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首屆"我愛成都·天府好家規"評選結果公佈 龍泉驛三戶上榜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6月12日報導 近日, 成都首屆“我愛成都·天府好家規”評選結果公佈, 龍泉驛區劉氏家庭、邱倫闊家庭、王叔岷家庭好家規入選提名名單。

“一勤天下無事”“以勤足衣食、以文端士習;立業惟勤、親友睦鄰、崇善之家、澤潤於人”“急公好義、純孝相傳、勤志服知”……這三戶龍泉驛家庭的家規家訓中, 凝練融匯了勤、善、孝等中華傳統美德和當代文明風尚, 並將之作為教育子孫、潤澤後人、影響鄉鄰的準則規範, 形成了好家風, 帶動了好社風, 最終從全市徵集的上千條家規家訓中脫穎而出, 入選提名名單。

記者瞭解到, 成都首屆“我愛成都·天府好家規”評選活動由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主辦, 於今年2月在全市範圍內啟動, 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全社會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要講話精神, 落實全省“傳家風、立家規、樹新風”活動部署, 多管道、廣角度、全方位挖掘和宣揚成都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 活動啟動以來, 先後徵集到各具特色的家規家訓1000餘篇(條)、家風家訓故事400餘篇, 主辦方組織專門力量進行了認真甄別篩選, 對有違反法規政策、違背公序良俗等情況的家訓家規實行一票否決, 最終有10個家庭(家族)家規被入選十佳“我愛成都·天府好家規“名單、35個家庭(家族)家規入選提名名單。

劉氏家族第181代後人劉大益

本分做人、樂於奉獻、一勤天下無事

“豢龍”世家仁愛友善互幫互助

“窮不丟書, 富不丟豬, 仁善廉明樹清正家風, 說客家話, 舞劉家龍, 禮義勇智學祖輩忠厚……”劉氏家族是洛帶客家人中最龐大的家族, 傳承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清朝雍正年間,

劉氏先祖帶領族人從江西贛州府遷至洛帶鎮。 300多年來, 每年春分時節, 劉氏族人都會回到家鄉舞龍祭祖, 以此來傳承家訓, 凝聚家族。

現年70多歲的劉大益是劉氏家族第181代後人。 他回憶道, 劉氏家族剛入川時, 儘管生活十分清貧, 卻始終保持著“仁善友愛、互幫互助”的優良家風。 “無論身在何處, 只要是遇到有困難的人, 就要盡心盡力去幫助。 ”劉大益說, 祖先留下的家風家訓, 必須傳承發揚下去。

父輩的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劉大益。 “父親劉貴斌擅治牛病, 只要是哪裡有需要, 無論多遠, 都會立即前去就診。 ”劉大益回憶, 從小到大, 父親樂於助人的精神便紮根在了自己的心中。 年輕時, 劉大益習得一些醫術, 聽聞鄉里誰患了病,

便會義無反顧前去看診, 並分文不取。 這種互幫互助的家風, 也培育出了劉家人與人為善的優良品德。 劉大益也將家風家訓作為教育子女的準則。

在劉氏家族中, 還有一項傳承已久的儀式——舞龍祭祖。 這樣的儀式在劉家大院已盛傳300多年, 從入川之初就開始。 劉氏族人自稱“豢龍”家族, 舉證來自劉氏祠堂旁一塊光緒十二年的墓碑上鐫刻的碑文:豢龍後代家聲遠, 破楚苗裔世澤長。 還有一本《劉氏族譜》, 第一代“劉累”被記載為夏朝專職養“龍”的禦龍官。

上個世紀80年代, 舞龍一度暫停。 為了傳承幾千年前祖先留下的習俗, 劉大益出錢買材料紮草龍, 挑選年輕的舞龍者, 親自傳授技藝重新組建劉家龍舞隊。

“家訓家規是祖先幾百年留下來的精神‘糧食’,

作為後輩我們應該銘記和傳承下去。 ”劉大益之子劉學偉說道, 春分祭祖、舞龍祭祖、朗誦家規等已經成了劉氏家族傳承家規家訓的重要形式。 通過這些活動, 讓族人聚在一起, 懷念祖先, 傳遞家風家訓, 同時也增進家族的凝聚力。

丘倫闊

以勤足衣食、以文端士習

立業惟勤、親友睦鄰、崇善之家、澤潤於人

以勤立業振家聲崇善積德傳美名

“家道正,才能家人福。”這是西河鎮躍進村4組村民邱倫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樸素的話語,凝練著一個客家家族的綿遠家風。67歲的邱倫闊和他的家族,在當地廣有美名,說起來,正是“家道正”這“簡單”的三個字。“立業惟勤、親友睦鄰、崇善之家、澤潤於人”的家規祖訓,經邱氏一家的傳承和發揚,將正能量播撒於鄉鄰之間。

