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觀劇生活素描(第六部)

今日推送《觀劇生活素描(第六部)》錄自《劇學月刊》第二卷第十一期, 作者陳墨香, 為民國時期著名戲曲作家, 在《劇學月刊》上連載的《觀劇生活素描》十部, 為其半生觀戲搜集的趣聞軼事, 文中人物性格鮮明、語言淺顯易懂, 具有一定的戲曲研究價值。 此為第六篇。

上一期說了一大篇正乙祠的話。 這正乙祠坐落在北京西河沿中間路南, 戲臺坐南向北, 北邊三間神殿, 殿上掛著許多匾額, 寫的是“至大至剛”、“威震華夏”、“絕倫逸群”、“浩然正氣”、“乾坤正氣”、“志在春秋”。 有副對聯寫的不錯, 那聯語雲:“進退漢魏一儒者, 上下春秋幾丈夫。

”句法也還挺拔, 可以人得《楹聯叢話》的。 列位只看這些匾聯, 便可曉得殿中是什麼神聖。 殿東另有三間, 當中供著文昌帝君, 左邊供著觀音菩薩, 右邊供著三官大帝, 暗含著是儒釋道三教, 只不顯然供至聖先師、釋迦如來佛、太上老君罷了。 戲樓正面一座小龕, 供的關帝真像。 究竟真與不真, 我們不曾見過關帝, 不敢下結實斷語。 龕上有一塊橫匾, 寫著“日心天人”四字。 用的是關帝辭曹書“日在天上, 以照萬方;心在人內, 以表丹誠”幾句典故, 是明朝郭子章為貴州關王廟作的。 不知是誰照樣寫了掛在正乙祠中。 哈哈!郭子章這個人戲劇不熟, 叫傳奇家給賺了。 關老爺辭曹書的原文, 正史不載, 陳壽《三國志》只說他老人家拜書奔先主,
不曾記書中言詞。 《三國演義》雖有一篇書劄, 卻沒有這幾句。 只明人朱有(火敦)《關雲長義勇辭金》雜劇, 才有“日在天上”的話頭, 後人硬把伶官科白當作古人遺筆, 未免可笑。 不要考據辭曹書了, 且再講正乙祠。 正乙祠戲臺甚小, 柱上有一聯雲:“八千場秋月春風都付與蝴蝶夢中琵琶弦上, 百五副金箏檀板盡消磨桃花扇底燕子燈前。 ”看這聯中語氣, 曉得這座台是為唱昆曲戲修的, 不預備皮黃唱《八大拿》。 因此不甚寬廣, 祠門上畫的門神, 很有些迷信故事, 不必細表。 這個地方雖不比戲園, 究竟是個萬年台, 票友借地排演, 倒是十分合適。

黃學、熙春兩會的組織, 會員分三等出錢。 最多的每月十元, 次等五元, 下等二元。 二元會員和名譽會員,

不占戲碼, 只能扮配角, 或是開場演唱。 每月彩唱四次, 完全與戲班的戲樣一般, 只沒人家純熟。 龍套上下手仍用雇員, 會員不扮的。 那配角卻是會員雇員都有, 正角完全是會員。 伶人有交誼的也可借台學戲, 有時也請伶人加演。 雖有規例, 也有例外, 不能拘定。 會員家有喜事, 大家湊款慶賀, 分福、祿、壽三股, 仍和每月的月錢價目等級一般。 大鑼大鼓倒也能熱鬧一日一夜。 只戲的好壞不能十分討論, 好在主人也是要登臺的。 那個年月戲價雖已昂貴, 還不曾貴到極處, 一百元能唱一日夜, 五十元三十元也能唱一日夜。 大家花錢有限, 足樂一氣。 不管聽主耳朵如何, 唱主嗓子卻是舒坦了。 桂月亭曾問人道:“人生一世, 不作大惡人, 要想挨萬人的罵,
須走哪條道路?”眾人答應不出, 轉問桂月亭, 桂月亭道:“只有一件事不怕無人罵。 ”眾人道:“不知是哪一件?”桂月亭道:“唱戲。 ”眾人聽了, 仔細一想無不大笑。 桂月亭的話, 誠然不免刻薄, 卻也有個至理。 歷來名伶都是十分天資, 十分學問, 十分閱歷, 還要同唐僧取經一般受盡千辛萬苦, 差不多也有八十一難才能成功。 若是一知半解便想袍笏登場, 與天爭存亡, 與人爭勝敗, 強奔強曳要人說好, 自己會的戲兩手把住不准別人再唱, 便算自己超前絕後, 蓋世無雙;遇見比自己本領不弱的便用手段排擠, 只許有我不許有人, 這種鬧法, 無論本領如何沒有不挨駡!桂月亭真是當頭棒喝, 不能當作笑談。

