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除了機器人四大家族,還有中國那些牛逼的機器人企業和研究所

說起機器人, 很多人腦海中首先閃現的

大多是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

ABB、KUKA、Fanuc和安川

而中國本土, 除了新松機器人

能說得上名字的機器人企業更是寥寥可數

但是最近幾年中國的

機器人企業也正在大規模異軍突起

本期, 新聞妹將帶你盤點

中國2017年新增的機器人企業和

最“牛”的十大機器人研究所

一、中國新三板2017年增加的機器人企業

1、穿山甲:服務機器人生產、研發和銷售

2月27日, 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告顯示, 蘇州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並掛牌。

公告顯示, 穿山甲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7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800.36萬元、1694.47萬元、534.9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31.14萬元、-86.59萬元、-454.47萬元。

穿山甲2006年成立之初並不是做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 公司主營業務為液壓破碎錘的生產和銷售, 產品的使用者主要為開採、冶金、建築、船舶等行業。 2014年穿山甲果斷轉型, 在生產和銷售液壓破碎錘基礎上,

逐步轉型做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

在2016年1-7月的主營收入中, 服務機器人已經占比100%。 穿山甲主要產品包括送餐機器人、家用機器人、酒店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液壓破碎錘等。

2、本潤科技:主營諧波減速器

東莞市本潤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9月9日, 主要從事諧波減速器與工業機器人及集成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本潤股份主要產品為本潤牌工業機器人產品、愛普生工業機器人及系統集成。 公司現已獲得10項實用新型專利, 2項外觀設計專利及4項軟體著作權, 另有5項發明專利, 2項實用新型專利與1項外觀設計專利已被受理。

本潤股份2015年度、2016年1月-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164.49萬元、841.73萬元, 淨利潤分別為9.10萬元、41.61萬元。

3、騏通智能:智慧裝備製造及工業機器人研發設計

2月27日, 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告顯示, 湖北騏通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並掛牌。

騏通智能成立於2011年9月9日。 2015年度、2016年1月-8月營業收入分別為2110.59萬元、1419.55萬元, 淨利潤分別為-72.75萬元、1.54萬元。

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智慧裝備及系統集成設計、生產、改造、安裝等, 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設計、組裝、銷售和維護, 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系統集成、安裝、調試、維護以及機器人及自動化控制備件的設計、製作和銷售。 公司已取得軟體著作權1項、專利5項。

4、方智科技: 智慧充電設備、智慧巡檢無人機等

2月20日, 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並掛牌。

公告顯示, 方智科技2015年度、2016年1-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2831.52萬元、3577.34萬元, 淨利潤分別為-392.92萬元、1179.48萬元。

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5月17日, 是一家主要負責智慧充電設備、智慧巡檢無人機、電力特種機器人的研發及銷售公司, 主要產品為智慧充電設備、智慧巡檢無人機、電力特種機器人等電力智慧設備。

同時, 公司為客戶提供相關的技術運維服務。 公司獲得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軟體企業證書、軟體產品登記證書、品質管制體系認證證書榮譽。

5、翠峰科技: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

3月24日, 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告顯示, 廣東翠峰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並掛牌。

資料顯示, 翠峰科技主營業務為工業機器人及其應用系統、工業機器人周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

同時提供自動化生產線的整體解決方案。 主要產品包括工業機器人成套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周邊設備。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9月翠峰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694.04萬元、1855.72萬元、1855.9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64.34萬元、89.48萬元、128.47萬元。

2013年初已陸續與國際機器人知名品牌川崎、發那科、柯馬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且取得柯馬7kg高速機器人中國獨家代理權。

6、偉立科技:向混聯型機器人領域發展

成立於2003年的寧波偉立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 主要產品為圍繞注塑機為母機建設的自動化系統, 逐步延伸至金屬加工行業, 向混聯型機器人領域發展。

偉立科技用10年的時間大力建設軟硬實力,迅速趕超國際著名品牌,成為中國領先工業機器人生產與研發者,以及機器人行業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7月營業收入分別為9242.54萬元、7515.03萬元、5262.64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42.51萬元、-134.51萬元、248.57萬元。

7、大德重工:自動化焊割設備

江蘇大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11月7日,是一家從事自動化焊割設備系統的研發、諮詢與服務的公司。2015年度、2016年1-5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804.76萬元、1720.4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75.38萬元、153.49萬元。

