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料話十年」宏觀經濟與產業十年

文:申長偉、陳小芳

2008-2017, 以新醫改為始點, 中國醫藥產業經歷了特質鮮明的十年發展:政策、經濟、社會、技術等各方面因素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可以說, 過往十年, 是傳統模式走向終結的十年, 也是催生新生態的十年。

值此西普十年即將到來之際, 中康資訊全媒體平臺將從宏觀經濟角度、醫藥產業全域、零售產業變遷三個維度, 分別梳理十年發展的前後對比, 從資料透視規律, 從規律展望未來, 多維度解析大會“構築藍圖 聚焦需求的市場覺醒”的主題邏輯。 本篇為【資料話十年之宏觀經濟與產業十年】篇。

宏觀經濟十年:GDP翻一番, 產業規模增三倍

2008年到2016年,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19516億增長到744127億, 人均GDP也由24121元增到53817元。 增速上, 從2008年的9.7%降低至2016年的6.7%, 預計2017年為6.5%, 進入L型拐點。

對應之下, 中國規模以上醫藥工業總產值呈現平穩增長趨勢, 由 2008 年的7481.92億元增長至29635.86億元, 十年實現三倍增長。 但增速卻從2008年的24.76%下降到2016年的10.06%。

2016年, 醫藥工業增加值在整體工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為3.3%, 較上年增長0.3個百分點, 醫藥工業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擴大。

2008-2016年醫藥終端市場規模變化 ( 億元)

在醫藥終端上, 2008年到2016年, 全國藥品規模從4835億元增長至14909億元, 其中, 醫藥終端藥品市場規模在2013年正式突破萬億。

國民收入十年:國民可支配收入翻番, 醫藥健康占比逐步提升

可支配收入變化、消費結構變化等參數亦是考量一個國家整體消費水準的重要指標,

深刻影響著包括醫藥健康產業在內的消費領域發展。

可支配收入方面:

10年前, 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差距較大, 分別為4761元和15781元。

2016年, 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到12363元, 城鎮居民為31554元, 分別為10年前的2.6倍和2倍。

農村、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 2008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 達到3315美元, 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趨勢, 相關的消費及服務類行業出現明顯的上升勢頭, 在2015年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 消費進入了“精益服務”階段。

醫療保健支出方面:

2008年, 城鎮居民的醫療保健支出為786.2元, 農村為246.0元, 分別占消費總支出的7.0%、6.72%。

到了2016年, 居民保健支出的中位數達到了1307元,

占消費總支出的7.6%。

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支出變化圖

醫療服務體系十年:醫療保險覆蓋面翻一番, 醫療基礎設施高增長

醫療服務及保障基礎體系是醫藥健康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從縱向來看保障體系: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

2008年, 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31698萬人。 2729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1.5%。

2016年, 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4839萬人, 覆蓋面比2008年提升了1.3倍。

在提升基礎保障覆蓋面之餘, 2015年,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意見》正式發佈, 要求2015年底前, 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統稱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群, 大病患者看病就醫負擔有效減輕。 到2017年, 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大病保險制度, 與醫療救助等制度緊密銜接, 共同發揮托底保障功能, 有效防止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 城鄉居民醫療保障的公平性得到顯著提升。

2008-2016年我國醫療保險覆蓋變化圖

醫療服務基礎設施上:

2008年, 全國共有衛生機構30.0萬個, 衛生技術人員492萬人, 床位數403萬張。

到了2016年, 醫療衛生機構增長到99.3萬個, 衛生技術人員也擴大到了844萬人,

床位數提升至747萬張。

全國衛生機構、衛生人員及床位數變化

資料可見, 衛生機構淨增2倍之多, 技術人員增長1倍不足,床位數提升了1.8倍,不過,在看到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醫療服務從業人員尤其是醫生資源仍十分緊張。

人口發展十年:65歲以上人口達到2.3億,老齡化深刻影響產業

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化,是社會經濟運行的變化內因之一。醫藥健康產業體現尤為明顯。其中,老齡化人口資料更具有核心參考價值。