朱琴心作票友也曾在熙春會彩唱。 一日正值盛夏,

琴心和祝蔭亭演《坐樓殺惜》, 聽主兒都擠滿了。 他們這一出派在倒第二, 名為壓軸子。 底下大軸子, 是一出《冀州城》。 那扮馬超的是李藻萍, 便對那扮夫人的一個票旦笑道:“琴心人緣太重, 蔭亭也敵得住, 《殺惜》一完必然起堂, 我們只好送客。 ”正說著, 雷聲大作, 下起雨來。 越下越緊, 只唱到馬夫人披頭散髮, 青衣反縛作了女俘虜, 被敵人斬了, 馬超抱著他的首級哭得半死, 雨還沒住。 聽主兒也一個沒動, 居然看過閻婆惜挨了一刀, 又看這馬夫人挨了一刀。 《冀州城》沒鬧成送客戲。 唐詩有雲, 衛青不敗由天幸, 實是不差。 只那日藻萍格外賣力, 總然不下雨, 也未必起堂開柵, 不過得了天助, 更加一倍的穩當。

朱琴心、孫履安之《閻惜嬌》

這扮馬夫人的仍是前篇所說不享盛名的票旦。有一次,此人開場第二《武昭關》,第三是《豔陽樓》。那扮高登的票友走起臺步有些下身搖擺,卻是自命不凡,什麼《曾頭市》、《五人義》都曾扮演,武藝在票裡也算將就使得。唱起戲來,要針要線不許剪裁。《豔陽樓》非要有小可憐偷情被殺一場不可。票頭陳湖陽道:“這個角色,不上不下,好角不唱,乏角不行。戲班都已去掉,我們更沒法找人。”那票友道:“這一段是編戲人警世之筆。高登外面搶人婦女,自己的妾便發生暖昧,萬不能滅。”湖陽道:“這個時候,眼看《豔陽樓》就登臺了,我哪裡去找小可憐呢?”那票友不答應,湖陽想了一想道:“有人!有人!”便走來問這旦角道:“你會小可憐不會?”這旦角道:“我去年還陪彭滌凡唱過的,怎麼不會?”湖陽便把上項話說了一遍,要他救場。這旦角含笑點頭。唱完《武昭關》,便叫梳頭人把髻上留的散發暫時挽起,戴好花朵等物,換了襖褲,又找補了一出。這和那《冀州城》的馬夫人,一是青衣,一是花旦,完全兩工,卻都是唱到末場,披著頭髮挨刀,不過一出死的可憐,一出死的可快。他的芳名,雖然有可憐二字,反不及那不叫作可憐的人,死了之後,倒有人憐憫。他可算名實不符。

有個票友老生,在票裡很有人緣,又有個旦角人緣不怎的。兩人一個自命余叔岩,一個自命梅畹華。但這位余叔岩卻瞧不起這位梅蘭芳。這遭兒走局,這位自命叔岩的,便占了《打魚殺家》的戲碼,這位自命蘭芳的便指定了桂英一角。這位叔岩不言不語,出錢找了伶人了,把這位自命的蘭芳擱了,險些兒氣死。從此兩人再不配戲。這也是熙春會的話柄。這位老生不久入班也沒唱紅,這旦角夭壽而亡。看到這位老生先紅後黑,可知票房比戲班的勁頭不同。莫說余叔岩、梅蘭芳一時不能盼到,就是那能演小可憐的花旦,也只好在戲房裡蒙事,若真加入戲界,抵一抵諸如香,恐怕比如香要差多了。俗語說的好,砍的沒有旋的圓。秀才當兵,倒底不是本來面目。

春陽友會有個花旦票友,扮相不錯,文武戲都拿的起來。後來忽然想吃戲飯,去問王瑤卿。王瑤卿道:“戲飯高低不同,你是想走誰的路數?”這票旦道:“我心中自然有個志願,但不知你以為如何?”王瑤卿道:“我也替你想了,你冒了氣,只能到一個人的地位,再不能高了。”票友道:“你不要說明,寫在紙上待我看一看,彼此心思是同是異?若是相合,我即拜你為師,倘不一樣,就作為罷論。”王瑤卿一笑,即寫了一個伶人名姓交這票旦拿去,這位票旦竟不再到古瑁軒來了,原來王瑤卿寫的是諸如香三字。

