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全景展現新華八十載發展史

□本報記者 趙新樂

5月31日, 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國新華書店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出版發行座談會在第27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舉行。

作為新華書店第一部完整的編年史, 《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共33卷2000余萬字, 由中國新華書店協會和全國32家新華書店共同編寫, 歷時2年完成, 展現了全體新華人八十載的革命之路、文化之旅和滄桑經歷。

人民出版人和新華人攜手岀版

1937年, 在延安清涼山下誕生了新華書店。 從此, 經歷了革命戰爭的洗禮和考驗, 伴隨著時代的號角和中國革命的進程, 新華書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不斷發展壯大, 成為中國出版文化事業的主框架、中國圖書發行事業的主管道、中國全民閱讀推廣的主陣地。

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理事長哈九如提到, 為了展示新華精神, 反映創新業績, 體現發展新常態, 為今天留存足跡,

為歷史留存史料, 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發起並組織了《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出版工程。

《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首次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國新華書店協會共同協調, 全國32家人民出版社同時岀版, 由中國新華書店協會組織編寫並由全國所有省(區、市)同業機構共同書寫這部行業史書, 創造了中國出版史上的多個第一。

說起新華書店與人民社的淵源, 應該是歷史的“兄弟”。 1921年,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創建人民社。 1937年4月24日, 新華書店在延安的清涼山創立。 新華書店內設編輯部, 承擔了黨的部分出版工作。 當時的新華書店集出版、發行、印製於一體, 在艱苦的條件下出版了數百種圖書。 新中國成立後, 中央將新華書店一分為三,

在新華書店編輯部的基礎上重建人民社。

“80年來,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 全國人民出版社系統和新華書店系統在黨和人民的出版發行事業中, 共同形成了特殊的工作關係, 一同成為社會主義出版事業和文化事業建設的親身經歷者、積極參與者和忠實見證者。 ”人民社社長黃書元說, 廣大人民出版人和新華人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密切配合, 一同成長, 結下了特別深厚的工作情誼。 今天的再攜手, 則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對這一特殊傳統工作關係的又一次考驗和極好檢驗。

凝聚新華人心血的編撰

2015年, 中國新華書店協會啟動《中國新華書店出版大系》編纂策劃工作, 確立了大系選題策劃方案、編寫體例、凡例、彩插、大事記、附錄等基本體例和大體框架。

協會成立編纂委員會指導各卷編纂工作, 並由各新華書店主要負責人擔任分卷主編, 選調能力強、肯吃苦的員工負責分卷編纂工作, 在各卷寫出初稿並由老員工、專家等參加初審後, 協會召開分片審稿會, 通過逐條講解進行示範、補正, 探討共同出現的問題, 保障了各卷編纂工作順利推進。

同時, 協會還對圖書內文、彩頁、封面用紙進行了多次修正, 並將選定的內文、封面、彩頁用紙樣本及時送達各地, 以確保全卷各項標準的統一。 確定內文版式後, 製作範本並就範本進行細緻描述, 精確到毫米;對每卷排版後的樣稿進行整體確定, 提出意見, 確認修改。 對圖書印刷的工藝做到每家出版社一一確認。

參與《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湖南卷》撰稿的楊秀軍清楚地記得, 在《湖南卷》編纂過程中, 他們歷經查閱、收集、整理、核對大量的資料文獻, 耗時一年半, 幾易其稿。 從收集的初稿180多萬字提煉精華至最後28萬字, 發動全省14個地區分公司同步進行編寫工作。 由於以前沒有成體系的史志資料, 加上時間緊、跨度大、任務重、品質要求高, 編撰人員克服重重困難, 四處走訪收集材料, 放棄所有節假日, 不分晝夜地加班加點工作, 只為能夠為歷史留下寶貴的記錄, 使編撰工作完美收官。

哈九如說, 《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既是對新華書店光榮奮鬥歷史的翔實記載, 更蘊含著激勵當代新華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 《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的出版發行,正是為了把新華書店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把新華書店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中國新華書店發展大系》的出版發行,正是為了把新華書店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把新華書店精神更好地傳承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