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想炒單位魷魚?增加“被動收入”才是你的底氣

有錢就一定幸福嗎?不見得!

但凡聰明人都懂得, 有錢只是提升生活品質的基礎, 真正的幸福源自圓融平衡的人生, 這才是我們努力追求的方向。

理財同樣如此。

單一投資工具或某款產品上的獲利只代表過往某一時間段內的戰績, 它只說明實現了一次成功的交易。

記住, 是交易, 從初始買入到完成賣出為止。

而我們所說的理財, 是要在“理”清風險的基礎上, 做好“財”務的規劃與分配, 也就是資產配置。

通俗點兒, 就是根據你個人或家庭一段時間內的生活目標, 及所處人生階段的剛性需求, 對所擁有的資產及可配置的資金進行合理安置與投資。

可能很多人一提到資產配置, 便會出現下述兩種心態。

一種認為資產配置這件事是說給有錢人的, 手底下剛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沒啥存款的屌絲, 距離做這件事還很遙遠。

相比之下, 另一種人則覺得, 不論用來理財的錢有多少,

都應該嚴格按照不同年齡段家庭所推薦的資產配置標準比例執行。 譬如我們最為熟悉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很多人在實務操作中近乎苛刻地堅守“1234”的配置比例。 殊不知, 資產配置僅僅提供的是方向與思路。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收入不高存款有限的年輕人始終覺得自己的資產根本無法配置的原因所在。 比如公司新來的員工, 月收入3000元, 若嚴格按照配置比例執行, 10%“要花的錢”相當於300元, 可這連一周的房租錢都不夠。 顯然, 對於這部分年輕人來說, 樹立資產配置意識、有效開源才是當下亟待做的事。

圖譜告訴你的是思路

身邊很多人都在講:我所追求的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

於是他們中的很多人不顧一切甚至鋌而走險, 只為賺更多的錢。 在這些人的觀念中, “賺足夠多的錢=財務自由”, 而事實上, 一旦停下工作便會面臨收入迅速縮水。 顯然, 財務自由除了努力工作主動開源外, 關鍵是要增加“被動收入”的權重, 以達到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

說白了, 就是你所擁有的各類資產所產生的“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

舉個例子, 假設一個人的月開支是6000元, 而其每月的理財收益所得加之版稅等這些無需勞心勞力幹活所掙來的“被動收入”為7000元, 那麼, 這種狀態便是財務自由。

很明顯, “被動收入”在實現財務自由的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 “被動收入”包括什麼?我個人認為, 可將之分為兩類, 一類是理財所得, 一類是長時間勞動或積累所產生的增值收益或附加收益。

舉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 你把錢存銀行, 每個月的存款利息事實上就屬於“被動收入”範疇, 只是過於微薄, 甚至無法抵禦通脹對本金的侵蝕。 而實際上, 理財所得的“被動收入”是綜合配置的結果,

譬如出租房屋的租金+長期持有績優股通過分紅或長期增值獲利+指數型基金的持有+股權投資收益等等。

相較之下, 你曾經努力創作的小說、劇本, 甚至苦心經營起來的自媒體, 在獲得市場及目標讀者群的廣泛認可後, 所獲得的版稅收入、廣告收入、內容分成等等, 同樣屬於“被動收入”。

除此之外, 可能還會存在遺產繼承、彩票中獎等完全憑藉運氣的“不勞而獲”所得, 由於發生概率不具備普遍性, 暫不列入“被動收入”範疇。

換句話說, 任何“被動收入”的前提, 都是要先創造“主動收入”。 而創造“主動收入”的過程也是不斷付出與積累的過程, 即趁著年輕付出勞動、時間、青春, 積累經驗、技能、原始資金。

是的。張愛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但對於更多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來說,提升賺錢能力、樹立資產配置意識要趁早。對此,如下幾個建議供參考:

首先,明確自身優勢與強項,從擅長點出發找尋“主動收入”獲取途徑,可以說這是提升賺錢能力的一條捷徑。

比如有繪畫功底並擅長原創,可以考慮在插畫方面找尋開源路徑。即便本職工作與此無關也不要緊,因為誰也不能肯定未來可以一直捧著本職工作的飯碗穩穩吃到老。更何況,那些已經處於財務自由狀態的人,前期僅憑工資積累“主動收入”的幾乎為零。

其次,收入再低,也別藉口做個對自己不負責的“月光族”。

從某種程度上講,適度消費可以刺激一個人更努力地去賺錢。然而如果過度消費,只會讓年輕的你陷入“賺錢——消費——透支”的惡性循環,這種迴圈一旦成為常態,意味著距離財務自由的目標愈來愈遠。

第三,請以“蛋糕視角”對待閒置資金。

在強制自己每月儲蓄後,相當於將收入拆分成了“要花的錢”與“閒置的錢”兩部分。而後者便可匯總成資產配置的物件,不妨把這部分資金看作成一塊餅狀蛋糕,怎麼切、切多少、如何分佈等問題正是資產配置所涉及的核心問題。

通常建議以流動性較強的貨幣基金、風險收益性價比較高的指數型基金作為初始閒置資金的配置切入點。

總之,從30歲起,你的“被動收入”應當處於良性增長狀態,而你的“資產蛋糕”即便尚未做到面面俱到的切分,也至少能讓你在規避意外與疾病風險的基礎上,獲取相對穩定的增值收益。

是的。張愛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但對於更多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來說,提升賺錢能力、樹立資產配置意識要趁早。對此,如下幾個建議供參考:

首先,明確自身優勢與強項,從擅長點出發找尋“主動收入”獲取途徑,可以說這是提升賺錢能力的一條捷徑。

比如有繪畫功底並擅長原創,可以考慮在插畫方面找尋開源路徑。即便本職工作與此無關也不要緊,因為誰也不能肯定未來可以一直捧著本職工作的飯碗穩穩吃到老。更何況,那些已經處於財務自由狀態的人,前期僅憑工資積累“主動收入”的幾乎為零。

其次,收入再低,也別藉口做個對自己不負責的“月光族”。

從某種程度上講,適度消費可以刺激一個人更努力地去賺錢。然而如果過度消費,只會讓年輕的你陷入“賺錢——消費——透支”的惡性循環,這種迴圈一旦成為常態,意味著距離財務自由的目標愈來愈遠。

第三,請以“蛋糕視角”對待閒置資金。

在強制自己每月儲蓄後,相當於將收入拆分成了“要花的錢”與“閒置的錢”兩部分。而後者便可匯總成資產配置的物件,不妨把這部分資金看作成一塊餅狀蛋糕,怎麼切、切多少、如何分佈等問題正是資產配置所涉及的核心問題。

通常建議以流動性較強的貨幣基金、風險收益性價比較高的指數型基金作為初始閒置資金的配置切入點。

總之,從30歲起,你的“被動收入”應當處於良性增長狀態,而你的“資產蛋糕”即便尚未做到面面俱到的切分,也至少能讓你在規避意外與疾病風險的基礎上,獲取相對穩定的增值收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