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星展銀行李振豪:風險處處 獸性難移

作者:星展銀行財富管理部北亞區投資總監李振豪

金融界網站訊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勝出大選後, 環球股市喜氣洋洋, 至今美股已連升約六個月, 其他股市更接力式地不斷向上, 投資者不禁想問, 這升勢會有調整的一天嗎?市場嘗試去解釋, 便提出經濟學大師凱恩斯的“獸性精神”(Animal Spirit) 理論, 指出當市場非常亢奮時, 便會以主觀情緒去主導行為, 就算客觀環境並不合宜, 甚至出現危機, 仍會“勇往直前”來滿足短期的正負欲望, 例如(正)回報的好勝心和(負)錯過的遺憾感。 為何會有此情況發生?歷史中有否借鑒嗎?

獸性實屬本性

動物和人都一樣, 獸性的爆發往往在於基本需求(如溫飽)的不足, 如森林內動物為求生存而互相廝殺, 人類卻在石屎森林中不斷地鍛煉, 為了都是生存。 但當溫飽滿足後, 現代的人類為何仍有獸性的爆發?貪婪和遺憾的心理作祟吧!貪婪與欲念暗喻多過基本亦會引發獸性的爆發, 今年投資組合贏了某個百分點, 公司盈利高了某個百分點, 明年便要更多。 另外一面便是遺憾, 遺憾暗喻曾經的失望, 帶來今天的動力, 如遺憾非常大, 獸性便孳生。 筆者不是心理學家, 不在此詳述, 但套用在近代的投資市場, 亦可窺豹一斑。 比如97年香港的房市, 樓價高企不下只源於你追我逐的投機活動:今次賺了, 下次再續,

還要更多;別人賺了自己卻不想錯過, 最後便投入火海, 加上自信比人聰明, 深信自由市場的制度, 泡沫應運而生。 金融海嘯前, 不斷的金融創新下產生了大量新穎但不明所以的投資產品, 普通的金融產品已滿足不了當時的“胃口”, 不斷的杠杆, 不斷的生產, 其他金融機構不想錯過, 紛紛轉營業務, 為求分一杯羹。 以上的結果當然記憶猶新, 問題是大家可曾記起, 何時與為何導致逆轉?總有點模糊吧!建於非基本需求的獸性, 總有厭倦的一天, 由主觀主導的市場, 亦由主觀去結束, 這才是最核心的風險所在。

無防備之心才是真風險

回看今天, 不同的分析工具皆顯示現風險高企:例如VIX波動指數已創15年新低, 比金融海嘯前更低(但今天的環境比海嘯前更好?);美股市盈率已處兩個標準差之外,

RSI長期徘徊在超買水準, 科技板塊井噴式上升;經濟驚喜指數明顯與股市背馳;避險工具(如日圓/美債/黃金)強勢與風險資產走高同時出現;消化風險(北亞/中東地緣緊張﹑法國大選﹑英國恐襲﹑特朗普交易)往往只在數日之內等等。 種種現象仿佛暗示, 近年來投資市場的鬱悶一次過爆發出來, 不顧任何量化/質化的風險, 總之不斷膨脹投資, 獸性盡現。 但是以史為鑒, 災難往往在無防備之下發生, 而且當太過“擠擁”的投資市場, 調整時只會“人踏人”式下跌。 今天客觀的分析已漸漸失去了功能, 市場趨向主觀憧憬去主導資金流向, 這才是市場風險日益上升的主因。

當然亦明白每次金融災難的發生, 某資產的下挫代表另一資產的急升(如海嘯時債/金急升), 現況下投資須要​​以個人的意願內做好風險管理, 自信的同時不忘定期檢討﹑冷靜自省。 始終小心駛得萬年船, 保留實力才能在災難後絕地反擊。

• 貪婪與遺憾推動金融市場內“獸性精神”的發生。

• 以史為鑒, 災難往往在無防備之下發生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