邱倫闊是地道的客家人,先祖自清代遷徙入川,家族已在西河鎮定居300餘年。客家人重視家風,從小到大,家規家訓融入樸素的家庭教育中,讓邱倫闊兄妹耳濡目染。邱倫闊的父親邱仁貴是莊稼人,空閒時還經營一些小買賣,儘管沒有文化,但他懂得“敦孝悌以重人倫,敦宗族以重雍睦”的道理,常常教育幾兄妹,要老實做人,與人為善,勤儉持家。

由於家庭貧困,邱倫闊很早就出來工作,他在氮肥廠工作過,當過供銷社代銷員,做過壩壩宴。九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吹到西河,躍進村辦起了不少皮鞋廠,邱倫闊瞄準時機,辦起了鞋盒加工廠。他待人熱忱,做事誠信,深受生意夥伴的信任,隨著訂單越來越多,事業也蒸蒸日上,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成都市倫闊彩印包裝廠,已是當地一張閃亮的名片,先後帶動200多人就業,絕大部分都是當地村民。邱倫闊經常說,家道興於勤,敗於惰。

“只有家道正,才能家人福。”邱倫闊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在他們年幼時就加以引導,常帶他們去祖宗祠堂參加祭祖活動,在家裡陳列出家規、家訓、家譜。

近年來,邱倫闊卸下企業負責人的工作擔子,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整理家譜、修訂家規、研究客家文化上。為了留住客家文化的根,在村裡“文化人”的協助下,邱倫闊創辦了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館,收藏與客家文化相關的老物件。經過多年的努力,博物館裡如今已有4000多件藏品,免費向公眾開放。

王叔岷

急公好義、純孝相傳、勤志服知

書香正氣傳家遠 勤志服知勵後人

“傳子即傳賢,天下為公,心同堯舜;治民先治水,山川永奠,澤及湖湘。”洛帶鎮湖廣會館有這樣一副對聯,出自洛帶人王耀卿之手。1992年,王耀卿之子、國學大師王叔岷回到故鄉,見石刻對聯宛在,不禁老淚縱橫。洛帶出文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一門書香的王家。一副對聯的故事,既可見得王氏家族家學淵源,也展現了這個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家庭的志與懷,此之可謂家風。

王叔岷的祖父王澤銀(1851-1923),字松茂,他急公好義,四十年如一日。從清末至1921年被公推為洛帶的“保正”,任職期間,他正直熱情,排難解紛,捨己為人,或貸款給人興業、或施錢與人救急、或出面排難解紛、或平息爭論、或澡身祈雨,莫不成人之美,鄉里無不愛戴。王叔岷的父親王耀卿(1876-1950)名增榮,號槐齋、字耀卿,晚清秀才,曾任成都女子高等師範學院國文教師,後與人創辦成都女子私立高等中學,是地方上的著名鄉賢。王耀卿對父純孝,對子女則要求忠孝國家。1946年,兒子王叔岷要赴南京中央研究院工作,父子分別之時說,“但吾兒所處地位不同,趁父母俱無恙,正好作前途事業,不必為家間牽掛。至世亂不可為時,歸家靜養,敘天倫之樂,未為晚也。”

王叔岷(1914-2008可能是電話號碼,是否撥號?)名邦濬,字叔岷,號慕廬,他以字行世,是華人學術圈廣受推崇的歷史語言學家、校讎大家。1941年考入北京大學,師從傅斯年、湯用彤,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9年後任職臺灣大學中文系。1961年後先後任教于新加坡大學、馬來西亞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等,在此期間,他以一己之力,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延續華文文脈,他常對弟子說,“沒有華文教育,就沒有中文系;沒有華文教育,就沒有華社。”將學術與愛國情感融為一體。王叔岷一生勤志服知,桃李滿天下,在國學領域成就卓著。

受王氏家風薰陶,王叔岷的長子成為了人民教師,曾任同安中學校長,女兒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孫子從事文化產業,孫女任教于西南民族大學。他的長孫王永平曾說,“爺爺在臺灣獲得‘終身文化成就獎’,把獎金加上自己的存款計750萬新臺幣捐出,在臺灣大學文學院成立了‘王叔岷基金’,用於獎勵學業優秀的學生。爺爺曾對父親說,他想捐款給故鄉成立教育基金,資助和獎勵家鄉的貧困學生和優秀學子,我希望能完成他的遺願。”

