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甯德蕉城黃禮鉁將軍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說起黃禮鉁估計真的很陌生, 那是誰啊!

今天甯小哥帶你好好普及下知識了作為寧德人這個一定要懂, 這下看誰還不造。

【虎貝鄉文峰村】:

文峰村, 原名石堂黃厝。 據《寧德縣誌》記載:“石堂在明、清時期為寧德縣青田鄉安遠裡二十都一圖的鐘山景與唐山景。 ”到了1943年, 石堂分為文峰與梅鶴兩村。 文峰這村名, 從古遺先生韓信同石堂八景詩中的“文峰卓筆”而來。

雖深處大山重嶺,

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 然而, 文峰村民風淳樸、尚文習武, 人才輩出, 僅清朝兩百多年, 這個人口不足千人的村落, 就出了2名進士、8名舉人、182名秀才, “武魁”牌匾隨處可見, 更有“文武魁”父子登科, 一時傳為佳話。 而讓文峰人自豪的莫過於顯赫一時的一文一武兩位名士——陳普和黃禮鉁。 陳普是朱熹之三傳弟子, 是宋末元初聞名於世的理學家、教育家、天文學家。 黃禮鉁是清代戍台名將, 曾擔任臺灣水師協副將, 誥授光祿大夫、振威將軍。

2016年1月, 福建文史專家蔣濱建將一批清代海防文獻贈送給蕉城區黃禮鉁研究會。 這批文獻包括一份清朝咸豐年間的奏摺《為請以黃禮鉁升署福建閩安水師協左營都司事》和一幅乾隆年間的《浙江福建沿海圖·寧德灣福寧府局部圖》, 這些都是蔣濱建委託在臺灣的琴江水師後裔張長卿先生從臺北故宮軍機處文獻中徵集而來。

水師協左營都司事

《為請以黃禮鉁升署福建閩安水師協左營都司事》這份奏摺記述的是咸豐五年(1855年)十月初七日,八位朝廷要員保舉黃禮鉁升任閩安水師都司(正四品)並獲得咸豐皇帝批准的情況。這八名朝廷要員分別是太子太保大學士兵部事務裕誠、兵部尚書阿靈阿、兵部尚書周祖培、尚書常志、左侍郎王茂蔭、宗室春佑、右侍郎曾國藩、沈兆霖等。這份奏摺讚揚了黃禮鉁打擊海盜維護閩海治安的突出成績,也反映了朝廷對閩安水師駐守當時福建省會咽喉地帶的重視。

《浙江福建沿海圖·寧德灣福寧府局部圖》則直觀地展示了三都澳至羅源灣一帶的防務形勢,揭示了福寧府在清代閩台防衛中的特殊地位。據瞭解,清政府一貫加強閩台海防,雍正二年升福寧州為福甯府,加強閩安水師防務建設,又在海壇水師重兵把守的三江口設立水師旗營,強化澎湖、金門、廈門、銅山和閩粵結合部南澳島的官兵駐守,形成完備的閩海防衛體系。

黃禮鉁後人保存的聖旨

黃禮鉁後人保存的聖旨

除了黃禮鉁故居和黃禮鉁墓,文峰村目前還有許多與黃禮鉁相關文物,如村中的黃禮鉁後人仍保留著御賜給黃禮鉁及其家人的四道聖旨,另村中還保存有儀仗銜牌、黃禮鉁夫人及兒子遺像等。據悉,黃禮鉁後裔分佈在福州、廈門、泉州、臺灣等地。

黃禮鉁像。

15歲那年,黃禮鉁在前往福寧府之前,來到“聖賢堂”拜祭聖人石堂先生,祈求石堂先生的庇佑,並題詩一首:“文筆峰前白鷺歸,聖賢堂下淚空垂;我來難覓石堂翁,恍恍惚惚夢裡回;先生有成千秋業,吾輩奮爭功卻虧;唯望青輪重回轉,致吾經史導侖緯。”

黃禮鉁,字步雲,號瑞堂,乳名開義,甯德石堂村(今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人。生於嘉慶戊辰年(1808),

