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老千股是香港股市“土特產” 李小加告訴你如何避雷 _ 東方財富網(Eastmoney.co

近日, 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表示, 希望未來5~10年, 市場不再提及老千股。

老千股作為香港股市的“土特產”, 是個神奇的存在。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給老千股下過一個定義:主要是指大股東不以做好上市公司業務來盈利, 而主要通過玩弄財技和、供股與合股等融資方式損害小股東利益。

老千股是怎麼賺錢的呢?

在我們的概念中, 要賺錢肯定是資金推動, 把股價炒上去, 然後逢高派發。 而老千股卻是通過將股價炒下去賺錢。 咦, 這怎麼可能?

舉個例子:

1、假如有一隻個股的資產淨值是10元, 當它股價跌到9元的時候,

你看其價值低估而買入。

2、誰知莊家在8、7、6元一路賣出。 你一看越來越便宜了, 不斷買, 以攤低成本。

3、股價就這樣一路跌到了2元, 這時你可能已經把所有的錢都買進去了。 但想到股價只有淨資產的兩成, 跌無可跌, 怕什麼?

4、然而, 好戲才剛剛開始。 公司供股了, 1元/股。 你供還是不供?

供股, 簡單地說就是上市公司希望現有股東按同一個比例掏錢, 擴大上市公司的股本。 具體比例由上市公司說了算, 有可能是1供1、1供2, 也有可能是1供10甚至更高。 所謂1供1, 就是每持有1股股票的股東, 有權以“供股價”再額外買入1股的新股, 以此類推, 1供10就是每持有1股股票就有權以“供股價”再額外買10股新股。

為了吸引現有的股東參與供股, 通常情況下“供股價”會較股票的現價要低。

這時, 你面臨三種選擇:A 供, 再掏出真金白銀來買這只股, 持股數量再增加一倍;B 不供, 供股部分上市後由2元/股變成1元/股(以1供1為例), 瞬間再損失50%;C 不供, 但把“供股權”賣出給別人, 當然, 供股權的價格遠低於供股價(在香港的供股機制下, 不少上市公司允許現有股東將“供股權”在市場上出售).

5、走到這裡, 如果你沒錢參與供股, 馬上就輸了;如果你有錢參與供股, 不要緊, 多供幾次, 你自然會彈盡糧絕, 退出比賽。

6、等你實在供不起的時候, 有人接手啦, 他們是上市公司或者莊家老闆的好友, 想當初以2元~9元之間賣出的股票, 現在用1元、幾毛、甚至幾分就能買回來了, 賺不賺?這時你可能想起來了, 這檔股票的每股資產淨值是10元啊,

怎麼可能?再重溫定義, 李小加所說的第一個特徵就是“玩弄財技”——都走老千這條路了, 誰還在乎業績?

7、唉, 虧90%了, 終於跌不下去了吧?好天真噢, 別忘了還有合股可以玩。

合股:跟供股相反, 合股是將10股合成5股或1股等等, 反正就是股票總數大幅減少, 假設股民手裡原來有1000股股票, 每股市價0.01港元, 現在1000股合成了10股, 股價變成了1港元。 然後呢?然後, 再往下跌。

比如有“老千股的鼻祖”之稱的某利國際, 現在股價是0.101港元/股, 而它的前複權價是52179.913港元, 虧損幅度達到99.99……%, 極其接近100%。 幾乎所有投資者在踏足港股之初就被告誡過, 別惹這只“千王之王”。 呵呵, 不過它換名字了。

再看看它的拆股、合股紀錄。

分紅紀錄:

8、好了, 現在你基本上虧光了, 合股的另一個目的也是為了吸引新韭菜。 很多股民是沒有記性的, 也不會通過翻查歷史舊賬去瞭解一家公司, 這些公司就可以通過不斷地以合股再“供股”的方式, 周而復始地將這個遊戲玩下去。

比如某著名老千公司, 史上最離譜的一次“供股”是先進行20股合1, 然後接著1供20股, 而且供股價折讓86%。 表面看來, 完成一系列動作, 總股本實際才多了2500多萬股, 但對於小股東而言, 早已哭死。

