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何3分鐘就能學懂《易經》?

如何3分鐘就能學懂《易經》?

神州日知 樂兒

“易, 無思也, 寂而不動, 逐感天下之事。 ”“八卦生吉凶, 吉凶生大業。 ”

老子學《易經》而著《道德經》,

孫子學《易經》而著《孫子兵法》, 薑子牙學《易經》而演《奇門遁甲》、毛澤東學《易經》而著《矛盾論》等等。

但是, 《易經》成書時間畢竟離我們很遠, 我們當代人都起來很困難。 那麼, 我們如何才能已最快速度讀懂《易經》呢?

1首先要理解《易經》如何形成?

《易經》成書時間很漫長,

從伏羲畫《易卦》開始, 經文王作《易經》、孔子注《易經》, 才有了現在通行的《易經》這本書。

孔子注《易經》的書叫《十翼》, 就是解釋《易經》的文章。 這個未學習《易經》仿佛長了10個想像的翅膀一樣, 可以天馬行空。

《易經》是群經之首, 中國文化的源頭, 不同的人看了, 就會有不同的思想, 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瞭解了這點, 就不要被迷信一些人的解讀。 所以學習《易經》的智慧, 最簡單的方法還是讀原著。 理解只要有道理, 就不是錯。

2其次要知道八卦結構是怎回事?

《易經》是一本關於研究變化的書, 方法就是通過八卦推演。 之所以用八卦推演, 原理來自對宇宙和自然規律的認識。

即由一變為二為原則, 《易經》一變二, 就是太極變兩儀, 兩儀是一陰一陽, 兩儀變四象, 四象就是太陽、太陰、少陽、少陰, 四象變八卦, 八卦就是乾、坎、艮、震、巽、離、兌、坤, 八卦變六十四卦, 重卦六爻, 就形成了384爻。

這正好和古代的曆法“陰曆”一致。 所謂“陰曆”就是以月亮為週期形成了一年354天或者355天, 19年七閏, 一年中加閏月的30天或者29天, 就成為了一年384天,

所以, 《易經》就有了384爻。

我們看一年的變化, 年為一, 變成上半年和下半年, 兩個半年變未春、夏、秋、冬四季, 四季變八節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八節乘三為二十四節氣, 24乘15天為360天, 加閏月24天, 也是384天。

一年四季和節氣的變化可以用《易經》的八卦結構來解釋, 其它其實也可以此類推。

3第三要掌握《易經》 的陰陽規律。

剛才說了, 陰陽構成“兩翼”。 那八卦結構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你看, 我們人類生存在地球上, 白天看太陽, 晚上看月亮, 日積月累, 這樣古人就畫——為陽, 畫- -為陰。 由根據月亮懸掛在夜晚星空上陰晴圓缺變化而畫出八卦。

同時, 陰與陽就像磁場的一正一負, 兩極品質相等, 兩極達到了相對平衡, 就是晚上看到的弦月, 一半是明的, 一半是黑的, 這就是太極圖的來源。

而陰中有陽, 陽中有陰, 陰陽互根, 陰陽相吸, 這就是有陰陽規律衍生出的陰陽相吸規律。

古人還觀測到, 月亮呈現明的少, 而暗的多。

農曆二十二、二十三出現的叫“下弦月”。

農曆二十七、二十八出現的叫“殘月”。

陰氣由少到多,力量逐漸增強,陰勝陽,陰盛陽衰。這就是“陰盛陽衰規律。”

而月亮呈現明的多黑的少。每月農曆初三、初四出現的叫“蛾眉月”,農曆初七、初八出現的叫“上弦月”。陽氣由少到多,力量逐漸增強,陽勝陰,陽盛陰衰。這就是“陽盛陰衰規律”

同時,古人還觀察到月亮呈現純陰或純陽的現象,農曆初一出現純陰為新月,也叫“朔日”;農曆十五、十六、十七出現的純陽就是滿月,也叫“望月”。

月亮朔望盈虧的週期29.5天,陽極反陰,陰極反陽,循環往復,物極必反。這就是古人得出的“物極必反規律。”

4最後要瞭解象、數、理、占原理

我們知道,世間萬物都可以數量化,這樣理解事物才能更準確精確。由於是電腦時代,0-1可以衍生萬物。

而《易經》也早就認識到這點。所以,這部分可以看成是《易經》的量化部分。

看卦觀象:陰爻--(、、)、陽爻—(、):陰主靜,陽主動;靜則為主,動則為客;陽主氣,陰主形;陽變陰,陰變陽,陰陽互變。

看卦觀數:乾一、坎六、艮七、震四、巽五、離三、兌二、坤八。

看卦演占:易占方法很多,一般可以用陰曆年、月、日、時演算比較方便。

如:2010年9月16日8時,

陰曆時間:八月初九日戊辰時

當日干支:庚寅 乙酉 己巳 戊辰

演算公式:(年+月+日)除8=餘數為上卦,(年+月+日+時)除8=餘數下卦,(年+月+日+時)除6=餘數動爻。

演算得卦:10+8+9=27除8餘3,上卦為離;27+8=35除8餘3,下卦為離;35除6餘5,動爻為5爻;得卦為“離為火之五爻”。

得卦經文: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 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離王公也。

結論:

一、離為火、離為電,是你手機找到了,想問看能否找到?