諸如香便裝照片

這幾年,老伶孫菊仙曾在北京屢次演唱。最先一次,譚鑫培還在,菊仙是在東安市場丹桂茶園登臺,和王瑤卿唱《禦碑亭》。第二次是在慶樂園,那時尚小雲還是個童伶,和菊仙唱了一出《教子》。這齣戲且角比老生累的多,聽主兒不是說兩腳唱做相當,就是說老生難唱。只因旦體是規矩玩藝,老生可以灑狗血。外行聽戲,見了狗血就五體投地了。第三次,老譚已死,菊仙在新明戲院唱了一出《降麒麟》,那扮吳娘子的,是童伶程豔秋。這一夜,還有王瑤卿一出《棋盤山》,他自扮竇仙童,榮蝶仙的薛金蓮,金仲仁的薛丁山,李連仲的竇一虎,張二瑣的程咬金這兩出戲真不弱。第二夜,榮蝶仙的《扈家莊》,王瑤卿的《悅來店》,程豔秋的《穆柯寨》,孫菊仙的《七星燈》,也是十分整齊。汪、譚、孫、許四大名生,汪桂芬早死了。譚鑫培入了民國,名望更高,卻沒有起過長班子,他那拉胡琴的梅雨田,打鼓人李得勝前後病亡。民國六年,老譚去世。七年許蔭棠也歿了,只剩菊仙一人。北京先有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名班。清光緒年間,四大名班已散,才有四大名生。如今四大名生的局面又算過去,該是四大名旦的時期了。

自入民國,十數年間,梨園老伶卻死去許多。老生譚鑫培、許蔭棠、李鑫甫、張毓庭、劉鴻升、賈洪林、李順亭、沈全奎、劉春喜、李壽峰,武生俞潤仙、張琪林,正旦楊韻芳,花旦路玉珊,小生德珺如、陸杏林,花臉金秀山、郎德山、黃潤甫、李連仲,小花臉趙仙舫,老旦謝寶雲,這些人均已歿了,可算老成凋謝。但這一干人也十個指頭不一般齊,有的前臺人緣極好,後臺說他滿不是那麼回事;有的後臺佩服得五體投地,前臺看著平常的。前後臺都不菲薄的,只有一個譚鑫培,此外都叫不行。足見戲飯真不容易吃。莊子有雲,“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邱瓊山《論史》說秦檜再造南宋,武穆不能恢復。王船山承認底下一句,對武穆大有砸詞兒,然而大罵秦謬醜,見解又和瓊山不和。船山說諸葛志在興漢,先主志在自王,雄心不戢,只和關公相投。呂文兆偏說諸葛只知有先主,不知有漢,劉璋也是炎漢宗親,怎麼就該奪他的土地?關公不忍助先主滅同姓,所以留鎮荊州,這就叫做浩然之氣。船山說關公忌諸葛,周大荒又說諸葛忌關公,種種議論大相反背。船山勝似瓊山,大荒勝似船山,各有是處,不能抹倒。論古如此,評伶也是如此。後人同古人沒有恩怨愛憎,尚且不能定個真正曲直,伶人各有其党,越發沒有真是非了。

譚鑫培雖是內外行都服,不過說的是多數,若說到少數就不能這般了。昆文達不喜鑫培,前文已經講過。並且還不止此,有個老頭兒不聽老譚專聽許三,問他是什麼道理?答道:“許處是洪武正韻,老生正宗,小叫天如何比得?”問他什麼唱法方合洪武正韻?他瞪眼道:“你不懂,我和你說不清!”祥符馮卓三活到八十,整年聽戲。他說小叫天不好,他日記裡捧的是旦角,卻不是瑤卿等一干人,他捧的是崔德瑩。老譚的譽論還不畫一,更不必說畹華了。林顰卿本來極俗氣,不登大雅之堂,竟有人說林雅梅俗,豈非顛倒!但是廣德樓有一次演唱義務,彼時老譚還未死,正在演《盜宗卷》,前臺忽然退票,大嚷梅蘭芳告假不行。結果由管事人找來畹華,在大軸唱了一場《虹霓關》才算把坐客穩住,老譚也算個風流(角力)鬥。這是外行一面。內行如紅眼睛王四,張嘴就說老譚是條雞嗓子,又說北京只有兩個半唱戲的,一個是長庚,一個是自己,半個才是小叫天。他這樣話也是不佩服鑫培,這叫作“不要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試官”。若遇見試官盲目盲心,真叫有冤沒處伸。老譚譽多毀少,就算不含糊。

