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重汽T7H三年行駛超100萬公里!不看里程表看這些也知道

3年行程近105萬公里, 從中國東部橫跨五省行至西南, 往返5000公里, 日日如此, 會給一輛卡車留下什麼?當這位“英雄”接受授勳的時候, 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它整潔肅穆的樣子, 但滄桑是洗不掉的, 走近它仔細端詳, 會發現那些百萬公里的印記無法遮掩。 就像一位身經百戰的英雄, 經歷過風風雨雨後的姿態, 其外表滄桑, 但內心卻無比堅強。 當然這些印記不僅僅是一個里程表上的數字那麼簡單, 是一百萬公里形成給郭思峰車上留下的特有印記。

重汽T7H

百萬公里見證:T7H的滄桑印記

筆者初次見到這輛百萬公里英雄的時候, 它剛剛星夜從貴州趕回, 看到車前臉上滿是蚊蟲的屍體時, 把我嚇了一跳。 現在已是春天, 貴州湖南等地已經是濕熱天氣, 這些血跡是T7H在山路高速行駛撞擊蚊蟲形成的。

郭思峰告訴中國卡車網記者:“對於常年行走於貴州山區的司機來說, 這些事情並不少見, 蚊蟲問題是小, 山路崎嶇問題是大。 ”

從濱州到貴陽2000公里有餘, 需途徑山東、河南、湖北、湖南、貴州五省, 除了複雜多變的天氣外,

湖南、貴州地區的山路給了T7H巨大的挑戰。 山路崎嶇, 高低不平, 郭師傅的愛車飽受摧殘, 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郭思峰十分愛“面子”, 每次刮蹭後都會將破損處修好, 於是不斷修補殘損、頻繁補漆就有了現在T7H的樣子——一臉滄桑, 這也正是百萬公里英雄獨有的容貌。

一百萬公里見證:郭師傅高強度工作的印記

36個月百萬公里如何達到?一般人可能質疑它的真實性, 但與郭思峰同行的卡車司機們對此深信不疑, 他們稱郭思峰為“鐵人”。

郭師傅和同行的安師傅兩個人日夜無休息輪流駕駛, 平均5天就能往返一次, 每個月在家的時間少之又少, 只能用小時來衡量。 如此大的工作強度, 給車留下了特殊的印記。

郭師傅安師傅以車為家,為了能更舒服的休息,郭師傅對駕駛室進行了一番改造。起初看到駕駛室內的兩根鋼管讓我十分詫異,後來瞭解到,這是對上下鋪進行鐵板加寬設計,兩根鋼管能起到支撐作用,將近1米寬的臥鋪可謂是行業之最了。毫無疑問,這根鋼管就是郭師傅高強度工作的側面見證,也是這輛T7H百萬公里特有印記。

郭師傅是首批購買T7H的用戶,由於當時液力緩速器還未普及,所以針對貴州山區,郭師傅必須安裝淋水裝置。

崎嶇山路換擋頻繁,淋水裝置的使用頻率也高,在高強度的工作下淋水開關和變速箱檔杆異常顯眼,頻繁的與手接觸,這兩處被磨的發亮。在平均每天行駛900公里的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T7H外表滄桑,內“芯”卻依舊強大,這一切都源於T7H先進的設計理念、先進的加工裝配工藝以及郭師傅細心的日常維護。

蚊子、崎嶇的山路給車留下斑斑血跡和破損的“面容”;郭師傅高強度的工作給車留下了發亮的檔杆和開關;這輛T7H在36個月的時間裡則給這五個省的廣袤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車輪印跡。如今郭思峰已經入手了第二輛T7H,說不定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又會有一輛百萬公里無大修T7H誕生。

郭師傅安師傅以車為家,為了能更舒服的休息,郭師傅對駕駛室進行了一番改造。起初看到駕駛室內的兩根鋼管讓我十分詫異,後來瞭解到,這是對上下鋪進行鐵板加寬設計,兩根鋼管能起到支撐作用,將近1米寬的臥鋪可謂是行業之最了。毫無疑問,這根鋼管就是郭師傅高強度工作的側面見證,也是這輛T7H百萬公里特有印記。

郭師傅是首批購買T7H的用戶,由於當時液力緩速器還未普及,所以針對貴州山區,郭師傅必須安裝淋水裝置。

崎嶇山路換擋頻繁,淋水裝置的使用頻率也高,在高強度的工作下淋水開關和變速箱檔杆異常顯眼,頻繁的與手接觸,這兩處被磨的發亮。在平均每天行駛900公里的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T7H外表滄桑,內“芯”卻依舊強大,這一切都源於T7H先進的設計理念、先進的加工裝配工藝以及郭師傅細心的日常維護。

蚊子、崎嶇的山路給車留下斑斑血跡和破損的“面容”;郭師傅高強度的工作給車留下了發亮的檔杆和開關;這輛T7H在36個月的時間裡則給這五個省的廣袤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車輪印跡。如今郭思峰已經入手了第二輛T7H,說不定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又會有一輛百萬公里無大修T7H誕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