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印兩國粗鋼競賽68年,68次交手,68個結果

68年, 太陽日升日落24820次;

68年, 地球切換68次春夏秋冬;

68年, 是康熙皇帝波瀾壯闊的一生

68年, 中印兩國粗鋼競賽, 68次交手, 68個結果, 誰勝誰敗, 後人評說。

——題記

1950年全中國粗鋼產量只有61萬噸, 人口約5.52億, 人均粗鋼產量僅1.1公斤;而印度阿三粗鋼產量為146萬噸, 人口約3.69億, 人均產量將近4公斤, 是中國的3.6倍。

大躍進期間, 中國興起了煉鋼狂潮, 準備“趕英超美”, 使得粗鋼產量大幅提升。

1960年中國粗鋼產量1866萬噸, 人口6.62億, 人均產鋼28.2公斤;印度阿三粗鋼產量328.6萬噸, 人口4.35億, 人均產量只有7.56億噸, 不到中國的27%, 大中國終於打敗了印度阿三。

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

隨著大躍進的失敗中國的粗鋼產量也從天上回到人間。 1962年中國粗鋼產量667萬噸, 人口6.73億, 人均產鋼不到10公斤;反觀印度, 那一年印度人均粗鋼產量為11.3公斤, 反超了中國。

緊接著是10年文革(1966年——1976年), 十年浩劫, 我國的國計民生都受到重創, 我國的粗鋼產量也同樣面臨生死浩劫。

表一:1966——1976年中印兩國粗鋼產量

單位:萬噸

單位:億表二:1966——1976中國兩國人口數量

1978年, 中國粗鋼產量3178萬噸, 人口9.63億, 人均33.0公斤;印度生產粗鋼994.8萬噸, 人口6.57億, 人均粗鋼產量為15.1公斤, 是中國的46%。 文革結束以後, 我國的工業生產艱難地恢復生機, 但是在党和國家英明的領導下, 我國的鋼鐵產量也開始鳳凰涅槃。

1989年, 我國的粗鋼產量突破6000萬噸(6156萬噸), 人口11.27億,

人均產量54.6公斤;這一年印度人均產量為17.1公斤, 我國是印度的3.2倍。

改革開放20年, 中國早已時過境遷。

2009年, 中國粗鋼產量為57218.2萬噸, 居世界首位, 是日本、俄羅斯、美國、印度四國產量之和的2.2倍, 當年中國人口13.35億, 人均粗鋼產量4286.8公斤, 是印度人均產量的80倍。

表三:2010——2015年全球和中國粗鋼產量

單位:億噸

2016年2月1日, 中國國家國務院發佈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6號, 中國打算從2016年開始, 用5年時間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 推進行業兼併重組, 產業結構得到優化, 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 產能利用率趨於合理, 產品品質和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升, 企業經濟效益好轉, 市場預期明顯向好。 2016年的中國和印度, 一個是推行鋼鐵供給側改革打響去產能戰役;一個是雄心勃勃的鋼鐵產能擴張計畫。

2016年中國共淘汰煉鐵產能4827.61萬噸, 煉鋼產能8600萬噸, 遠遠超過年初定的目標。 (中國各省市2016年去產能目標是, 煉鐵1854萬噸, 煉鋼3604萬噸;整個“十三五”期間的去產能目標是, 煉鐵7035萬噸, 煉鋼13665萬噸。 )

2016年12月1日, 寶鋼與武鋼中國兩大鋼鐵央企合併而成的寶武鋼鐵集團宣佈正式成立, 一舉成為中國最大, 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鋼鐵企業。

當前中國鋼鐵產業進入“減量化”發展時期, 而印度鋼鐵工業卻在產能擴張的路上一路賓士。

據世界鋼協發佈的全球粗鋼產量資料, 2016年, 印度粗鋼產量達到9562萬噸, 同比增加7.4%, 遠大於中國1.2%、日本-0.4%的增幅。

以印度JSW為例, 相關海外媒體報導稱, JSW計畫在資源豐富的奧里薩邦和賈蘇古達邦建立兩家年產能1000萬噸的鋼廠,

這兩家鋼廠將作為2030年前將總產能翻番至4000萬噸計畫的一部分。 日前, 澳大利亞工業、創新與科學部在其發佈的最新一期《能源和資源季度報告》中稱, 未來兩年印度粗鋼產量預計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2018年有望替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粗鋼生產國。 根據世界鋼協發佈的全球粗鋼產量資料, 2016年, 印度粗鋼產量達到9562萬噸, 同比增加7.4%, 遠大於中國1.2%、日本-0.4%的增幅。

有人說, 闖蕩江湖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羡慕江湖, 躍躍欲試;

第二重境界——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第三重境界——華山論劍, 笑傲江湖;

第四重境界——退隱江湖, 但江湖還熱播著哥的傳說

中國和印度, 就像武俠小說中拜師學藝的兩兄弟,

資質武藝都差不多, 1950年通過拜不同名師的門下, 經過68年的風風雨雨, 中國2009年已經雄冠全球, 如今的中國主動退去往日光環, 但是對於全球的鋼鐵江湖依然一言九鼎;如今的印度正處於鋼鐵產業的加速期, 整個國家當前的重心——發展本國的重工業提高全民就業率, 不斷提升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期待2018年替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粗鋼生產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