譚鑫培之《定軍山》

李順亭是北京人。他哥哥李順奎唱老生,人呼為小李三。順亭先唱武二花臉,後改老生,人呼為大李五。順亭武工極好,拳的套子,他肚子記得的有九十多套。年過六旬,演《戰長沙》的黃忠,還帶著刀走搶背,足見他的根底了。只文戲欠細緻,嗓音高亢,卻不好聽,能嚷不能唱,因此一輩子是二路角色。民國時同了余叔岩上漢口,途中犯了煙癮,剛下車就故去了。長子定安學的是武生跨演武老生,十三歲能陪王楞仙唱一齣《鎮潭州》,楞仙說他必定有成,不想沒過二十就完了。順亭私德不很佳,不必給他揭出。他兄弟李順德唱武二花臉。順德之子玉安唱老生,現在春生社管事。順亭還有個哥哥是個著名鼓手,光緒初年就已去世,他的名字墨香不記得了,只聽得人說他能為是很好。

順亭同時,二路老生有個曹文奎,排行第六,後臺稱為曹六先生,久搭三慶,武工遠不及順亭,文戲卻比順亭稍強。最愛玩笑。他兒子曹羊腳丫很大,一日站在門前,文奎走來,目不轉晴把他的兩足看了半天,歎氣道:“咳,羊兒,你這兩隻腳私占官街可怎麼好?”說得曹羊無言可答,眾人無不捧著肚子笑了。順亭、文奎都愛在臺上陰人,戲德平常。文奎未入民國老病而死。他的閨女嫁給武生俞振庭。曹羊也唱老生,只夠三路,入民國後死在河南。

沈全奎,浙江紹興人,人稱為沈三,是武生沈小慶之子。全奎幼習老生,久搭四喜,也是二路角色。晚年給譚鑫培配戲,很是不錯。鑫培之子嘉寶,號叫小培,是全奎弟子。全奎頗和陳氏熟識,身死之日,兩石出錢給他辦的棺材。全奎長子福山唱花臉,民國二十二年病亡。次子福海是個琴師。福山子玉斌,福海子玉秋也都是場面。全奎武不及李五,文可並曹六,做人卻比那兩位厚道,同台人有了漏子,全奎總給兜住,從有過中求無過,不象李、曹專泄別人的底。

王福壽,人稱紅眼王四,也是二路老生。本領不過一個李五,眼眶子卻比誰都大,連譚鑫培都不在他眼裡。弄的後臺人人嫌惡,晚年沒處搭班。此刻諸老伶死了大半,王四卻還健在,頗和票友周旋。自包丹亭以外,張聊止、章梅岑都跟王四學戲。聊止、梅岑都是正乙祠中堅人物,王四也在正乙祠登過台,只不過一二次罷了。《奪太倉》的張虯,應當紮綠靠,王四有時紮白靠,並且沒准詞。後臺都說他不會,不及李五有根。只李五唱滑了,不免偷工減料;王四是半生不熟,反倒提著神招呼一氣,前臺看著比李五有精采。調句侃兒,叫做歪打正著。本來張虯是冷活,後臺老生十人中九人不摸門,前臺更不消說起。你不信,問他“職任藩籬掌兵機誰能抵敵”是哪一出的引子?“力敵萬夫蓋世雄,貔貅百萬肅軍容。眼觀冀北幽燕地,乘勝都歸掌握中”,是哪一出的坐場詩?管保一個個白瞪眼,又焉能曉得王四的漏洞?只兩石看戲專走冷僻,連張虯的把子都是熟的,因此墨香也能略知一二。不過墨香另有用,心的地方,不和兩石一般跟老生紮上了。但那能看出王四比李五賣力的人已經是個老在行;還有多少沒聽過《奪太倉》的,比起來又差的多了。王四演《採石磯》的徐達,唱整套“石榴花”,雖是不通大路,卻比大路細緻。他那曲詞墨香也是一句不得知,跟官中座客不知《奪太倉》一樣。墨香打聽都沒處打聽,不象《娘子軍》梁夫人的那套“石榴花”,還可以找得出來的。不要說人家白瞪眼了,自己也有這個時候。隔行如隔山,這句土語一些不錯。王四雖不真會《奪太倉》,仗著放水去蒙,這出《採石磯》倒比別人實授,老角色的本領究竟不可厚非。王四、李鑫甫和現存的張榮奎是一路人性,所以都很能應活。前臺也說他們好,後臺不大願意用,然而到了節骨眼兒上又放他不下。過了幾年,王四才死,他遺下的戲本子多半歸了福建柯家。這是後話,別篇細表。

