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氏古琴:讓木頭“開口說話”

製作古琴的工具

製作古琴用的生漆

張勇工作室倉庫內, 幾十把古琴正在自然晾乾

一位德國學者曾在《寂靜的音響, 來自中國》一文中指出, “沒有任何樂器能在體現中國偉大的傳統文化氣息的能力上與古琴相比。 ”作為川派古琴發源地, 成都是中國古琴藝術三大重鎮之一, 古琴氛圍濃厚, 琴藝源遠流長, 琴家輩出;而斫琴技藝也獨闢蹊徑, 享譽國內外。

在簡陽市江源鎮的鄉野間, 有這樣一個80後小夥張勇, 1987年生於樂器世家, 父親張以全、二伯父張以秋都是北京民族樂器廠從事樂器製作與修理的藝人。 張勇15歲始習古琴, 2003年拜廣陵派傳人曹瓏為師, 2005年回簡陽創“張氏古琴”。

他融匯南北派傳統, 志在弘揚蜀派琴道與技藝, 因其音色、木作獲國內外琴友、琴家高度認可,

被公認為“張琴”。 2015年9月他製作的“傳統手工藝古琴”參加了“看四川——民間文藝創作工程優秀作品展”, 在數千件作品裡名列前十, 獲“優秀作品獎”。 2016年12月, 張氏古琴製作工藝被列入成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張勇成為此項非遺傳承人。

開先河

融合南北琴精華

稻苗青青, 綠荷田田……仲夏時節, 簡陽市江源鎮的鄉野間一派生機盎然。 張勇的工作室就隱藏在江源鎮民族村的一處農家小院內。 院內一串串青翠欲滴的葡萄爬滿藤架, 小院四周分佈著古琴的劃板、刮灰、上漆等工作區。 踏進小院, 就可迎面感受到原始、古樸的氣息。

從原始木材, 坯體到成品, 一張手作古琴就在這個幽靜的農家小院裡“誕生”。

談起古琴, 張勇娓娓道來:“古琴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樂器之一, 自古琴棋書畫之首的琴, 其實指的就是古琴。 2003年古琴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

製作古琴有一個專業的名字:斫琴, 斫是用刀斧劈砍的意思。 在古琴這行, 手工制琴的手藝人都被尊稱為“斫琴師”。 1987年出生的張勇雖然年紀不大, 但斫琴的時間可不短。

張勇15歲時被父親“逼”上斫琴之路, 師傅就是自己的父親張以全, 父親擅長伏羲琴, 伯父也擅長伏羲琴, 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張勇探索著——選擇了蕉葉琴。 幾經磨礪, 製作出來的古琴從手感、音色還是做工, 極其符合演奏標準, 性價比大大提高。

不僅如此, 鑒於南北派的區別, 阻礙了古琴的發展, 張勇在國內開先河,

製作出音色雄巨集松透, 頗具唐代雷琴之韻的古琴, 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南北古琴精華的淬煉融合, 因此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古琴特色。 如今的張勇已經是川派古琴製作業界的代表人物, 製作的琴遍佈杜甫草堂、峨眉山、都江堰等處各大琴館, 在四川古琴界裡小有名氣。 其製作的古琴風格獨特, 受到名家好評。

學習深造

讓斫琴更有味道

在小院內, 張勇依著順序給記者介紹了古琴製作工序, “一張古琴的誕生, 前後要經歷乾燥、磨平、安裝冠角、調音等90道工序, 整個過程均為全手工製作, 歷時三個半月至半年之久, 好琴消耗的時間更長。 ”然而, 當中最有技術含量的則是調音, 尚未刮灰前就需要對琴板中空的音箱進行調試。

古琴,操千曲而後知音;制琴,斫千床而後知質。彈琴、斫琴分不開。經歷過10多年的制琴經歷,讓張勇磨了性子,也萌生出自己的想法,他說:“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斫琴師,首先必須是很好的古琴演奏者。不辨琴音不懂琴理,又如何斫琴?”他大拇指外側有一層繭,那是手指與琴弦千磨萬擊的結果。