9、或者你真的很有錢, 供股、合股你都奉陪到底, 那接上來就只好上更厲害的招數:收購資產。 因為公司資金多了, 可以高價收購一些大股東的資產, 結果收購來的這些業務卻是年年虧錢,令公司的現金不斷流走。公司年年虧錢,現金不斷流向大股東,這樣又需要再融資,抽水不能停,股價哪有機會漲?港股的融資基本不受政策限制,只要你想融,只要你融得到。看看前面所述的“千王之王”一系列融資:

10、如果你真的看准了,這個公司就是擁有大量資產,而股價極度偏低,咬定青山不放鬆,那麼,上市公司可以使出大招:私有化。這樣就可借著私有化鯨吞資產,是成本低效益高的妙法,快手快腳搶走投資者應有的份額權益。

看到這裡,你可能忍不住要問:香港不是法治社會嗎?監管層去哪了?怎麼不管管?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去年9月11日曾在港交所官網寫了一篇日誌,比較清楚地講述了監管層的想法:

1、為什麼不從嚴監管? 要給好人自由。

不同市場採取了不同的監管哲學。一種監管哲學是假定所有人都有作惡的動機與可能,對各種融資行為都採取嚴苛的審批制度,通過事前盤查來篩除壞人;一種監管哲學是假定絕大多數人都是遵紀守法的好人,從事正常的市場交易,監管者儘量不干涉市場自由,主要通過事中監察和事後追責來懲罰壞人。

前者的好處是可以將不少壞事扼殺在搖籃中,讓壞人無法作惡。對於一個散戶為主的市場來說,這樣的監管理念可能是不二選擇。而對於一個機構投資者占主導地位的市場,現實情況是,再嚴厲的事前審查也無法完全杜絕所有違規(除非關閉整個市場),而過於嚴苛的審批必然會妨礙好人的自由,窒息正常的市場活動。而且,如果審查過程中賦予監管者過多的自由裁決空間,容易滋生腐敗與尋租。

香港市場採取的後一種監管哲學,其好處是保障了好人的自由,提高了資本市場的效率,當然代價是不能把壞人在事件未發生前就擋在門外。這樣的監管哲學不是推卸管制的責任,而是說管壞人的著眼點主要是強制披露責任、確保股東審批程式和加強事後違規檢控,通過懲罰震懾違規。當然,這樣的監管理念與香港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這一市場結構息息相關。

2、為什麼允許公司那麼容易融資?為公司解困。

所有這些再融資制度都是市場的中性工具,允許它們的初衷當然是為了幫助好公司更容易、更方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地融資與發展,這也是許多內地企業選擇來香港上市的一大主要原因。

再融資制度可為有經營困難的公司解困,當然,拯救失敗會給參與融資的股東帶來損失。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壞人會利用這些融資手段直接侵害小股東利益。

就像廚房裡的菜刀一樣,好人用它是為了切菜切肉,但也難免有一些壞人會拿它來殺人或搶劫。不過,如果因為有幾個壞人拿菜刀殺了人,我們就把所有的菜刀都收起來,肯定會給大家做飯帶來極大的不便。

因此,如何在不影響大眾生活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有人拿菜刀行兇的威脅,是香港市場監管者不斷努力尋求的平衡點,而最重要的監管責任應落在事後強而有力的追責上,以阻嚇其他潛在壞人。

此外,李小加還表示,老千股的鍋港交所不背,那是香港證監會的事。

“在監管層面上,香港證監會和香港交易所分別肩負不同的職責。作為上市公司的前線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根據《上市規則》監管上市公司和董事的合規情況(例如是否及時進行資訊披露、是否按規定召開股東大會等),但儘量不干預上市公司股東的決策自由,且無權監管投資者行為。 ”

“香港證監會作為獨立的法定機構,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全面監管整個市場,因此,有關收購、股份回購及私有化等上市公司事宜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由於可能涉及投資者的行為,均由證監會負責事中監管和事後檢控。 ”

而近日表態要處理老千股的正是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他承認,市場近年不斷出現“老千股”、殼股、創業板配售等現象,已對香港的形象產生影響,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亦關心香港如何控制“老千股”問題。唐家成強調,香港必須要保持市場質素,“如做得不好,滬深港通不會再擴大!”

