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數位貨幣市場正在成熟,三大跡象露端倪

在比特幣和乙太幣幣價達到第一季度歷史新高時候, 全球數位貨幣市場的交易場地也發生了變化。 2017年至今, 交易量有過數次大的變動,

這些都暗示著一個新的全球市場環境的誕生。

全球比特幣交易量, 在今年一月中國央行(PBoC)的監管下減少了許多。 後續的提幣和杠杆交易也被停止, 在數年沒有的情況下業開始徵收交易費 。

儘管這些變動, CoinDesk研究中心仍然覺得在第一季度裡數字貨幣市場越發成熟化。

1. 中國交易量的下降以及更分佈化的全球交易

中國央行對三大交易所的監管對全球市場造成了很大對影響。 在今年一月, 交易量達到有史以來最低。 人名幣交易量的減少使得更多的日元和美元交易量得以增加。 第一季度結束後, 日元為比特幣交易中最主要的支付方式, 美元緊隨其後。 人民幣第四, 韓元和歐元緊隨其後。

2. 乙太幣緊隨比特幣之後,

佔據大份數字貨幣市場份額, 並得到大量資金支持

在第一季度結束後, 乙太幣無論從幣值還是交易量上都大幅上漲。 關於交易量, P網還是以比特幣為主, Coinbase上乙太幣和比特幣則旗鼓相當。 在B網上乙太幣則佔據很大一部分比例。 全球的乙太幣交易也逐漸呈現多元化趨勢。 乙太坊不僅作為各種基礎協議或一些去中心化應用的底層框架, 它同時也為未來的一些專案融資和交易提供了一個平臺。

3. 數字資產的長尾效應逐步增加, 使估值和交易更加多元化

基於區塊鏈上的許多代幣總市值都超過了1億美元;代幣中主要由比特幣, 乙太幣和瑞波幣為主導。

超過130種代幣潛在估值超過了1000萬美元, 就像新區塊鏈平臺上的Zcash,

Monero, 萊特幣以及在現有區塊鏈上的golem, augur和gnosis。 四年之前, 直郵兩種貨幣市值超過了1000萬美元, 也就是比特幣和萊特幣。 而在過去一個月中, 18種貨幣的日交易量就超過了1000萬美元。

主流的幾大全球交易所比如Coinbase, Poloniex, Kraken, Bittrex, Shapeshift以及Bitfinex現在也支持代幣的多市場化以及與相對應的法幣建立聯繫。 同時, 一個逐步擴張的去中心化交易市場以及類似EtherDelta或Ox的協議也開始逐漸流行。 換言之, 以比特幣交易為主導的中心化市場也會變的更加多元化。

結論

多年以來, 在不同的交易所和不同的數字貨幣的投資也招來了各種監管, 駭客攻擊, 或各類相應商業模式的發展。

在三月, 美國證監會拒絕了兩個比特幣指數基金的申請, 理由是中國比特幣市場缺乏相應的管理以及太過中心化。

與此同時, 在監管之後, 比特幣在中國的交易量明顯下降了很多, 在日本和韓國的交易量增加了許多。

因此, 無論是比特幣還是乙太幣, 交易量的構成變的更加多元化。 業界也在重新考慮建立一個比特幣的指數基金或者成立一個新的乙太幣指數基金。 就現在而言, 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在比特幣失去統治地位後, 乙太幣或者是其他代幣能取得一個更大的市場份額依然是個未知數。

作者:Alex Sunnarborg

編譯:共用財經Steve H.

原文連結:http://www.gongxiangcj.com/show-22-3854-1.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