大德重工的主要產品是標準機器人焊接工作站、機器人8軸焊接工作站、機器人雙工位焊接工作站、機器人等離子切割工作站、機器人光纖鐳射切割工作站、機器人9軸焊接工作站、機器人配特殊型變位機焊接工作站。

8、光寶科技: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

蘇州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工業機器人應用以及周邊自動化集成智慧應用的高科技企業。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5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164.25萬元、1265.51萬元、418.56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20.22萬元、10.87萬元、51.10萬元。

主營業務為工業自動化設備及相關配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業務主要配套於電子產品製造行業的相關制程。

9、金品智造:智慧型機器人、焊接材料製造生產線等

蘇州金品智慧機器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焊接材料製造生產線及相關配套通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焊接材料製造設備主要包括:不銹鋼藥芯焊絲生產線、碳鋼藥芯焊絲生產線和碳鋼實心焊絲生產線。

2015年7月,公司開始從事智慧生產線系統的研發、製造和銷售,根據客戶產品的工藝特點,協助客戶定制自動化製造成套系統、規劃生產線佈局、配套自動化物流系統,從生產模式、人員投資、產品品質、工廠資訊化等方面設計全方位的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括:全方位AGV物流小車、智慧立體倉庫和智慧衍架搬運機器人。

金品智造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136.35萬元、1672.50元、687.66萬元;淨利潤分別為43.76萬元、73.95萬元、-69.22萬元。

10、世椿智能:智慧設備研發

深圳市世椿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立,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各種流體應用控制設備、工業機器人、非標自動化生產線等智慧設備以及智慧控制軟體的企業。

世椿智慧已在自動化流體控制設備領域馳騁11年,為3C、LED、家用電器、汽車等各行業客戶提供全自動點膠機、雙組份自動灌膠機、線上式高速噴射點膠機、全自動塗覆機、全自動非標自動化流水線及六軸機器人應用等工業自動化設備。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4360.03萬元、4997.38萬元、3270.7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30.43萬元、-462.14萬元、294.23萬元。

二、中國最“牛”十大機器人研究所

1、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即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11月,1962年前的名稱為沈陽電子技術研究所,1962年至1972年的名稱為東北工業自動化研究所,1972年起正式定名為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現任所長于海斌。

全所設有2個重點實驗室:機器人學重點實驗室和先進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3個研究室:1、工業控制系統研究室,2、光電資訊研究室,3、自動化裝備研究室;一個研究中心:水下機器人研究中心;一個負責科研資訊、文獻、網路等支援服務的資訊中心。

作為中國機器人事業的搖籃,在中國機器人事業發展歷史上創造了二十多個第一,引領中國機器人技術的研究發展。

2、上海交大機器人研究所

上海交大機器人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機器人研究室),是我國最早機器人從事機器人技術研發的專業機構之一。1992年建成國家863機器人柔性裝配系統網點實驗室。機器人研究所是機械電子工程學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點。

該研究所在機器人學、先進電子製造、生物機電一體化系統、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機電設備及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與開發等方面有顯著的特色與優勢,主持過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7年,是我國最早開展機器人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其前身主體是1986年成立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即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弧焊機器人和第一台點焊機器人。

近年來承擔了200余項載人航太、神光III、探月等國家重大工程,IC、NC、核高基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各類科技計畫,以及軍工及國民經濟重大行業專案,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4、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10月,是由我國老一輩傑出科學家錢偉長、錢鐘韓、沈尚賢等親手組建而成,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國立自動化研究機構。

1968年,為加速我國空間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所整建制劃入空間技術研究院,更名為空間控制技術研究所,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〇二研究所。1970年,根據自動化學科技術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重建自動化研究所。

自動化所現設科研開發部門12個,包括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專用積體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高技術創新中心、綜合資訊系統研究中心、數位內容技術與服務研究中心、精密感知與控制研究中心、空天資訊研究中心、腦網路組研究中心、智慧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類腦智慧研究中心。還有若干與國際和社會其他創新單元共建的各類聯合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5、西安交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自動控制專業電腦控制教研室。

本所是“視覺資訊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支撐單位,並在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的支持下與國際知名學者合作組建了“認知科學與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研究所作為“模式識別與智慧系統”國家重點學科,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是自動化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組成單位。

6、北航機器人研究所

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創建于1987年,是一個集教學、科研、開發為一體的研究實體。主要從事機械學及機器人技術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

本研究所是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全國重點學科的主要依託單位;具有“機械設計及理論”與“機械電子工程”兩個博士點,設立有“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並獲得“211工程”及“教育振興計畫”重點學科建設專案支持。