卒于同治元年(1862年),享年五十五歲。歷任福建水師提標中營千總(正六品)、桐山營守備(正五品)、閩左營都司(正四品)、水師提標後營遊擊(從三品)、金門左營遊擊(三品)。咸豐9年(1859年)補授水師安平協副將(從二品),後被誥授武顯將軍(正二品)。同治元年年(1862年)在平叛臺灣彰化叛賊戴萬生的戰役中,為國捐軀。誥授光祿大夫(正一品)、振威將軍(從一品)。

高中武魁入仕途

經過10多天的風餐露宿,黃禮珍來到了離福寧府有一裡之遙的一亭中歇息。這時,正巧碰見一個挑著重擔的泥瓦匠一拐一瘸也來到了亭中,當得知黃禮鉁是來福寧尋事做時,泥瓦匠頓感欣喜,因為他正愁著要為一家福甯府官員裝修房子卻苦無幫手,於是便問黃禮鉁是否願當學徒。黃禮鉁當即應允。於是黃禮鉁幫助泥瓦匠挑起百來斤重的泥匠工具,來到了福甯府一武官的府中,師徒倆從此開始為這家武官裝修起了宅院。

這個清朝官員名叫黃義德,家有兩個兒子,自小習武,儘管其父指導頗多,但武功未見有大的進展。一日黃禮鉁在歇息期間來到習武廳,不經意間順手拿起一把弓隨手一拉,竟然毫不費力地拉了個滿弓。此事讓黃義德知道後,又叫黃禮鉁試了幾樣練武用的工具,感覺此後生不簡單,於是收黃禮鉁為兩個兒子的書童,伴他兄弟倆學文練武。一次兄弟倆要上省城福州比武,黃禮鉁也一同前往。在比武場上有一項目是騎馬射箭,當他看見兄弟倆射不中時,十分焦急,他認為這是不難的事,等他倆一下來,黃禮鉁借過馬匹,手持弓箭,隨手一發即中靶心。回到福甯府後,黃義德覺得黃禮珍日後必成大器,遂將黃禮鉁收為義子,全力培養其文化與武學。到了道光十二年(1832年) ,黃禮鉁終於在省城的鄉試中考取了全省第二十五名武舉人(當時全省名額為64人),進而進京兵部會試,獲列一等,被朝庭分發福建省隨標,以千總用,蒙發福建水師提標。

在去福寧府途中,巧遇一個苦無幫手的泥瓦匠,問黃禮鉁是否願意當學徒,他當即應允。他們一起到福甯府一武官府中,師徒倆開始為武官裝修宅院。這位清朝武官,後來就是奏摺中向咸豐皇帝舉薦的閩浙總督王懿德。他家有兩個兒子,自小習武,儘管其父指導頗多,武功未見有長進。一日,黃禮鉁在歇息期間來到習武廳,順手拿起一把弓隨手一拉,毫不費力地拉了個滿弓。王懿德知道後,叫黃禮鉁試了幾樣練武的兵器,感覺此後生不簡單,於是收黃禮鉁作為他兩個兒子的書童,伴兄弟倆學文練武。一次倆兄弟上省城福州比武,黃禮鉁一同前往。比武場有一項目騎馬射箭,見兄弟倆射不中,黃禮鉁十分焦急,兄弟倆一下來,他借過馬匹,躍上馬背,手持弓箭,隨手一射,即中靶心。

回到福寧府後,王懿德覺得黃禮鉁日後必成大器,遂將黃禮鉁收為義子,全力培養其文化與武學,黃禮鉁還得到福建學政提督陳用光的賞識。道光十二年(1832年),黃禮鉁終於在省城的鄉試中考取全省第25名武舉人,進而進京兵部會試,獲列一等。

