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獨家」中國詩歌的領軍人物於堅要來了

掌上曲靖訊3月25日, “明月登堂 照亮雲南”于堅作品展將在曲靖舉行。 此次活動由曲靖一中教育發展基金會出品,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曲靖爨文化博物館、西門街32號藝術空間主辦, 曲靖畫院版畫創研中心、永勝畫室承辦, 麒麟區圖書館、曲靖垚哥陶瓷協辦, 旨在通過品詩、品人、品文化, 達到“見作品之美, 會四方之友, 啟思想之光”的目的。

於堅是中國當代詩歌的領軍人物, 在國內外具有很高聲譽。 當天下午2:30分, 於堅將在曲靖爨文化博物館與曲靖一中的文史老師及愛好詩歌的莘莘學子們進行“詩歌與人生”的主題對話, 穿越千年歷史長河, 輾轉于“南碑瑰寶”的古意之氛, 暢談詩歌, 並進行文學創作鑒賞。 當天晚上7:30分, 在古典懷舊的吉它聲中, 在西門街32號藝術空間。 法語版詩《被暗示的玫瑰》入圍法國發現者詩歌獎。 現為雲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爨文化博物館:

爨文化博物館暨曲靖一中校史館的前身是爨碑亭, 由學校創始人、第一任老校長謝顯琳先生于1937年修建, 將《爨寶子碑》和《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合庋一亭。 因兩塊碑均屬國務院頒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在曲靖一中校園裡劃定2畝地的園子作為保護範圍, 因而又稱“爨園”, 同時被評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88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重修爨碑亭, 在中軸線前位再建會盟碑亭,

兩塊碑得以分別保管。 由於年久失修, 碑亭陳舊、圍欄腐朽。 2007年, 在曲靖一中現任校長李晶老師的大力宣導下, 許多校友自願出資修復翻新爨碑亭, 後得到曲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 把爨文化博物館定位為市政工程, 以曲靖一中為主體, 市文產辦、住建局、教育局等部門協助建設, 經2011年長達1年的論證設計, 於2012年9 月27日動工興建, 由深圳水晶石公司參與爨文化博物館的精心布展, 爨文化博物館才得以建成。

近八十年以來, 學校以此為視窗, 先後接待中央領導、漢學專家及普通民眾數十萬人次, 為宣傳雲南獨特文化、增進文化交流與瞭解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32號藝術空間:

32號藝術空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的孩子知道祖輩生活的場景,讓藝術走下殿堂,走進百姓,讓我們的街坊鄰居、我們的叔叔阿姨,我們的弟弟妹妹爬完山、買了菜、放了學都能隨意地走進這幽靜的老屋,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百年老屋有生命的老井、小院、石雕、木刻、青磚、瓦簷,與油畫、板畫、書法、攝影交融,感受被歲月風雨侵蝕的記憶……

永勝畫室:

一個由留美海歸畫家引領的曲靖美術培訓機構。這裡,既有美國留學歸來、正高職稱、活躍在美術創作和組織第一線、深諳中西美術教學理念的著名畫家,也有當地著名藝術家,還有多年來活躍在當地美術寫生活動第一線的知名畫家;這裡,既注重國際上先進的美術教學理念,也注意研究和適應國內具體的藝考體系。這裡,採取小班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計畫,使每個學生都能提高綜合素質和真正的應試能力;這裡,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制定針對各大美術院校和其他藝術院校暨藝術專業的投考規劃;這裡,為有留學意願的美術學生制定一套確實可行的短期和長期培訓、應試、申請規劃。

都看到這兒了,該有感情關注了!

32號藝術空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的孩子知道祖輩生活的場景,讓藝術走下殿堂,走進百姓,讓我們的街坊鄰居、我們的叔叔阿姨,我們的弟弟妹妹爬完山、買了菜、放了學都能隨意地走進這幽靜的老屋,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百年老屋有生命的老井、小院、石雕、木刻、青磚、瓦簷,與油畫、板畫、書法、攝影交融,感受被歲月風雨侵蝕的記憶……

永勝畫室:

一個由留美海歸畫家引領的曲靖美術培訓機構。這裡,既有美國留學歸來、正高職稱、活躍在美術創作和組織第一線、深諳中西美術教學理念的著名畫家,也有當地著名藝術家,還有多年來活躍在當地美術寫生活動第一線的知名畫家;這裡,既注重國際上先進的美術教學理念,也注意研究和適應國內具體的藝考體系。這裡,採取小班化、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計畫,使每個學生都能提高綜合素質和真正的應試能力;這裡,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制定針對各大美術院校和其他藝術院校暨藝術專業的投考規劃;這裡,為有留學意願的美術學生制定一套確實可行的短期和長期培訓、應試、申請規劃。

都看到這兒了,該有感情關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