7、北京理工大學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經由工信部科技司組織的評審和推薦,於2010年12月獲得教育部批准進行立項建設,2011年5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建設計畫評審,2013年10月21日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實驗室依託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中的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仿生技術二級學科以及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得到國家“111計畫”“特種機動平臺世界一流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仿生、微小型無人系統”和“地面無人機動武器平臺”國防科技創新團隊以及“仿生機器人與系統”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的支撐。

8、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創建於1954年,是原機械工業部直屬的綜合性科研機構,1999年轉制為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現隸屬於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自動化所一直致力於製造業領域自動化、資訊化、集成化技術的創新、研究、開發和應用。

自動化所從承擔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地面模擬震動試驗到承接備受矚目的三峽工程;從承擔引黃工程項目到中國的第一條機器人噴漆生產線;從在加速器領域頂住國外封鎖的項目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纖行業的物流生產線;從為企業帶來巨大效益的RS-10軟體到為中國的軍工裝備做出貢獻的液壓系統等,自動化所為一大批國家重大工程和製造業企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9、南京機器人研究院

南京機器人研究院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研究院,2013年正式掛牌成立。根據《工作意見》,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南京市機器人產業園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新興基地之一,年銷售規模達350億元;再用4年左右的時間(即到2020年),建成國家級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與產學研聯盟,將南京建設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先進基地”,年銷售規模達1000億元。

研究院在技術層面設立五個技術研究所,分別為工業機器人研究所、機器人系統集成研究所、光學線上測量與檢測研究所、服務機器人研究所、特種機器人研究所。

10、空間機器人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空間機器人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2007年9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北京郵電大學作為依託單位,聯合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總體部、北京中技克美諧波傳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研究所等單位籌建的。

中心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空間機器人技術、地面移動機器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和嵌入式自動控制等。中心在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中心積極組織學術交流,定期到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學術訪問,來自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知名學者到實驗室客座交流。

偉立科技用10年的時間大力建設軟硬實力,迅速趕超國際著名品牌,成為中國領先工業機器人生產與研發者,以及機器人行業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7月營業收入分別為9242.54萬元、7515.03萬元、5262.64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42.51萬元、-134.51萬元、248.57萬元。

7、大德重工:自動化焊割設備

江蘇大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11月7日,是一家從事自動化焊割設備系統的研發、諮詢與服務的公司。2015年度、2016年1-5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804.76萬元、1720.4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75.38萬元、153.49萬元。

大德重工的主要產品是標準機器人焊接工作站、機器人8軸焊接工作站、機器人雙工位焊接工作站、機器人等離子切割工作站、機器人光纖鐳射切割工作站、機器人9軸焊接工作站、機器人配特殊型變位機焊接工作站。

8、光寶科技: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

蘇州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工業機器人應用以及周邊自動化集成智慧應用的高科技企業。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5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164.25萬元、1265.51萬元、418.56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20.22萬元、10.87萬元、51.10萬元。

主營業務為工業自動化設備及相關配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業務主要配套於電子產品製造行業的相關制程。

9、金品智造:智慧型機器人、焊接材料製造生產線等

蘇州金品智慧機器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焊接材料製造生產線及相關配套通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焊接材料製造設備主要包括:不銹鋼藥芯焊絲生產線、碳鋼藥芯焊絲生產線和碳鋼實心焊絲生產線。

2015年7月,公司開始從事智慧生產線系統的研發、製造和銷售,根據客戶產品的工藝特點,協助客戶定制自動化製造成套系統、規劃生產線佈局、配套自動化物流系統,從生產模式、人員投資、產品品質、工廠資訊化等方面設計全方位的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括:全方位AGV物流小車、智慧立體倉庫和智慧衍架搬運機器人。

金品智造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136.35萬元、1672.50元、687.66萬元;淨利潤分別為43.76萬元、73.95萬元、-69.22萬元。

10、世椿智能:智慧設備研發

深圳市世椿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立,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各種流體應用控制設備、工業機器人、非標自動化生產線等智慧設備以及智慧控制軟體的企業。

世椿智慧已在自動化流體控制設備領域馳騁11年,為3C、LED、家用電器、汽車等各行業客戶提供全自動點膠機、雙組份自動灌膠機、線上式高速噴射點膠機、全自動塗覆機、全自動非標自動化流水線及六軸機器人應用等工業自動化設備。

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4360.03萬元、4997.38萬元、3270.7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30.43萬元、-462.14萬元、294.23萬元。