保衛閩台海疆多次立功受獎

黃禮鉁考取武舉人進京兵部會試,獲列一等後,被朝廷派發福建水師提標中營千總(正六品),因打擊海盜有功,被委署烽火門守備,又署南澳鎮標左營遊擊,補實銅山營守備(正五品),護署銅山營參將。因屢次緝盜有功,升補閩左營都司(正四品),後升補水師提標後營遊擊(從三品),旋奉委署金門左營遊擊。咸豐九年(1859年)補授水師安平協副將(從二品),誥授武顯將軍(正二品)。同年九月到台任事。咸豐十年(1860年)任廣東水師陽江鎮總兵,署理廣東提督,在其北上謝恩途中,得知臺灣彰化叛亂分子戴萬生戮官陷城,當即入台,會同文武官員在台辦理防務,整頓安平城寨、炮臺等,平息了叛亂。咸豐十一年(1861年)四月二十六,黃禮鉁為國捐軀,享年54歲。誥授光祿大夫(正一品)、振威將軍(從一品)。

黃禮鉁是清朝愛國守台的著名將領,在駐閩台沿海重鎮十幾年間積極進行軍事防務,堅決抗擊倭寇侵擾,為保護閩台沿海的安定和穩定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多次受皇帝的褒獎。

故居文物完好將軍英名永存

將軍故里甯德市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2014年11月被授予中國傳統村落,仍保存大量的黃禮鉁將軍文物古跡,如黃禮鉁故居、黃禮鉁墓、咸豐皇帝聖旨、儀仗銜牌、黃禮鉁夫人及兒子遺像等重要歷史文物保存完好。

黃禮珍故居坐落于文峰村中心路旁,自東向西排列2座,中間相連,坐北朝南,正門由北入經一個向北的門亭,再轉而由東進第一座大門,而後經第一座宅院西面小門與西宅院相通。東西兩宅大門同在一條軸線上,內部建築格局頗不相同。進東宅院,先進門亭,經小回廊,小天井轉向前廳再進後廳。前廳無樓層,屬廳堂式;後廳及左右廂上設樓層,屬住宅式,兩邊有褸梯上下。前廳地板鋪青磚,回廊照壁用灰泥雕塑,彩繪圈狀花紋圖案,橫額上書“堯天舜日”。天井用青石板條鋪成。西宅院大門臨近村心溪橋,門廳連接兩旁長方形廂房直透正房前後廳,形似四合院格局。

故宮藏乾隆年間《浙江福建沿海圖》寧德灣福寧府局部圖

1870年的三都澳

1870年的三都澳村舍及外國外辦事處

據悉,此次臺北故宮軍機處朱批奏摺為《為請以黃禮鉁什署福建閩安水師協左營都司事》,系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蔣濱建向寧德蕉城區捐贈。奏摺為咸豐五年(1855年)十月初七日,太子太保大學士兵部事務裕誠、兵部尚書阿靈阿、兵部尚書周祖培等朝廷大員聯名,為黃禮鉁由銅山營守備升為閩安水師都司的舉薦奏摺,咸豐皇帝的朱批奏摺,是黃禮鉁在閩為中級武官時的重要文獻。

▍法律顧問:待

水師協左營都司事

《為請以黃禮鉁升署福建閩安水師協左營都司事》這份奏摺記述的是咸豐五年(1855年)十月初七日,八位朝廷要員保舉黃禮鉁升任閩安水師都司(正四品)並獲得咸豐皇帝批准的情況。這八名朝廷要員分別是太子太保大學士兵部事務裕誠、兵部尚書阿靈阿、兵部尚書周祖培、尚書常志、左侍郎王茂蔭、宗室春佑、右侍郎曾國藩、沈兆霖等。這份奏摺讚揚了黃禮鉁打擊海盜維護閩海治安的突出成績,也反映了朝廷對閩安水師駐守當時福建省會咽喉地帶的重視。

《浙江福建沿海圖·寧德灣福寧府局部圖》則直觀地展示了三都澳至羅源灣一帶的防務形勢,揭示了福寧府在清代閩台防衛中的特殊地位。據瞭解,清政府一貫加強閩台海防,雍正二年升福寧州為福甯府,加強閩安水師防務建設,又在海壇水師重兵把守的三江口設立水師旗營,強化澎湖、金門、廈門、銅山和閩粵結合部南澳島的官兵駐守,形成完備的閩海防衛體系。