賈洪林是春茂堂陳家徒弟,原名惠林,小名狗兒。雖也是二路老生,唱出正戲也很不錯。在福壽班也充過台柱唱過大軸。他剛過二十歲的時候,老譚在同春班排《取南郡》,劉桂慶病亡,洪林抵的諸葛孔明。後來離開老譚獨當一面。一出《戰太平》,也是陳德霖的郜夫人,王瑤卿的孫氏二娘。二遍倒倉,才歸入配角,瑤卿、畹華都當作膀臂。洪林生平好色,所以活不到五十就死掉了。他前後給老譚作過兩次配搭。同春班是小試其技,同慶班是真是硬裡子。他給老譚磕過頭,是譚家門生。如今老生的譚派,大半只是個賈派。洪林叔父麗川,人稱賈二先生,教的老生徒弟最多,賈家在老生一行總算占了極大勢力。只人情好攀高,張嘴就說譚氏嫡傳,把姓賈的給草滅了。其實賈派遍于北平,比譚派勢力大的多呢。

這些年老生死了不少,旦角裡面在人眼中的卻死了一個路玉珊。玉珊小名三寶,他是山東劉和坤的科徒,從曆城到汴梁,又到北京。當日北京說笑話,山東有三大:左都禦史張振卿先生的官大,祥字型大小孟家的財大,加上玉珊鼎足而三。玉珊四十歲,管事人段友明說了他一句老,玉珊大怒,連哭連罵打了段友明一個嘴巴。他的性情剛硬可想。王瑤卿和他最好。瑤卿演戲必須玉珊做二旦,兩人派在一起也稱的珠聯壁合。畹華又拜玉珊為師,學習《醉酒》等戲。玉珊又教了畹華幾出刀馬旦的玩藝,畹華大得他的益處。玉珊有一出《陰陽河》,情節極荒唐,玉珊卻唱得不錯。只玉珊是安工,不象外江火爆,水桶也不蠟蠟。本來水中冒火,是說不通的。這女鬼挑的是水,怎麼改了挑火了?後來伶人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至於燒著鬼發,滿台打滾了。玉珊在山東三大當中,起的最後,倒的最先,年紀不夠五上便死去了。玉珊有時反串小生,總不脫脂粉氣。

梅蘭芳、路三寶之《虹霓關》

幾個老伶事蹟,差不多占了後半篇,還有些脫略不全。但這盡都是墨香三十年來親見親聞,觀劇的閱歷比道聼塗説不同。玉珊還曾送給墨香一本《英傑烈》,墨香贈給荀慧生了。足見玉珊和墨香的交誼,只比瑤卿還差得遠罷了。李五、沈三也是常見面的,許多梨園掌故是聽他們講的。不過他們說的往往不符,不但兩人說的是兩樣的話,有時一個人今天明天便說的各別,是個大大疑案。一般戲劇大家從伶人口中討生活,他們或成心給你左的,或自己不知細底隨便胡謅。你要照樣寫出編輯成書,再羼上自己附會之詞,豈不誤盡後人!必不得已,只可作部小說,還有人知你不是信史,作個消閒小品倒不妨事。素描本部到此暫行結束。後來事蹟甚多,留待下期慢慢鋪敘。

(《劇學月刊》第二卷第十一期)

光風霽月的梨園

久已被人遺忘的

故紙堆中那個

致力於尋找和分享

懷舊

梨園雜志

朱琴心、孫履安之《閻惜嬌》

這扮馬夫人的仍是前篇所說不享盛名的票旦。有一次,此人開場第二《武昭關》,第三是《豔陽樓》。那扮高登的票友走起臺步有些下身搖擺,卻是自命不凡,什麼《曾頭市》、《五人義》都曾扮演,武藝在票裡也算將就使得。唱起戲來,要針要線不許剪裁。《豔陽樓》非要有小可憐偷情被殺一場不可。票頭陳湖陽道:“這個角色,不上不下,好角不唱,乏角不行。戲班都已去掉,我們更沒法找人。”那票友道:“這一段是編戲人警世之筆。高登外面搶人婦女,自己的妾便發生暖昧,萬不能滅。”湖陽道:“這個時候,眼看《豔陽樓》就登臺了,我哪裡去找小可憐呢?”那票友不答應,湖陽想了一想道:“有人!有人!”便走來問這旦角道:“你會小可憐不會?”這旦角道:“我去年還陪彭滌凡唱過的,怎麼不會?”湖陽便把上項話說了一遍,要他救場。這旦角含笑點頭。唱完《武昭關》,便叫梳頭人把髻上留的散發暫時挽起,戴好花朵等物,換了襖褲,又找補了一出。這和那《冀州城》的馬夫人,一是青衣,一是花旦,完全兩工,卻都是唱到末場,披著頭髮挨刀,不過一出死的可憐,一出死的可快。他的芳名,雖然有可憐二字,反不及那不叫作可憐的人,死了之後,倒有人憐憫。他可算名實不符。

