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石家莊150名市民觀摩趙州橋欄板修復

趙州橋欄板修復人員給市民講解修復過程 俱凝搏 攝

中新網石家莊6月10日電(俱凝搏 田欣)10日, 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由石家莊市150余位市民及學生組成的觀摩團到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北趙州橋近距離觀摩文保人員對一千年前的趙州橋欄板修復,

零距離接觸和感受文物資源的寶貴。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 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 建于隋代, 是當今現存年代最久、跨徑最大、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科學水準極高、藝術形象極美, 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工作人員對趙州橋欄板進行細緻地修復 俱凝搏 攝

活動誠邀150餘名關心和熱愛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民眾、特別是石家莊市少年兒童保護教育中心的部分師生, 共同來到趙州橋, 零距離接觸和感受中國的文物資源, 進一步增強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當日, 市民們現場觀摩了工作人員對趙州橋欄板構建的修復。 據介紹, 本次保護修復工程主要是針對欄板的表面覆蓋物清洗、脫鹽、加固、粘接、空臌回貼、封護等施工程式進行保護修復。 此次修復保護的石質文物有隋代的二龍交頸、二龍戲珠、斗子卷葉;宋代的人物故事、麒麟、鳳凰、人物生活欄板;金代的佈施欄板;明代的人物故事欄板;清代的深山猛虎、龍鳳欄板等17塊欄板和修橋主題銘、仙跡、馬蹄印、新修石橋記等9件,

共26件。

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文物修復人員梁玥輝稱, 這些欄板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過程中, 因為風化, 雨水侵蝕等原因, 目前的病害比較嚴重。 像這塊表面發黑, 估計有可能被火燒過, 要對這些欄板進行修復工序比較複雜, 既要整體加固, 還得儘量還原它本來的面目。

觀摩完修復工作, 市民在古橋展覽館瞭解到了橋樑的演變發展過程。 “通過這個活動, 不僅學習了文物的基本知識, 還增強了我們對文物的保護、文化傳承的意識。 ”一名市民感慨道。

石家莊市文廣新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秀芳表示,

希望通過一年一度的文化遺產保護宣傳, 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 宣傳石家莊市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成果, 使文化遺產事業為民眾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 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營造全社會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