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2008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6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2%,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8.3%,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到了2016年,總人口達到138271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達16.7%,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10.8%。

2008年人口數及構成(單位:萬人)

2016年人口數及構成(單位:萬人)

老齡化加速的同時,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三大疾病占城鄉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比例不斷升高,據衛生統計年鑒顯示,2008年三者占比為66.39%,到了2015年,三者比例上升至69.05%,可以看到,我國以惡性腫瘤與心腦血管疾病為主的慢病防治壓力空前,慢性病在疾病負擔所占比例已經高達70%,致使我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大幅提升:

200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14535.40億元,其中政府支出占3593.94億元。2016年,總支出達到42145億元,其中政府支出占13154億元。

可以看到,2016年全國衛生費用是2008年的2.9倍,而政府在衛生費用方面的支出則是2008年的3.6倍。

城鎮化十年:城鎮化率達到57.35%,消費結構升級

城鎮化水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參數之一,城鎮化率的提升改變消費結構,助力醫藥產業高速發展。

2008年全國城鎮化比率為45.7%,到2016年升至57.35%。

實際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過農村人口,發生在2011年。當年年末農村人口為65656萬人,而城市人口已達到69709萬人。

城市居民超過農村居民的過程中,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長只是次要因素,伴隨城鎮化而起的大規模人口流動,是導致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

因此,在統計2016年人口數及構成時,國家統計局還特地標明: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2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5億人。

近3億體量的人戶分離,不止是中國歷史,即便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從未有過的局面,這既意味著城市醫療服務市場的巨大缺口,同時也暗示著服務方式亟待轉變,需正視與解決和醫療醫藥資源的分配問題。

同時,城鎮化將農民轉為市民,隨之而來的還有消費方式的轉變與消費規模的提升。《2013-2017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同一城市居住滿一年的農民工,平均支出為1761元。而如果他們在該城市居住了五年以上,平均支出將上升至2609元。此外,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文化、旅遊、休閒、家政、美容等行業的服務水準將不斷提升,享受型消費所占比重將會不斷提高,進而逐步實現消費結構的升級。

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其構成

消費管道變化十年:電子商務飛速發展,醫藥電商初露鋒芒

在可支配收入增長的前提下,消費多元化及升級體現在了管道的變革上,尤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商管道在消費領域占比逐年提升。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6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實際增長9.6%,其中網上零售額5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5.5%。

而在2008年,電商約為1300億元,但已經處於高速增長的爆發期,同比2007年出現150%的爆發式增長。可以說,過去十年,網上零售規模實現了近40倍的增長,是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對應到醫藥健康產業,資料上開始有明顯變化還得歸因到2012年天貓醫藥館的正式上線,使得藥品電商消費占比從微乎其微逐漸提升至2016年的3%左右。

【西普十年看產業】適逢西普十年,2017年西普會以“構築藍圖——聚焦需求的市場覺醒”為主題,承上啟下,通過梳理產業過往十年的發展軌跡,為打開產業未來十年的新局面提供新視野。

以新醫改為核心,政策、社會、經濟、技術的四維驅動造就過往十年的高速發展,也是未來十年繼續攀高的主要推力。

“聚焦需求”——對應的是國家供給側改革大方向,改革的出發點要基於國民需求,健康需求正是其中的核心表達之一。

“市場覺醒”——對應的是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戰略佈局上的主觀能動性轉變,惟有建立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發展規劃才能贏得未來。

“構築藍圖”——對應的是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目標,企業必須進一步明晰醫藥產業社會分工,追求匹配未來健康產業生態環境的地位與價值。

2017,我們以藍圖為約,西普十年再聚首,共創產業新未來!