丘倫闊

以勤足衣食、以文端士習

立業惟勤、親友睦鄰、崇善之家、澤潤於人

以勤立業振家聲崇善積德傳美名

“家道正,才能家人福。”這是西河鎮躍進村4組村民邱倫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樸素的話語,凝練著一個客家家族的綿遠家風。67歲的邱倫闊和他的家族,在當地廣有美名,說起來,正是“家道正”這“簡單”的三個字。“立業惟勤、親友睦鄰、崇善之家、澤潤於人”的家規祖訓,經邱氏一家的傳承和發揚,將正能量播撒於鄉鄰之間。

邱倫闊是地道的客家人,先祖自清代遷徙入川,家族已在西河鎮定居300餘年。客家人重視家風,從小到大,家規家訓融入樸素的家庭教育中,讓邱倫闊兄妹耳濡目染。邱倫闊的父親邱仁貴是莊稼人,空閒時還經營一些小買賣,儘管沒有文化,但他懂得“敦孝悌以重人倫,敦宗族以重雍睦”的道理,常常教育幾兄妹,要老實做人,與人為善,勤儉持家。

由於家庭貧困,邱倫闊很早就出來工作,他在氮肥廠工作過,當過供銷社代銷員,做過壩壩宴。九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吹到西河,躍進村辦起了不少皮鞋廠,邱倫闊瞄準時機,辦起了鞋盒加工廠。他待人熱忱,做事誠信,深受生意夥伴的信任,隨著訂單越來越多,事業也蒸蒸日上,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成都市倫闊彩印包裝廠,已是當地一張閃亮的名片,先後帶動200多人就業,絕大部分都是當地村民。邱倫闊經常說,家道興於勤,敗於惰。

“只有家道正,才能家人福。”邱倫闊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在他們年幼時就加以引導,常帶他們去祖宗祠堂參加祭祖活動,在家裡陳列出家規、家訓、家譜。

近年來,邱倫闊卸下企業負責人的工作擔子,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整理家譜、修訂家規、研究客家文化上。為了留住客家文化的根,在村裡“文化人”的協助下,邱倫闊創辦了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館,收藏與客家文化相關的老物件。經過多年的努力,博物館裡如今已有4000多件藏品,免費向公眾開放。

王叔岷

急公好義、純孝相傳、勤志服知

書香正氣傳家遠 勤志服知勵後人

“傳子即傳賢,天下為公,心同堯舜;治民先治水,山川永奠,澤及湖湘。”洛帶鎮湖廣會館有這樣一副對聯,出自洛帶人王耀卿之手。1992年,王耀卿之子、國學大師王叔岷回到故鄉,見石刻對聯宛在,不禁老淚縱橫。洛帶出文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一門書香的王家。一副對聯的故事,既可見得王氏家族家學淵源,也展現了這個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家庭的志與懷,此之可謂家風。

王叔岷的祖父王澤銀(1851-1923),字松茂,他急公好義,四十年如一日。從清末至1921年被公推為洛帶的“保正”,任職期間,他正直熱情,排難解紛,捨己為人,或貸款給人興業、或施錢與人救急、或出面排難解紛、或平息爭論、或澡身祈雨,莫不成人之美,鄉里無不愛戴。王叔岷的父親王耀卿(1876-1950)名增榮,號槐齋、字耀卿,晚清秀才,曾任成都女子高等師範學院國文教師,後與人創辦成都女子私立高等中學,是地方上的著名鄉賢。王耀卿對父純孝,對子女則要求忠孝國家。1946年,兒子王叔岷要赴南京中央研究院工作,父子分別之時說,“但吾兒所處地位不同,趁父母俱無恙,正好作前途事業,不必為家間牽掛。至世亂不可為時,歸家靜養,敘天倫之樂,未為晚也。”

王叔岷(1914-2008可能是電話號碼,是否撥號?)名邦濬,字叔岷,號慕廬,他以字行世,是華人學術圈廣受推崇的歷史語言學家、校讎大家。1941年考入北京大學,師從傅斯年、湯用彤,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9年後任職臺灣大學中文系。1961年後先後任教于新加坡大學、馬來西亞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等,在此期間,他以一己之力,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延續華文文脈,他常對弟子說,“沒有華文教育,就沒有中文系;沒有華文教育,就沒有華社。”將學術與愛國情感融為一體。王叔岷一生勤志服知,桃李滿天下,在國學領域成就卓著。

受王氏家風薰陶,王叔岷的長子成為了人民教師,曾任同安中學校長,女兒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孫子從事文化產業,孫女任教于西南民族大學。他的長孫王永平曾說,“爺爺在臺灣獲得‘終身文化成就獎’,把獎金加上自己的存款計750萬新臺幣捐出,在臺灣大學文學院成立了‘王叔岷基金’,用於獎勵學業優秀的學生。爺爺曾對父親說,他想捐款給故鄉成立教育基金,資助和獎勵家鄉的貧困學生和優秀學子,我希望能完成他的遺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