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細數五千年歷史長河 中國九大傳統樂器,你知道幾個?

古琴

古人雲:“八音之中, 惟弦為最, 而琴為之首”, “眾器之中, 琴德最優”, 這個琴字指的就是古琴。 “琴者靠天地之聲”, “通神明, 驚鬼神”, “因而瓠巴鼓琴, 飛鳥翔集, 淵魚出聽;師曠鼓琴, 六馬仰秣, 玄鶴延頸”.....幾乎古代所有有關音樂的故事都來自古琴。

古琴又有著極為廣闊的藝術表現力, 清越、古樸、圓渾而又極富穿透力和質感, 所以其表現境域十分寬廣:清微淡遠的《平沙落雁》、質雅清純的《梅花三弄》、悠閒舒緩的《漁樵問答》、剛烈粗厲的《廣陵散》、哀婉沉痛的《長門怨》、氣勢磅礴的《流水》, 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古琴所不能表達的。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 在考古發現的絃樂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 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 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 只有一點零星發現。

瑟, 形狀似琴, 有25根弦, 弦的粗細不同, 每弦瑟有一柱, 按五聲音階定弦。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 故又稱“五十弦”。

鼓的出現比較早, 從如今發現的出土文物來看, 可以確定鼓大約有4500年的歷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為例)。

在古代, 鼓不僅用於祭祀、樂舞, 它還用於打擊敵人、驅除猛獸, 並且是報時、報警的工具。 隨著社會的發展, 鼓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 民族樂隊、各種戲劇、曲藝、歌舞、賽船舞獅、喜慶集會、勞動競賽等都離不開鼓類樂器。 鼓的結構比較簡單, 是由鼓皮和鼓身兩部分組成。 鼓皮是鼓的發音體, 通常是用動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 經過敲擊或拍打使之振動而發聲的。

中國鼓類樂器的品種非常多, 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古文獻所謂“鼓琴瑟”, 就是琴瑟開彈之前, 先有鼓聲作為引導。 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 雄壯的鼓聲緊緊伴隨著人類, 遠古的蠻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笙, 古稱盧沙, 是源自中國的簧管樂器,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發聲, 是吹管樂器中唯一的和聲樂器, 也是唯一能吹吸發聲的樂器, 其音色清晰透亮, 音域寬廣, 感染力強。 在傳統器樂和昆曲裡, 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樂器如笛子、嗩呐的伴奏, 為旋律加上純四度或純五度和音。 在現代國樂團, 笙可以擔當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笙的形制多樣, 音色明亮、渾厚, 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民間常用于蘆笙舞伴奏和蘆笙樂隊合奏。 經過 改革, 已在民族樂隊中應用, 可獨奏、重奏或合奏, 有著豐富的表現力。

塤在古代是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 圓形或橢圓形, 有六孔。 塤起源於漢族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 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

最初塤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制的,形狀也有多種,如扁圓形、橢圓形、球形、魚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塤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側壁開有音孔。塤經歷了漫長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塤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兩個音孔,能吹三個音。

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

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吹奏樂器。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簫和八孔簫之分。

編鐘

編鐘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宋代稱“嵇琴”。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 具魅力的拉絃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淒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絃樂器(擦絃樂器)之一。唐朝便出現胡琴一詞,當時將西方、北方各民族稱為胡人,胡琴為西方、北方民族傳入樂器的通稱。至元朝之後,明清時期,胡琴成為擦絃樂器的通稱。

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

最初塤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制的,形狀也有多種,如扁圓形、橢圓形、球形、魚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塤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側壁開有音孔。塤經歷了漫長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塤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兩個音孔,能吹三個音。

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

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吹奏樂器。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簫和八孔簫之分。

編鐘

編鐘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興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宋代稱“嵇琴”。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 具魅力的拉絃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淒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絃樂器(擦絃樂器)之一。唐朝便出現胡琴一詞,當時將西方、北方各民族稱為胡人,胡琴為西方、北方民族傳入樂器的通稱。至元朝之後,明清時期,胡琴成為擦絃樂器的通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