作、人情政事、悲戚歡欣中。 草木與人息息相關、親密無隔, 是遠古人與自然圓融合一體的反映。

濕地是詩地。 濕地為“鳥獸草木”提供了更豐富的生存空間。 我國最大的濕地群位於黑龍江省——全省天然濕地總面積5.56萬平方公里, 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八分之一。 我們生活在鋼筋水泥中,

親近自然的機會太少, 唯有在旅行中, 才能體味那份草木詩意。

《詩經》讓蒹葭成為美雅之詞。 《本草綱目》中, 稱初生的蘆葦為“葭”, 開花前為“蘆”, 花後結實為“葦”。 蘆葦柔韌, 但其編織的葦席卻十分耐用。 女子若被譽為蒹葭, 其體態搖曳生姿, 其性情上善若水。 同一植物, “蘆葦”的稱謂則適宜男子, 清骨傲岸。

漾漾泛菱荇 |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參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

——《詩經·周南·關雎》

向《詩經》中的荇菜學習高潔。 荇菜性愛乾淨, 看一片水域有沒有遭受污染, 就看荇菜能不能生長。 《顏氏家訓》裡有:“今荇菜是水有之, 黃華似蓴”, 即是訓導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學習荇菜澤水而居, 不強求, 不索取, 自生趣。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 歲亦莫止。 ”

——《詩經·小雅·采薇》

薇是《詩經》中的少女。 薇, 即小豌豆, 有作食用菜蔬, 有作觀賞植物。 未開花時的豌豆苗, 有著柔嫩的芽尖, 嬌俏的模樣, 讓人想起少女羞澀緋紅的腮。 《詩經》裡的“采薇”、“采菲”、“採桑”, 這些詞語背後, 莫不搖曳著妙齡女子婀娜的身姿, 以至於讓人忘卻了她們是在辛苦地勞作。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詩經·周南·桃夭》

向《詩經》求一份桃花運。桃花在民間有著崇高的地位,桃木可鎮宅辟邪,凡蓋新房都用桃枝釘在房屋四角,以保家宅平安。迎親嫁娶也用桃枝,寓意婚姻美滿,富貴平安。逢年過節還會取桃枝掛門邊,用來鎮宅納福。當我們希望遇到美好的姻緣時,我們就會說,期待自己能交上桃花運。

日出鶴鄉 | 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日出鶴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詩經·衛風·氓》

桑葚雖甜,愛情的果子卻可能是苦的。《詩經》裡出現桑的篇目最多,《氓》裡說,女子用情,猶如斑鳩食過量桑葚而醉,容易傷了自己的身體。男人沉溺于愛情猶可解脫,女子一旦墮入愛河,則無法掙離。又到一年陌上桑熟,正是讓人既羞澀又輾轉不安的時節。愛情讓人憧憬,也讓人擔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詩經·鄭風·溱洧》

芍藥是先於玫瑰表達愛慕的愛情信物。芍藥,即“芍藥”,一種香草,又名辛夷。《溱洧》裡指的是草芍藥,而不是花如牡丹的木芍藥。古時候情人在將離時互贈此草,寄託即將離別的情懷。還有一種說法,古代勺與約同聲,情人借此表愛和結良約的意思。比起一句直接的“約嗎”,贈一支芍藥無疑要浪漫得多。

◆ ◆ ◆

《詩經》裡的植物,哪些讓你印象最深刻?

請移步圖文下方「留言區」

-詩歌音樂 -

配樂剪輯自胡思琴的《蒹葭》。葦葉幽綠,那種色彩的漫延,搖曳在秋季蒼茫的霜露中,總是能輕易觸到人類最脆弱的神經。

濕地簡介

本期節目由黑龍江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贊助播出。

全文配圖,均來自黑龍江濕地。黑龍江省擁有全國最大的濕地群。中國46塊國際重要濕地,在黑龍江省就有8個,還有26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60個國家濕地公園,濕地景觀類型豐富而獨特。齊齊哈爾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批國際重要濕地,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這裡還是世界野生丹頂鶴總群數量最多的地方,紮龍濕地已成為丹頂鶴的代名詞。

▎詩意的人

于丹

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明日預告

明晚10點(6月9日),獨立音樂人寒洛為你讀西班牙詩人塞爾努達的作品《風與靈魂》。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為你讀詩」製作團隊

出 品 人 :潘傑客

總 編 輯 :張 炫

本期責編:湯 媛

剪輯製作:朱衛東

音樂編輯:湯 純

本期校對:西 米

策劃出品:Be My Guest「為你讀詩」

智慧財產權法律顧問:金杜律師事務所 史玉生律師、鄭績律師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 李亞律師、王維維律師

以至於讓人忘卻了她們是在辛苦地勞作。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詩經·周南·桃夭》

向《詩經》求一份桃花運。桃花在民間有著崇高的地位,桃木可鎮宅辟邪,凡蓋新房都用桃枝釘在房屋四角,以保家宅平安。迎親嫁娶也用桃枝,寓意婚姻美滿,富貴平安。逢年過節還會取桃枝掛門邊,用來鎮宅納福。當我們希望遇到美好的姻緣時,我們就會說,期待自己能交上桃花運。

日出鶴鄉 | 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日出鶴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詩經·衛風·氓》

桑葚雖甜,愛情的果子卻可能是苦的。《詩經》裡出現桑的篇目最多,《氓》裡說,女子用情,猶如斑鳩食過量桑葚而醉,容易傷了自己的身體。男人沉溺于愛情猶可解脫,女子一旦墮入愛河,則無法掙離。又到一年陌上桑熟,正是讓人既羞澀又輾轉不安的時節。愛情讓人憧憬,也讓人擔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詩經·鄭風·溱洧》

芍藥是先於玫瑰表達愛慕的愛情信物。芍藥,即“芍藥”,一種香草,又名辛夷。《溱洧》裡指的是草芍藥,而不是花如牡丹的木芍藥。古時候情人在將離時互贈此草,寄託即將離別的情懷。還有一種說法,古代勺與約同聲,情人借此表愛和結良約的意思。比起一句直接的“約嗎”,贈一支芍藥無疑要浪漫得多。

◆ ◆ ◆

《詩經》裡的植物,哪些讓你印象最深刻?

請移步圖文下方「留言區」

-詩歌音樂 -

配樂剪輯自胡思琴的《蒹葭》。葦葉幽綠,那種色彩的漫延,搖曳在秋季蒼茫的霜露中,總是能輕易觸到人類最脆弱的神經。

濕地簡介

本期節目由黑龍江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贊助播出。

全文配圖,均來自黑龍江濕地。黑龍江省擁有全國最大的濕地群。中國46塊國際重要濕地,在黑龍江省就有8個,還有26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60個國家濕地公園,濕地景觀類型豐富而獨特。齊齊哈爾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批國際重要濕地,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這裡還是世界野生丹頂鶴總群數量最多的地方,紮龍濕地已成為丹頂鶴的代名詞。

▎詩意的人

于丹

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明日預告

明晚10點(6月9日),獨立音樂人寒洛為你讀西班牙詩人塞爾努達的作品《風與靈魂》。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為你讀詩」製作團隊

出 品 人 :潘傑客

總 編 輯 :張 炫

本期責編:湯 媛

剪輯製作:朱衛東

音樂編輯:湯 純

本期校對:西 米

策劃出品:Be My Guest「為你讀詩」

智慧財產權法律顧問:金杜律師事務所 史玉生律師、鄭績律師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 李亞律師、王維維律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