二、得離卦,臨初九日火旺,手機沒丟失,是自己忘記了。

五爻在自己家的茶几上或者床頭櫃子上,被書壓著看不見。

三、離卦為中午時間,今天中午回家可找著。

簡單來說,《易經》的基本東西就是這樣。但是,要窺全貌,登堂入室那是需要相當的修為的。

有人說,《易經》是《論語》的姊妹篇,如果說《論語》教我們怎麼為人,則《易經》教我們的就是怎麼做人,更教我們怎麼做事。

易經強調的是過程,只有走好每一個過程,才可能得到好的結果,而絕對非現在的人所理解的,只問結果不問過程。

易經不是玄學,而是中國古代一部偉大的哲學巨著,群經之首,無論是儒家、道家、墨家還是兵家、醫家,其哲學思想都無不透露出濃厚的《易經》哲學內涵。

同時,易經還是一部上古時代的歷史,集中國上古時代3000年文化之大成。“文明、文化、人文”這些字句無不最初源于《易經》。

陰氣由少到多,力量逐漸增強,陰勝陽,陰盛陽衰。這就是“陰盛陽衰規律。”

而月亮呈現明的多黑的少。每月農曆初三、初四出現的叫“蛾眉月”,農曆初七、初八出現的叫“上弦月”。陽氣由少到多,力量逐漸增強,陽勝陰,陽盛陰衰。這就是“陽盛陰衰規律”

同時,古人還觀察到月亮呈現純陰或純陽的現象,農曆初一出現純陰為新月,也叫“朔日”;農曆十五、十六、十七出現的純陽就是滿月,也叫“望月”。

月亮朔望盈虧的週期29.5天,陽極反陰,陰極反陽,循環往復,物極必反。這就是古人得出的“物極必反規律。”

4最後要瞭解象、數、理、占原理

我們知道,世間萬物都可以數量化,這樣理解事物才能更準確精確。由於是電腦時代,0-1可以衍生萬物。

而《易經》也早就認識到這點。所以,這部分可以看成是《易經》的量化部分。

看卦觀象:陰爻--(、、)、陽爻—(、):陰主靜,陽主動;靜則為主,動則為客;陽主氣,陰主形;陽變陰,陰變陽,陰陽互變。

看卦觀數:乾一、坎六、艮七、震四、巽五、離三、兌二、坤八。

看卦演占:易占方法很多,一般可以用陰曆年、月、日、時演算比較方便。

如:2010年9月16日8時,

陰曆時間:八月初九日戊辰時

當日干支:庚寅 乙酉 己巳 戊辰

演算公式:(年+月+日)除8=餘數為上卦,(年+月+日+時)除8=餘數下卦,(年+月+日+時)除6=餘數動爻。

演算得卦:10+8+9=27除8餘3,上卦為離;27+8=35除8餘3,下卦為離;35除6餘5,動爻為5爻;得卦為“離為火之五爻”。

得卦經文: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 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離王公也。

結論:

一、離為火、離為電,是你手機找到了,想問看能否找到?

二、得離卦,臨初九日火旺,手機沒丟失,是自己忘記了。

五爻在自己家的茶几上或者床頭櫃子上,被書壓著看不見。

三、離卦為中午時間,今天中午回家可找著。

簡單來說,《易經》的基本東西就是這樣。但是,要窺全貌,登堂入室那是需要相當的修為的。

有人說,《易經》是《論語》的姊妹篇,如果說《論語》教我們怎麼為人,則《易經》教我們的就是怎麼做人,更教我們怎麼做事。

易經強調的是過程,只有走好每一個過程,才可能得到好的結果,而絕對非現在的人所理解的,只問結果不問過程。

易經不是玄學,而是中國古代一部偉大的哲學巨著,群經之首,無論是儒家、道家、墨家還是兵家、醫家,其哲學思想都無不透露出濃厚的《易經》哲學內涵。

同時,易經還是一部上古時代的歷史,集中國上古時代3000年文化之大成。“文明、文化、人文”這些字句無不最初源于《易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