◆ ◆ ◆ ◆ ◆

2192143743@qq.com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搜索更多財智熱文

技術人員增長1倍不足,床位數提升了1.8倍,不過,在看到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醫療服務從業人員尤其是醫生資源仍十分緊張。

人口發展十年:65歲以上人口達到2.3億,老齡化深刻影響產業

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化,是社會經濟運行的變化內因之一。醫藥健康產業體現尤為明顯。其中,老齡化人口資料更具有核心參考價值。

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2008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6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2%,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8.3%,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到了2016年,總人口達到138271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達16.7%,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10.8%。

2008年人口數及構成(單位:萬人)

2016年人口數及構成(單位:萬人)

老齡化加速的同時,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三大疾病占城鄉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比例不斷升高,據衛生統計年鑒顯示,2008年三者占比為66.39%,到了2015年,三者比例上升至69.05%,可以看到,我國以惡性腫瘤與心腦血管疾病為主的慢病防治壓力空前,慢性病在疾病負擔所占比例已經高達70%,致使我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大幅提升:

200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14535.40億元,其中政府支出占3593.94億元。2016年,總支出達到42145億元,其中政府支出占13154億元。

可以看到,2016年全國衛生費用是2008年的2.9倍,而政府在衛生費用方面的支出則是2008年的3.6倍。

城鎮化十年:城鎮化率達到57.35%,消費結構升級

城鎮化水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參數之一,城鎮化率的提升改變消費結構,助力醫藥產業高速發展。

2008年全國城鎮化比率為45.7%,到2016年升至57.35%。

實際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過農村人口,發生在2011年。當年年末農村人口為65656萬人,而城市人口已達到69709萬人。

城市居民超過農村居民的過程中,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長只是次要因素,伴隨城鎮化而起的大規模人口流動,是導致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

因此,在統計2016年人口數及構成時,國家統計局還特地標明: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2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5億人。

近3億體量的人戶分離,不止是中國歷史,即便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從未有過的局面,這既意味著城市醫療服務市場的巨大缺口,同時也暗示著服務方式亟待轉變,需正視與解決和醫療醫藥資源的分配問題。

同時,城鎮化將農民轉為市民,隨之而來的還有消費方式的轉變與消費規模的提升。《2013-2017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同一城市居住滿一年的農民工,平均支出為1761元。而如果他們在該城市居住了五年以上,平均支出將上升至2609元。此外,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文化、旅遊、休閒、家政、美容等行業的服務水準將不斷提升,享受型消費所占比重將會不斷提高,進而逐步實現消費結構的升級。

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其構成

消費管道變化十年:電子商務飛速發展,醫藥電商初露鋒芒

在可支配收入增長的前提下,消費多元化及升級體現在了管道的變革上,尤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商管道在消費領域占比逐年提升。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6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實際增長9.6%,其中網上零售額5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5.5%。

而在2008年,電商約為1300億元,但已經處於高速增長的爆發期,同比2007年出現150%的爆發式增長。可以說,過去十年,網上零售規模實現了近40倍的增長,是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對應到醫藥健康產業,資料上開始有明顯變化還得歸因到2012年天貓醫藥館的正式上線,使得藥品電商消費占比從微乎其微逐漸提升至2016年的3%左右。

【西普十年看產業】適逢西普十年,2017年西普會以“構築藍圖——聚焦需求的市場覺醒”為主題,承上啟下,通過梳理產業過往十年的發展軌跡,為打開產業未來十年的新局面提供新視野。

以新醫改為核心,政策、社會、經濟、技術的四維驅動造就過往十年的高速發展,也是未來十年繼續攀高的主要推力。

“聚焦需求”——對應的是國家供給側改革大方向,改革的出發點要基於國民需求,健康需求正是其中的核心表達之一。

“市場覺醒”——對應的是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戰略佈局上的主觀能動性轉變,惟有建立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發展規劃才能贏得未來。

“構築藍圖”——對應的是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目標,企業必須進一步明晰醫藥產業社會分工,追求匹配未來健康產業生態環境的地位與價值。

2017,我們以藍圖為約,西普十年再聚首,共創產業新未來!

◆ ◆ ◆ ◆ ◆

2192143743@qq.com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搜索更多財智熱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