黃禮鉁後人保存的聖旨

黃禮鉁後人保存的聖旨

除了黃禮鉁故居和黃禮鉁墓,文峰村目前還有許多與黃禮鉁相關文物,如村中的黃禮鉁後人仍保留著御賜給黃禮鉁及其家人的四道聖旨,另村中還保存有儀仗銜牌、黃禮鉁夫人及兒子遺像等。據悉,黃禮鉁後裔分佈在福州、廈門、泉州、臺灣等地。

黃禮鉁像。

15歲那年,黃禮鉁在前往福寧府之前,來到“聖賢堂”拜祭聖人石堂先生,祈求石堂先生的庇佑,並題詩一首:“文筆峰前白鷺歸,聖賢堂下淚空垂;我來難覓石堂翁,恍恍惚惚夢裡回;先生有成千秋業,吾輩奮爭功卻虧;唯望青輪重回轉,致吾經史導侖緯。”

黃禮鉁,字步雲,號瑞堂,乳名開義,甯德石堂村(今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人。生於嘉慶戊辰年(1808),

卒于同治元年(1862年),享年五十五歲。歷任福建水師提標中營千總(正六品)、桐山營守備(正五品)、閩左營都司(正四品)、水師提標後營遊擊(從三品)、金門左營遊擊(三品)。咸豐9年(1859年)補授水師安平協副將(從二品),後被誥授武顯將軍(正二品)。同治元年年(1862年)在平叛臺灣彰化叛賊戴萬生的戰役中,為國捐軀。誥授光祿大夫(正一品)、振威將軍(從一品)。

高中武魁入仕途

經過10多天的風餐露宿,黃禮珍來到了離福寧府有一裡之遙的一亭中歇息。這時,正巧碰見一個挑著重擔的泥瓦匠一拐一瘸也來到了亭中,當得知黃禮鉁是來福寧尋事做時,泥瓦匠頓感欣喜,因為他正愁著要為一家福甯府官員裝修房子卻苦無幫手,於是便問黃禮鉁是否願當學徒。黃禮鉁當即應允。於是黃禮鉁幫助泥瓦匠挑起百來斤重的泥匠工具,來到了福甯府一武官的府中,師徒倆從此開始為這家武官裝修起了宅院。

這個清朝官員名叫黃義德,家有兩個兒子,自小習武,儘管其父指導頗多,但武功未見有大的進展。一日黃禮鉁在歇息期間來到習武廳,不經意間順手拿起一把弓隨手一拉,竟然毫不費力地拉了個滿弓。此事讓黃義德知道後,又叫黃禮鉁試了幾樣練武用的工具,感覺此後生不簡單,於是收黃禮鉁為兩個兒子的書童,伴他兄弟倆學文練武。一次兄弟倆要上省城福州比武,黃禮鉁也一同前往。在比武場上有一項目是騎馬射箭,當他看見兄弟倆射不中時,十分焦急,他認為這是不難的事,等他倆一下來,黃禮鉁借過馬匹,手持弓箭,隨手一發即中靶心。回到福甯府後,黃義德覺得黃禮珍日後必成大器,遂將黃禮鉁收為義子,全力培養其文化與武學。到了道光十二年(1832年) ,黃禮鉁終於在省城的鄉試中考取了全省第二十五名武舉人(當時全省名額為64人),進而進京兵部會試,獲列一等,被朝庭分發福建省隨標,以千總用,蒙發福建水師提標。

在去福寧府途中,巧遇一個苦無幫手的泥瓦匠,問黃禮鉁是否願意當學徒,他當即應允。他們一起到福甯府一武官府中,師徒倆開始為武官裝修宅院。這位清朝武官,後來就是奏摺中向咸豐皇帝舉薦的閩浙總督王懿德。他家有兩個兒子,自小習武,儘管其父指導頗多,武功未見有長進。一日,黃禮鉁在歇息期間來到習武廳,順手拿起一把弓隨手一拉,毫不費力地拉了個滿弓。王懿德知道後,叫黃禮鉁試了幾樣練武的兵器,感覺此後生不簡單,於是收黃禮鉁作為他兩個兒子的書童,伴兄弟倆學文練武。一次倆兄弟上省城福州比武,黃禮鉁一同前往。比武場有一項目騎馬射箭,見兄弟倆射不中,黃禮鉁十分焦急,兄弟倆一下來,他借過馬匹,躍上馬背,手持弓箭,隨手一射,即中靶心。