有個票友老生,在票裡很有人緣,又有個旦角人緣不怎的。兩人一個自命余叔岩,一個自命梅畹華。但這位余叔岩卻瞧不起這位梅蘭芳。這遭兒走局,這位自命叔岩的,便占了《打魚殺家》的戲碼,這位自命蘭芳的便指定了桂英一角。這位叔岩不言不語,出錢找了伶人了,把這位自命的蘭芳擱了,險些兒氣死。從此兩人再不配戲。這也是熙春會的話柄。這位老生不久入班也沒唱紅,這旦角夭壽而亡。看到這位老生先紅後黑,可知票房比戲班的勁頭不同。莫說余叔岩、梅蘭芳一時不能盼到,就是那能演小可憐的花旦,也只好在戲房裡蒙事,若真加入戲界,抵一抵諸如香,恐怕比如香要差多了。俗語說的好,砍的沒有旋的圓。秀才當兵,倒底不是本來面目。

春陽友會有個花旦票友,扮相不錯,文武戲都拿的起來。後來忽然想吃戲飯,去問王瑤卿。王瑤卿道:“戲飯高低不同,你是想走誰的路數?”這票旦道:“我心中自然有個志願,但不知你以為如何?”王瑤卿道:“我也替你想了,你冒了氣,只能到一個人的地位,再不能高了。”票友道:“你不要說明,寫在紙上待我看一看,彼此心思是同是異?若是相合,我即拜你為師,倘不一樣,就作為罷論。”王瑤卿一笑,即寫了一個伶人名姓交這票旦拿去,這位票旦竟不再到古瑁軒來了,原來王瑤卿寫的是諸如香三字。

諸如香便裝照片

這幾年,老伶孫菊仙曾在北京屢次演唱。最先一次,譚鑫培還在,菊仙是在東安市場丹桂茶園登臺,和王瑤卿唱《禦碑亭》。第二次是在慶樂園,那時尚小雲還是個童伶,和菊仙唱了一出《教子》。這齣戲且角比老生累的多,聽主兒不是說兩腳唱做相當,就是說老生難唱。只因旦體是規矩玩藝,老生可以灑狗血。外行聽戲,見了狗血就五體投地了。第三次,老譚已死,菊仙在新明戲院唱了一出《降麒麟》,那扮吳娘子的,是童伶程豔秋。這一夜,還有王瑤卿一出《棋盤山》,他自扮竇仙童,榮蝶仙的薛金蓮,金仲仁的薛丁山,李連仲的竇一虎,張二瑣的程咬金這兩出戲真不弱。第二夜,榮蝶仙的《扈家莊》,王瑤卿的《悅來店》,程豔秋的《穆柯寨》,孫菊仙的《七星燈》,也是十分整齊。汪、譚、孫、許四大名生,汪桂芬早死了。譚鑫培入了民國,名望更高,卻沒有起過長班子,他那拉胡琴的梅雨田,打鼓人李得勝前後病亡。民國六年,老譚去世。七年許蔭棠也歿了,只剩菊仙一人。北京先有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名班。清光緒年間,四大名班已散,才有四大名生。如今四大名生的局面又算過去,該是四大名旦的時期了。

自入民國,十數年間,梨園老伶卻死去許多。老生譚鑫培、許蔭棠、李鑫甫、張毓庭、劉鴻升、賈洪林、李順亭、沈全奎、劉春喜、李壽峰,武生俞潤仙、張琪林,正旦楊韻芳,花旦路玉珊,小生德珺如、陸杏林,花臉金秀山、郎德山、黃潤甫、李連仲,小花臉趙仙舫,老旦謝寶雲,這些人均已歿了,可算老成凋謝。但這一干人也十個指頭不一般齊,有的前臺人緣極好,後臺說他滿不是那麼回事;有的後臺佩服得五體投地,前臺看著平常的。前後臺都不菲薄的,只有一個譚鑫培,此外都叫不行。足見戲飯真不容易吃。莊子有雲,“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邱瓊山《論史》說秦檜再造南宋,武穆不能恢復。王船山承認底下一句,對武穆大有砸詞兒,然而大罵秦謬醜,見解又和瓊山不和。船山說諸葛志在興漢,先主志在自王,雄心不戢,只和關公相投。呂文兆偏說諸葛只知有先主,不知有漢,劉璋也是炎漢宗親,怎麼就該奪他的土地?關公不忍助先主滅同姓,所以留鎮荊州,這就叫做浩然之氣。船山說關公忌諸葛,周大荒又說諸葛忌關公,種種議論大相反背。船山勝似瓊山,大荒勝似船山,各有是處,不能抹倒。論古如此,評伶也是如此。後人同古人沒有恩怨愛憎,尚且不能定個真正曲直,伶人各有其党,越發沒有真是非了。