爺爺張永四有一個觀點對後輩影響深遠:“喜歡彈琴的必會喜歡斫琴;喜歡斫琴者必會愛上彈琴。”二者互補,充滿了辯證之理。

“一定要斫好琴”是張勇對自己的要求。說起斫琴的技藝,他信手彈奏起來。“低音渾厚,中音醇正,高音清亮,方為好琴。有時古琴面板弧度差之毫釐,音色也會失之千里。所以學會彈奏有利於瞭解一張琴的手感和音色,讓自己知道一張琴哪裡好,哪裡不好,讓斫琴更有味道。”

為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張勇從學習斫琴開始就遍訪名家,曾向曾成偉、成公亮等國內有名的斫琴師虛心學習,向河南洛陽曹龍、陝西西安李仲堂學習彈琴,同時研習《故宮古琴圖典》《古琴紀事圖錄》等資料,還參加了中國古琴學會主辦的首期古琴流派名曲傳承培訓班,向廣陵派琴家馬維衡虛心請教。

如今,每週二張勇便會來到成都市區,向川派古琴協會會長胡錦榮老師學習彈奏古琴。“老師水準很高,也很嚴格,但對我來說是好事。”張勇坦率地說,自己學歷不高,如今學習起來有種如饑似渴的感覺,不僅要學會彈奏曲子,還要學習曲子背後的歷史文化等相關知識。

不看電視,不上網,每天的時間被斫琴、彈琴、學習填充,張勇的生活與大部分80後大相徑庭,返璞歸真在他身上得到體現。“我就想斫好琴,最好能有傳世之作,讓古琴的製作技藝能夠傳承和流傳下去。”

資料連結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淩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

本報記者 李穎 攝影 呂甲

原標題:張氏古琴:讓木頭“開口說話”

古琴,操千曲而後知音;制琴,斫千床而後知質。彈琴、斫琴分不開。經歷過10多年的制琴經歷,讓張勇磨了性子,也萌生出自己的想法,他說:“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斫琴師,首先必須是很好的古琴演奏者。不辨琴音不懂琴理,又如何斫琴?”他大拇指外側有一層繭,那是手指與琴弦千磨萬擊的結果。

爺爺張永四有一個觀點對後輩影響深遠:“喜歡彈琴的必會喜歡斫琴;喜歡斫琴者必會愛上彈琴。”二者互補,充滿了辯證之理。

“一定要斫好琴”是張勇對自己的要求。說起斫琴的技藝,他信手彈奏起來。“低音渾厚,中音醇正,高音清亮,方為好琴。有時古琴面板弧度差之毫釐,音色也會失之千里。所以學會彈奏有利於瞭解一張琴的手感和音色,讓自己知道一張琴哪裡好,哪裡不好,讓斫琴更有味道。”

為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張勇從學習斫琴開始就遍訪名家,曾向曾成偉、成公亮等國內有名的斫琴師虛心學習,向河南洛陽曹龍、陝西西安李仲堂學習彈琴,同時研習《故宮古琴圖典》《古琴紀事圖錄》等資料,還參加了中國古琴學會主辦的首期古琴流派名曲傳承培訓班,向廣陵派琴家馬維衡虛心請教。

如今,每週二張勇便會來到成都市區,向川派古琴協會會長胡錦榮老師學習彈奏古琴。“老師水準很高,也很嚴格,但對我來說是好事。”張勇坦率地說,自己學歷不高,如今學習起來有種如饑似渴的感覺,不僅要學會彈奏曲子,還要學習曲子背後的歷史文化等相關知識。

不看電視,不上網,每天的時間被斫琴、彈琴、學習填充,張勇的生活與大部分80後大相徑庭,返璞歸真在他身上得到體現。“我就想斫好琴,最好能有傳世之作,讓古琴的製作技藝能夠傳承和流傳下去。”

資料連結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淩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

本報記者 李穎 攝影 呂甲

原標題:張氏古琴:讓木頭“開口說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