據《香港東方日報》報導,近期香港證監會“出手”明顯增多,除了整頓創業板“圍飛”歪風外,勒令上市公司停牌數目更大幅飆升,單是今年前幾個月已勒令4家公司停牌,已是去年全年的總數。

雖然監管層作出了表態,但想完全消滅老千股仍任重而道遠,“未來5~10年”是唐家成給出的的時間表,在這之前,投資港股的朋友們仍要注意風險。那麼,普通散戶投資者(尤其是缺乏投資經驗的內地投資者)該如何保護自己,躲避“老千股”?

且看李小加支招:

投資者首先必須嚴肅對待自己的投資責任。既然你是自己投資盈利或損失的最終承受者,你就應該是這筆投資安全性的第一責任人。一定要買自己瞭解的股票,不要輕信小道消息,遠離誘惑。如果真的不熟悉市場,那就去人多、亮堂的地方,那裡壞人較難藏身。壞人大多喜歡躲在偏街小巷人少的角落,資本市場上也是一樣。因此,缺乏經驗、人生地不熟的散戶投資者應該儘量走寬敞亮堂的大道,投資那些人人皆知、往績良好、資訊披露充分透明、風險較低的公司。膽大勇猛或者想以小博大的投資者如果選擇走偏街小巷,那就一定也要格外小心,提高風險意識。

其實,儘管香港的再融資機制靈活方便,但大股東使用時都必須嚴格按照《上市規則》召開股東大會,得到股東授權或同意。很多情況下,只有得到小股東單獨同意後才可發行。上市公司就再融資計畫發公告到股東大會之間,往往都有一個規定的股東通知期。因此,選擇投資這些公司的投資者一定要仔細跟蹤,及時瞭解公司的再融資計畫,積極參與股東大會投票,並時刻查察投資,及時作出適當投資決定。

總而言之,要想避開老千股,儘量走大道,避免串小巷;提高警惕,謹慎決策。出事後再喊員警,往往為時已晚,因為再好的員警也無法替你的損失買單。

(原標題:這個神奇的香港“土特產”,股民千萬別買)

結果收購來的這些業務卻是年年虧錢,令公司的現金不斷流走。公司年年虧錢,現金不斷流向大股東,這樣又需要再融資,抽水不能停,股價哪有機會漲?港股的融資基本不受政策限制,只要你想融,只要你融得到。看看前面所述的“千王之王”一系列融資:

10、如果你真的看准了,這個公司就是擁有大量資產,而股價極度偏低,咬定青山不放鬆,那麼,上市公司可以使出大招:私有化。這樣就可借著私有化鯨吞資產,是成本低效益高的妙法,快手快腳搶走投資者應有的份額權益。

看到這裡,你可能忍不住要問:香港不是法治社會嗎?監管層去哪了?怎麼不管管?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去年9月11日曾在港交所官網寫了一篇日誌,比較清楚地講述了監管層的想法:

1、為什麼不從嚴監管? 要給好人自由。

不同市場採取了不同的監管哲學。一種監管哲學是假定所有人都有作惡的動機與可能,對各種融資行為都採取嚴苛的審批制度,通過事前盤查來篩除壞人;一種監管哲學是假定絕大多數人都是遵紀守法的好人,從事正常的市場交易,監管者儘量不干涉市場自由,主要通過事中監察和事後追責來懲罰壞人。

前者的好處是可以將不少壞事扼殺在搖籃中,讓壞人無法作惡。對於一個散戶為主的市場來說,這樣的監管理念可能是不二選擇。而對於一個機構投資者占主導地位的市場,現實情況是,再嚴厲的事前審查也無法完全杜絕所有違規(除非關閉整個市場),而過於嚴苛的審批必然會妨礙好人的自由,窒息正常的市場活動。而且,如果審查過程中賦予監管者過多的自由裁決空間,容易滋生腐敗與尋租。

香港市場採取的後一種監管哲學,其好處是保障了好人的自由,提高了資本市場的效率,當然代價是不能把壞人在事件未發生前就擋在門外。這樣的監管哲學不是推卸管制的責任,而是說管壞人的著眼點主要是強制披露責任、確保股東審批程式和加強事後違規檢控,通過懲罰震懾違規。當然,這樣的監管理念與香港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這一市場結構息息相關。