二、中國最“牛”十大機器人研究所

1、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即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11月,1962年前的名稱為沈陽電子技術研究所,1962年至1972年的名稱為東北工業自動化研究所,1972年起正式定名為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現任所長于海斌。

全所設有2個重點實驗室:機器人學重點實驗室和先進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3個研究室:1、工業控制系統研究室,2、光電資訊研究室,3、自動化裝備研究室;一個研究中心:水下機器人研究中心;一個負責科研資訊、文獻、網路等支援服務的資訊中心。

作為中國機器人事業的搖籃,在中國機器人事業發展歷史上創造了二十多個第一,引領中國機器人技術的研究發展。

2、上海交大機器人研究所

上海交大機器人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1979年建立的機器人研究室),是我國最早機器人從事機器人技術研發的專業機構之一。1992年建成國家863機器人柔性裝配系統網點實驗室。機器人研究所是機械電子工程學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點。

該研究所在機器人學、先進電子製造、生物機電一體化系統、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機電設備及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與開發等方面有顯著的特色與優勢,主持過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7年,是我國最早開展機器人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其前身主體是1986年成立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即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弧焊機器人和第一台點焊機器人。

近年來承擔了200余項載人航太、神光III、探月等國家重大工程,IC、NC、核高基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各類科技計畫,以及軍工及國民經濟重大行業專案,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4、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10月,是由我國老一輩傑出科學家錢偉長、錢鐘韓、沈尚賢等親手組建而成,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國立自動化研究機構。

1968年,為加速我國空間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所整建制劃入空間技術研究院,更名為空間控制技術研究所,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〇二研究所。1970年,根據自動化學科技術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重建自動化研究所。

自動化所現設科研開發部門12個,包括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專用積體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高技術創新中心、綜合資訊系統研究中心、數位內容技術與服務研究中心、精密感知與控制研究中心、空天資訊研究中心、腦網路組研究中心、智慧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類腦智慧研究中心。還有若干與國際和社會其他創新單元共建的各類聯合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5、西安交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自動控制專業電腦控制教研室。

本所是“視覺資訊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支撐單位,並在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的支持下與國際知名學者合作組建了“認知科學與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研究所作為“模式識別與智慧系統”國家重點學科,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是自動化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組成單位。

6、北航機器人研究所

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創建于1987年,是一個集教學、科研、開發為一體的研究實體。主要從事機械學及機器人技術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

本研究所是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全國重點學科的主要依託單位;具有“機械設計及理論”與“機械電子工程”兩個博士點,設立有“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並獲得“211工程”及“教育振興計畫”重點學科建設專案支持。

7、北京理工大學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經由工信部科技司組織的評審和推薦,於2010年12月獲得教育部批准進行立項建設,2011年5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建設計畫評審,2013年10月21日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實驗室依託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中的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仿生技術二級學科以及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得到國家“111計畫”“特種機動平臺世界一流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仿生、微小型無人系統”和“地面無人機動武器平臺”國防科技創新團隊以及“仿生機器人與系統”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的支撐。

8、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創建於1954年,是原機械工業部直屬的綜合性科研機構,1999年轉制為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現隸屬於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自動化所一直致力於製造業領域自動化、資訊化、集成化技術的創新、研究、開發和應用。

自動化所從承擔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地面模擬震動試驗到承接備受矚目的三峽工程;從承擔引黃工程項目到中國的第一條機器人噴漆生產線;從在加速器領域頂住國外封鎖的項目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纖行業的物流生產線;從為企業帶來巨大效益的RS-10軟體到為中國的軍工裝備做出貢獻的液壓系統等,自動化所為一大批國家重大工程和製造業企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9、南京機器人研究院

南京機器人研究院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研究院,2013年正式掛牌成立。根據《工作意見》,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南京市機器人產業園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新興基地之一,年銷售規模達350億元;再用4年左右的時間(即到2020年),建成國家級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與產學研聯盟,將南京建設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先進基地”,年銷售規模達1000億元。

研究院在技術層面設立五個技術研究所,分別為工業機器人研究所、機器人系統集成研究所、光學線上測量與檢測研究所、服務機器人研究所、特種機器人研究所。

10、空間機器人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空間機器人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2007年9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北京郵電大學作為依託單位,聯合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總體部、北京中技克美諧波傳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三研究所等單位籌建的。

中心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空間機器人技術、地面移動機器人技術、虛擬實境技術和嵌入式自動控制等。中心在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中心積極組織學術交流,定期到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學術訪問,來自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知名學者到實驗室客座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