譚鑫培雖是內外行都服,不過說的是多數,若說到少數就不能這般了。昆文達不喜鑫培,前文已經講過。並且還不止此,有個老頭兒不聽老譚專聽許三,問他是什麼道理?答道:“許處是洪武正韻,老生正宗,小叫天如何比得?”問他什麼唱法方合洪武正韻?他瞪眼道:“你不懂,我和你說不清!”祥符馮卓三活到八十,整年聽戲。他說小叫天不好,他日記裡捧的是旦角,卻不是瑤卿等一干人,他捧的是崔德瑩。老譚的譽論還不畫一,更不必說畹華了。林顰卿本來極俗氣,不登大雅之堂,竟有人說林雅梅俗,豈非顛倒!但是廣德樓有一次演唱義務,彼時老譚還未死,正在演《盜宗卷》,前臺忽然退票,大嚷梅蘭芳告假不行。結果由管事人找來畹華,在大軸唱了一場《虹霓關》才算把坐客穩住,老譚也算個風流(角力)鬥。這是外行一面。內行如紅眼睛王四,張嘴就說老譚是條雞嗓子,又說北京只有兩個半唱戲的,一個是長庚,一個是自己,半個才是小叫天。他這樣話也是不佩服鑫培,這叫作“不要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試官”。若遇見試官盲目盲心,真叫有冤沒處伸。老譚譽多毀少,就算不含糊。

譚鑫培之《定軍山》

李順亭是北京人。他哥哥李順奎唱老生,人呼為小李三。順亭先唱武二花臉,後改老生,人呼為大李五。順亭武工極好,拳的套子,他肚子記得的有九十多套。年過六旬,演《戰長沙》的黃忠,還帶著刀走搶背,足見他的根底了。只文戲欠細緻,嗓音高亢,卻不好聽,能嚷不能唱,因此一輩子是二路角色。民國時同了余叔岩上漢口,途中犯了煙癮,剛下車就故去了。長子定安學的是武生跨演武老生,十三歲能陪王楞仙唱一齣《鎮潭州》,楞仙說他必定有成,不想沒過二十就完了。順亭私德不很佳,不必給他揭出。他兄弟李順德唱武二花臉。順德之子玉安唱老生,現在春生社管事。順亭還有個哥哥是個著名鼓手,光緒初年就已去世,他的名字墨香不記得了,只聽得人說他能為是很好。

順亭同時,二路老生有個曹文奎,排行第六,後臺稱為曹六先生,久搭三慶,武工遠不及順亭,文戲卻比順亭稍強。最愛玩笑。他兒子曹羊腳丫很大,一日站在門前,文奎走來,目不轉晴把他的兩足看了半天,歎氣道:“咳,羊兒,你這兩隻腳私占官街可怎麼好?”說得曹羊無言可答,眾人無不捧著肚子笑了。順亭、文奎都愛在臺上陰人,戲德平常。文奎未入民國老病而死。他的閨女嫁給武生俞振庭。曹羊也唱老生,只夠三路,入民國後死在河南。

沈全奎,浙江紹興人,人稱為沈三,是武生沈小慶之子。全奎幼習老生,久搭四喜,也是二路角色。晚年給譚鑫培配戲,很是不錯。鑫培之子嘉寶,號叫小培,是全奎弟子。全奎頗和陳氏熟識,身死之日,兩石出錢給他辦的棺材。全奎長子福山唱花臉,民國二十二年病亡。次子福海是個琴師。福山子玉斌,福海子玉秋也都是場面。全奎武不及李五,文可並曹六,做人卻比那兩位厚道,同台人有了漏子,全奎總給兜住,從有過中求無過,不象李、曹專泄別人的底。