2、為什麼允許公司那麼容易融資?為公司解困。

所有這些再融資制度都是市場的中性工具,允許它們的初衷當然是為了幫助好公司更容易、更方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地融資與發展,這也是許多內地企業選擇來香港上市的一大主要原因。

再融資制度可為有經營困難的公司解困,當然,拯救失敗會給參與融資的股東帶來損失。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壞人會利用這些融資手段直接侵害小股東利益。

就像廚房裡的菜刀一樣,好人用它是為了切菜切肉,但也難免有一些壞人會拿它來殺人或搶劫。不過,如果因為有幾個壞人拿菜刀殺了人,我們就把所有的菜刀都收起來,肯定會給大家做飯帶來極大的不便。

因此,如何在不影響大眾生活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有人拿菜刀行兇的威脅,是香港市場監管者不斷努力尋求的平衡點,而最重要的監管責任應落在事後強而有力的追責上,以阻嚇其他潛在壞人。

此外,李小加還表示,老千股的鍋港交所不背,那是香港證監會的事。

“在監管層面上,香港證監會和香港交易所分別肩負不同的職責。作為上市公司的前線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根據《上市規則》監管上市公司和董事的合規情況(例如是否及時進行資訊披露、是否按規定召開股東大會等),但儘量不干預上市公司股東的決策自由,且無權監管投資者行為。 ”

“香港證監會作為獨立的法定機構,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全面監管整個市場,因此,有關收購、股份回購及私有化等上市公司事宜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由於可能涉及投資者的行為,均由證監會負責事中監管和事後檢控。 ”

而近日表態要處理老千股的正是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他承認,市場近年不斷出現“老千股”、殼股、創業板配售等現象,已對香港的形象產生影響,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亦關心香港如何控制“老千股”問題。唐家成強調,香港必須要保持市場質素,“如做得不好,滬深港通不會再擴大!”

據《香港東方日報》報導,近期香港證監會“出手”明顯增多,除了整頓創業板“圍飛”歪風外,勒令上市公司停牌數目更大幅飆升,單是今年前幾個月已勒令4家公司停牌,已是去年全年的總數。

雖然監管層作出了表態,但想完全消滅老千股仍任重而道遠,“未來5~10年”是唐家成給出的的時間表,在這之前,投資港股的朋友們仍要注意風險。那麼,普通散戶投資者(尤其是缺乏投資經驗的內地投資者)該如何保護自己,躲避“老千股”?

且看李小加支招:

投資者首先必須嚴肅對待自己的投資責任。既然你是自己投資盈利或損失的最終承受者,你就應該是這筆投資安全性的第一責任人。一定要買自己瞭解的股票,不要輕信小道消息,遠離誘惑。如果真的不熟悉市場,那就去人多、亮堂的地方,那裡壞人較難藏身。壞人大多喜歡躲在偏街小巷人少的角落,資本市場上也是一樣。因此,缺乏經驗、人生地不熟的散戶投資者應該儘量走寬敞亮堂的大道,投資那些人人皆知、往績良好、資訊披露充分透明、風險較低的公司。膽大勇猛或者想以小博大的投資者如果選擇走偏街小巷,那就一定也要格外小心,提高風險意識。

其實,儘管香港的再融資機制靈活方便,但大股東使用時都必須嚴格按照《上市規則》召開股東大會,得到股東授權或同意。很多情況下,只有得到小股東單獨同意後才可發行。上市公司就再融資計畫發公告到股東大會之間,往往都有一個規定的股東通知期。因此,選擇投資這些公司的投資者一定要仔細跟蹤,及時瞭解公司的再融資計畫,積極參與股東大會投票,並時刻查察投資,及時作出適當投資決定。

總而言之,要想避開老千股,儘量走大道,避免串小巷;提高警惕,謹慎決策。出事後再喊員警,往往為時已晚,因為再好的員警也無法替你的損失買單。

(原標題:這個神奇的香港“土特產”,股民千萬別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