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陶到瓷,數千年的陶瓷史!

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 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 從我國陶瓷發展史來看, 一般是分為陶和瓷兩大類。

胎體沒有緻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 統稱為陶器。

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 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 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 而經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製品稱為"瓷器"。

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 經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 種類繁雜, 工藝特殊, 所以, 對中國傳統陶瓷的分類除技術上的硬性指標外, 還需要綜合歷來傳統的習慣分類方法, 結合古今科技認識上的變化, 才能更有效地得出歸類結論。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西元前21世紀──西元前16世紀),

是以彩陶來標誌其發展的。 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紹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

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 令人歎為觀止。 這千數百年間, 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 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為發展。

1從西元前206年至西元220年之間的漢朝

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為主, 陶器受到了更為確切的重視。 在這一時期, 燒造技藝有所發展, 較為堅致的釉陶普遍出現, 漢字中開始出現"瓷"字。 同時, 通過新疆、波斯至敘利亞的通商路線,

中國與羅馬帝國開始交往, 促使東西方文化往來交流, 從此一時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來影響的端倪。

2六朝時期

六朝時期(西元220年──581年), 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 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 西元581年隋朝奪取了權力, 結束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統治到西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隋朝瓷器也開始興起於市。

3唐代

唐代(西元618年至西元970年)被認為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用當今的鑒測標準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唐末大亂,英雄竟起,接踵而來的是一個朝代爭奪局面,即五代,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西元960年。連年戰亂中卻出現了一個陶瓷新品種──柴窯瓷,質地之優被廣為傳頌,但傳世者極為罕見。

4宋代

陶瓷業至宋代(西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

5元朝

西元1280年,元朝建立,樞府窯出現,景德鎮開始成為中國陶瓷產業中心,其名聲遠揚世界各地。景德鎮生產的白瓷與釉下藍色紋飾形成鮮明對比,青花瓷自此起興文化在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6明朝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準上獨佔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

7清朝

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為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為複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8民國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為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面敗落,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前,未出現過讓世人注目的產品。

結束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統治到西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隋朝瓷器也開始興起於市。

3唐代

唐代(西元618年至西元970年)被認為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用當今的鑒測標準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唐末大亂,英雄竟起,接踵而來的是一個朝代爭奪局面,即五代,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西元960年。連年戰亂中卻出現了一個陶瓷新品種──柴窯瓷,質地之優被廣為傳頌,但傳世者極為罕見。

4宋代

陶瓷業至宋代(西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

5元朝

西元1280年,元朝建立,樞府窯出現,景德鎮開始成為中國陶瓷產業中心,其名聲遠揚世界各地。景德鎮生產的白瓷與釉下藍色紋飾形成鮮明對比,青花瓷自此起興文化在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6明朝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準上獨佔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

7清朝

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為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為複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8民國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為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面敗落,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前,未出現過讓世人注目的產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