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重塑當代高明 “清明上河圖”展風采

水墨藝術盛典“全球水墨畫大展”將於8月3日~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展, 其中, 高明籍畫家羅文峰的作品《古城風韻》 入選。 該作品被譽為高明版的“清明上河圖”, 以明城古鎮東門墟市為題材, 是一幅呈現高明繁華時期的市集文化作品。

《古城風韻》被譽為高明版“清明上河圖”, 真實見證了高明的歷史文化底蘊, 喚起了許多老高明市民的城市記憶。 然而, 在現實中, 高明版“清明上河圖”的歷史風貌已經漸遠漸去, 如何保護和活化利用這些歷史文化資源, 傳承好城市歷史文脈, 這引起了許多高明市民的關注。

《古城風韻》承載著高明人的城市記憶和美麗鄉愁。 在畫家羅文峰筆下的《古城風韻》, 用寫實主義手法, 真實地反映1954年縣城墟市的熱鬧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 羅文峰還真實地記錄了高明老縣城、高明風土人情、高明重大歷史事件等, 繪出《青玉餘韻》《六十年前古廟會》《古塔蒼榕》《古塔民情》等一批反映高明歷史文化的優秀作品。

歷史文化, 是城市的根與靈魂。 一個好的城市規劃, 要讓城市保留屬於自己的面貌和故事, 讓市民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靈魂。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說:“歷史是一個城市最為重要的先天資源之一, 每一個城市都應該像對待紫禁城一樣保護自己的老建築、老街區”。 只有通過一個有遠見的城市規劃, 重視對歷史的保護,

保存下城市的記憶, 這樣一個城市才會有自己的靈魂。 以高明的東洲書院為例, 書院傳承了百年的歷史文脈, 培養了革命三譚、原廣東省副省長陳汝棠、廖其良將軍等一大批傑出人才, 每年都吸引許多校友前來聚會。 許多外地遊客參觀東洲書院後, 對高明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肅然起敬。

傳承歷史文化, 引領城市升值。 重塑“活著”的文化記憶, 講好“城市故事”, 才能夠有效地增添城市氣質和魅力, 提升人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以佛山老城禪城區為例, 2015年出臺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規劃面積為2.2平方公里, 設11處歷史地段和20處歷史文化街區。 其中嶺南天地成為舊城改造的範例, 把整個片區打造成集文化、旅遊、居住、商業為一體的綜合街區,

每年吸引了大量高端外地遊客和消費者, 提升了佛山城市形象, 已成為城市的新名片。 2016年春節, 嶺南天地共接待遊客64.7萬人次, 超過50%的遊客來自佛山以外的地區。

結合高明實際, 需要不斷增強文化自覺, 說好高明故事, 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歷史古鎮明城, 設立縣治歷史500多年, 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是高明版“清明上河圖”。 在新常態下, 要加強對高明老縣城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合理開發, 重塑“活著”的高明版“清明上河圖”, 這對於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留住高明市民的美麗鄉愁, 以及發展文旅產業, 都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