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泉石清碧:傳統書齋賞石和蒲草展

泉石清碧

前溪電傳失雲峰,

夢裡猶驚翠掃空。

五嶺莫悉千嶂外,

九華今在一壺中。

天池水落層層見,

玉女窗前處處通。

念我仇池太孤絕,

百花歸買碧玲瓏。

——蘇軾《仇池石》

賞石、藏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是高尚的藝術審美活動。 它能美化人們的生活, 陶冶人的情操, 促使人的身心健康。 “石奇含天地, 趣雅意雋永”。 觀賞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 是無聲的詩, 是不朽的畫。 古人蘇軾曾曰:“山無石不奇, 水無石不清, 園無石不秀, 室無石不雅。 賞石清心, 賞石怡人, 賞石益智, 賞石陶情, 賞石長壽。 ”

石菖蒲 曾幾

窗明几淨室空虛, 盡道幽人一事無。 莫道幽人無一事, 汲泉承露養菖蒲。

菖蒲先百草於寒冬剛盡時覺醒, 因而得名。 菖蒲“不假日色, 不資寸土”、“耐苦寒, 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的喜愛。

《本草·菖蒲》載曰:“典術雲: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4]

人們在崇拜的同時,還賦予菖蒲以人格化,把農曆4月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於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數千年來,一直是中國觀賞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種。

古人蒔養菖蒲的方法更為絕妙:“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細,甚者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菖蒲是代表端午節氣的花,端午節有家家戶戶門上插菖蒲、艾葉之俗,可以辟邪驅痛。利用它直線的葉片,表現出初夏的清涼感覺。

菖蒲在德國的花語:婚姻完美。

展訊:

泉石清碧 賞石蒲草展

展期:2017.6.10-6.30

地址:北京798藝術區D區中二街

罐子茶書館

參展單位:千緣堂 磬雲石房

石樸 雲臻 罐子茶書館

媒體支持:供石觀

費用:免費

開展茶會:2017年6月10日14:00

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的喜愛。

《本草·菖蒲》載曰:“典術雲: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4]

人們在崇拜的同時,還賦予菖蒲以人格化,把農曆4月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於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數千年來,一直是中國觀賞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種。

古人蒔養菖蒲的方法更為絕妙:“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細,甚者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菖蒲是代表端午節氣的花,端午節有家家戶戶門上插菖蒲、艾葉之俗,可以辟邪驅痛。利用它直線的葉片,表現出初夏的清涼感覺。

菖蒲在德國的花語:婚姻完美。

展訊:

泉石清碧 賞石蒲草展

展期:2017.6.10-6.30

地址:北京798藝術區D區中二街

罐子茶書館

參展單位:千緣堂 磬雲石房

石樸 雲臻 罐子茶書館

媒體支持:供石觀

費用:免費

開展茶會:2017年6月10日14: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