王福壽,人稱紅眼王四,也是二路老生。本領不過一個李五,眼眶子卻比誰都大,連譚鑫培都不在他眼裡。弄的後臺人人嫌惡,晚年沒處搭班。此刻諸老伶死了大半,王四卻還健在,頗和票友周旋。自包丹亭以外,張聊止、章梅岑都跟王四學戲。聊止、梅岑都是正乙祠中堅人物,王四也在正乙祠登過台,只不過一二次罷了。《奪太倉》的張虯,應當紮綠靠,王四有時紮白靠,並且沒准詞。後臺都說他不會,不及李五有根。只李五唱滑了,不免偷工減料;王四是半生不熟,反倒提著神招呼一氣,前臺看著比李五有精采。調句侃兒,叫做歪打正著。本來張虯是冷活,後臺老生十人中九人不摸門,前臺更不消說起。你不信,問他“職任藩籬掌兵機誰能抵敵”是哪一出的引子?“力敵萬夫蓋世雄,貔貅百萬肅軍容。眼觀冀北幽燕地,乘勝都歸掌握中”,是哪一出的坐場詩?管保一個個白瞪眼,又焉能曉得王四的漏洞?只兩石看戲專走冷僻,連張虯的把子都是熟的,因此墨香也能略知一二。不過墨香另有用,心的地方,不和兩石一般跟老生紮上了。但那能看出王四比李五賣力的人已經是個老在行;還有多少沒聽過《奪太倉》的,比起來又差的多了。王四演《採石磯》的徐達,唱整套“石榴花”,雖是不通大路,卻比大路細緻。他那曲詞墨香也是一句不得知,跟官中座客不知《奪太倉》一樣。墨香打聽都沒處打聽,不象《娘子軍》梁夫人的那套“石榴花”,還可以找得出來的。不要說人家白瞪眼了,自己也有這個時候。隔行如隔山,這句土語一些不錯。王四雖不真會《奪太倉》,仗著放水去蒙,這出《採石磯》倒比別人實授,老角色的本領究竟不可厚非。王四、李鑫甫和現存的張榮奎是一路人性,所以都很能應活。前臺也說他們好,後臺不大願意用,然而到了節骨眼兒上又放他不下。過了幾年,王四才死,他遺下的戲本子多半歸了福建柯家。這是後話,別篇細表。

賈洪林是春茂堂陳家徒弟,原名惠林,小名狗兒。雖也是二路老生,唱出正戲也很不錯。在福壽班也充過台柱唱過大軸。他剛過二十歲的時候,老譚在同春班排《取南郡》,劉桂慶病亡,洪林抵的諸葛孔明。後來離開老譚獨當一面。一出《戰太平》,也是陳德霖的郜夫人,王瑤卿的孫氏二娘。二遍倒倉,才歸入配角,瑤卿、畹華都當作膀臂。洪林生平好色,所以活不到五十就死掉了。他前後給老譚作過兩次配搭。同春班是小試其技,同慶班是真是硬裡子。他給老譚磕過頭,是譚家門生。如今老生的譚派,大半只是個賈派。洪林叔父麗川,人稱賈二先生,教的老生徒弟最多,賈家在老生一行總算占了極大勢力。只人情好攀高,張嘴就說譚氏嫡傳,把姓賈的給草滅了。其實賈派遍于北平,比譚派勢力大的多呢。

這些年老生死了不少,旦角裡面在人眼中的卻死了一個路玉珊。玉珊小名三寶,他是山東劉和坤的科徒,從曆城到汴梁,又到北京。當日北京說笑話,山東有三大:左都禦史張振卿先生的官大,祥字型大小孟家的財大,加上玉珊鼎足而三。玉珊四十歲,管事人段友明說了他一句老,玉珊大怒,連哭連罵打了段友明一個嘴巴。他的性情剛硬可想。王瑤卿和他最好。瑤卿演戲必須玉珊做二旦,兩人派在一起也稱的珠聯壁合。畹華又拜玉珊為師,學習《醉酒》等戲。玉珊又教了畹華幾出刀馬旦的玩藝,畹華大得他的益處。玉珊有一出《陰陽河》,情節極荒唐,玉珊卻唱得不錯。只玉珊是安工,不象外江火爆,水桶也不蠟蠟。本來水中冒火,是說不通的。這女鬼挑的是水,怎麼改了挑火了?後來伶人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至於燒著鬼發,滿台打滾了。玉珊在山東三大當中,起的最後,倒的最先,年紀不夠五上便死去了。玉珊有時反串小生,總不脫脂粉氣。

梅蘭芳、路三寶之《虹霓關》

幾個老伶事蹟,差不多占了後半篇,還有些脫略不全。但這盡都是墨香三十年來親見親聞,觀劇的閱歷比道聼塗説不同。玉珊還曾送給墨香一本《英傑烈》,墨香贈給荀慧生了。足見玉珊和墨香的交誼,只比瑤卿還差得遠罷了。李五、沈三也是常見面的,許多梨園掌故是聽他們講的。不過他們說的往往不符,不但兩人說的是兩樣的話,有時一個人今天明天便說的各別,是個大大疑案。一般戲劇大家從伶人口中討生活,他們或成心給你左的,或自己不知細底隨便胡謅。你要照樣寫出編輯成書,再羼上自己附會之詞,豈不誤盡後人!必不得已,只可作部小說,還有人知你不是信史,作個消閒小品倒不妨事。素描本部到此暫行結束。後來事蹟甚多,留待下期慢慢鋪敘。

(《劇學月刊》第二卷第十一期)

光風霽月的梨園

久已被人遺忘的

故紙堆中那個

致力於尋找和分享

懷舊

梨園雜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