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對不起,我真的說不清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到底哪一個更好開

車評是個很感性的東西。 比如開奧拓的去評價奧迪和開寶馬的去評價奧迪得出來的結果就不一樣, 這種不一樣也適用於開幾十萬公里的老司機和剛上路的新手的對比,

包括男車評人和女主持。

我看了很多女主持對於車的評價, 得出一個結論:她們做主持念稿子還行, 對車真的是沒有感覺。 別不愛聽, 很多女主持靠的是打擦邊球賣顏值獲得流量的。 我這句話真沒有惡意, 我知道她們也是被逼的。

當然, 我說的是評價駕駛。 一個正常的車評人, 如果連車的用料做工配置高低空間大小等都看不出來的話, 他不是眼盲, 就是流氓。

所以, 對於那些拿著車子的尺寸等那些看得見的地方說來說去的車評, 我一般都是建議消費者忽略的。 你真的不如到4S店去體驗一下, 看看自己家的車庫能不能輕鬆接納它, 看看他那個儲物盒是否能方便的放下你經常帶的那個茶杯,

看看你的加油卡和手機放在你夠得著的位置有困難嗎, 等等。 要以你為中心, 而不是以車評人為中心。 那個車評人身材像個怪獸, 那個車評人五短身材, 評價空間和駕駛, 適合他自己的。

但是, 真正能把一輛車的駕駛感覺說得清楚的車評人少之又少。 看看目前的車評, 除了千篇一律的犀利運動好不錯強大ok的字眼, 我們又能看到多少對於這輛車真實賣點的表達呢?

這不要怪車評人。 最起碼目前階段, 無論是印象中的還是真實體驗出來的, 大家都能夠說清楚ABB車的操控區別, 但是, 我確信, 很多人和我一樣, 說不清楚長安汽車到底和長城汽車開起來有什麼顯著不一樣。

包括吉利汽車包括奇瑞汽車包括海馬汽車傳祺汽車等熱銷的SUV,

同級車相似排量對標的話, 我真的無法用語言說誰更好開。 除了外形有差別, 配置有變化, 這個市場定位價格區間的自主品牌車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了。 就像自主品牌之前拼的轎車, 甚至設計和調教都是來自同一家公司, 同質化嚴重。

只能說, 他們都好開。 加速超車, 過彎半徑, 倒車入庫, 油門力度, 刹車距離, 方向精准度, 動力匹配, 座椅支持, 至於誰誰誰綜合感覺更好, 如果你不是長期對比駕駛, 我覺得單純靠那些參數是說明不了問題的。

而很多廠商提供的試駕車, 不一定是熱銷的車款。 他們會給車評人提供配置最高的車型, 得出來的體驗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 我喜歡推薦讓准車主們看看那些買了車的車主們的感受。

當然, 長期測試和自駕的文章又好看又真實, 還是值得看兩眼的。

另外, 如果有手動擋, 我建議還是開手動檔更有說服力。

還有, 因為某車測評被公關一事, 某位資深車評人說了一段話, 讓大家如夢方醒。 大意是這樣的:油耗顯示在怠速不計油耗, 某某不是第一家, 至少我之前發現某某也是這樣。 但在我評價時, 並不會去指責廠家“作弊”或者“造假“。 這種程式設定只能說是工程師的一種方案選擇, 它是不符合多數人對車顯油耗的功能需要, 但要說作弊、造假, 又是有點上綱上線, 犯不著。

原來, 一個好的車評人有著這樣的生存法則, 好的我們會多說, 不好的我們會不說或者少說, 這樣才能討車企和消費者的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