回到福寧府後,王懿德覺得黃禮鉁日後必成大器,遂將黃禮鉁收為義子,全力培養其文化與武學,黃禮鉁還得到福建學政提督陳用光的賞識。道光十二年(1832年),黃禮鉁終於在省城的鄉試中考取全省第25名武舉人,進而進京兵部會試,獲列一等。

保衛閩台海疆多次立功受獎

黃禮鉁考取武舉人進京兵部會試,獲列一等後,被朝廷派發福建水師提標中營千總(正六品),因打擊海盜有功,被委署烽火門守備,又署南澳鎮標左營遊擊,補實銅山營守備(正五品),護署銅山營參將。因屢次緝盜有功,升補閩左營都司(正四品),後升補水師提標後營遊擊(從三品),旋奉委署金門左營遊擊。咸豐九年(1859年)補授水師安平協副將(從二品),誥授武顯將軍(正二品)。同年九月到台任事。咸豐十年(1860年)任廣東水師陽江鎮總兵,署理廣東提督,在其北上謝恩途中,得知臺灣彰化叛亂分子戴萬生戮官陷城,當即入台,會同文武官員在台辦理防務,整頓安平城寨、炮臺等,平息了叛亂。咸豐十一年(1861年)四月二十六,黃禮鉁為國捐軀,享年54歲。誥授光祿大夫(正一品)、振威將軍(從一品)。

黃禮鉁是清朝愛國守台的著名將領,在駐閩台沿海重鎮十幾年間積極進行軍事防務,堅決抗擊倭寇侵擾,為保護閩台沿海的安定和穩定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多次受皇帝的褒獎。

故居文物完好將軍英名永存

將軍故里甯德市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2014年11月被授予中國傳統村落,仍保存大量的黃禮鉁將軍文物古跡,如黃禮鉁故居、黃禮鉁墓、咸豐皇帝聖旨、儀仗銜牌、黃禮鉁夫人及兒子遺像等重要歷史文物保存完好。

黃禮珍故居坐落于文峰村中心路旁,自東向西排列2座,中間相連,坐北朝南,正門由北入經一個向北的門亭,再轉而由東進第一座大門,而後經第一座宅院西面小門與西宅院相通。東西兩宅大門同在一條軸線上,內部建築格局頗不相同。進東宅院,先進門亭,經小回廊,小天井轉向前廳再進後廳。前廳無樓層,屬廳堂式;後廳及左右廂上設樓層,屬住宅式,兩邊有褸梯上下。前廳地板鋪青磚,回廊照壁用灰泥雕塑,彩繪圈狀花紋圖案,橫額上書“堯天舜日”。天井用青石板條鋪成。西宅院大門臨近村心溪橋,門廳連接兩旁長方形廂房直透正房前後廳,形似四合院格局。

故宮藏乾隆年間《浙江福建沿海圖》寧德灣福寧府局部圖

1870年的三都澳

1870年的三都澳村舍及外國外辦事處

據悉,此次臺北故宮軍機處朱批奏摺為《為請以黃禮鉁什署福建閩安水師協左營都司事》,系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蔣濱建向寧德蕉城區捐贈。奏摺為咸豐五年(1855年)十月初七日,太子太保大學士兵部事務裕誠、兵部尚書阿靈阿、兵部尚書周祖培等朝廷大員聯名,為黃禮鉁由銅山營守備升為閩安水師都司的舉薦奏摺,咸豐皇帝的朱批奏摺,是黃禮鉁在閩為中級武官時的重要文獻。

▍法律顧問: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