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長城汽車(02333):中外資定價權之戰,竟殺出一個吳三桂?

“明槍易擋, 暗箭難防”。 用來形容今天長城汽車(2333.HK)的股票表現就最適合不過了。

長城汽車被外資長期看空, 積壓了大量沽空盤, 直至上週五, 總量達7.06億股, 占流通股本22%。

相反, 南下資金持續看好, 買下了長城H股的24.9%, 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對比。

雖然南下資金不斷湧進, 但直至今年4月份, 長城汽車的月度銷售資料仍然一般, 即使內地資金如何在不同的網站發表萬字看好的文章, 長城股價還仍是被沽空盤擠壓, 漲不起來。

大家預期, 兩者終要堂堂正正大戰一場, 難以預料的是今天半路殺出個吳三桂。

瑞信, 外資的分裂隊友?

往往一個帝國的崩解, 是先由內部分裂開始的。 今天長期看空的老外陣型出現了一個叛徒。

先說我們都知道的矗立在萬里邊關的長城, 長城沒有擋住北方遊牧民族的例子只有兩次, 一次是蒙古, 一次是滿人。

南宋的時候, 長城本身就是蒙古的領土, 失去了阻擋的意義。

而滿人入關, 大家都知道, 是吳三桂放進來的。

瑞信, 一個月前還是看淡長城, 當時看淡的依據是即使公司推出紅包折扣優惠, 但4月的銷售資料仍然疲弱, 故給予長城中性評級, 目標價8元。

但今天瑞信卻決定要成為吳三桂, 發表由空轉多的報告。 看好的依據是長城WEY新車的推出, 市場反應較理想。 相信公司將受惠下半年新車推出, 一下子把目標價提升56%至12.5元。

吳三桂重新站隊, 轉投向南下資金, 外資被殺個措手不及。 部份外資只好平空倉離場。 可以看到下圖今天買入的主力以Morgan Stanley為主, 它也是沽空名單上沽空量最大的選手。

有人就開始忽悠長城將重演恒大(3333.HK)被迫空的情況, 吹捧長城在短期內能上演股價翻一翻的大戲。

什麼時候許老闆的套路變得這麼不值錢, 連街邊賣藝的人都懂了?

下面我會說說長城跟恒大兩檔股票本質上的不同。

一、長城汽車難以融券?

大家都說長城汽車是一筆極度擁擠的做空交易。 長城汽車做空量高達7.06億股, 占流通股本22%。 從資料上看,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是極度擁擠是否代表做空資金就無可反擊, 無貨沽空。

從今天的資料上看, 長城汽車可借的股票還是相當多且便宜的。

今天有投資者表示, 自己隨便在IB試盤沽空1M長城, 基本就是只要你想借, 就能借到的情況。

(祝他好運!希望他只是試盤~)

一般, 沽空的股票供應不足, 借貸成本會上升, 我們可以嘗試從沽空成本的實際資料來找證據。

沽空費率, 為投資者向券商借券沽空, 券商要收取的利息。 如果該股票貨源充足, 甚至供大於求, 費率會較低。 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 券商已沒有多餘的股票供應給市場, 那麼也會相應提高費率。

下圖是今天中國恒大(3333.HK)和長城汽車(2333.HK)的沽空費率情況。

左邊是大家都不敢沽空的中國恒大,它的沽空費率是10.57%,較前兩天有所回升。

右邊長城汽車的沽空費率是2.74%,僅僅是恒大的四分一。從長城汽車五月以來的歷史沽空費率來看,其近一周的沽空費率已是近三個月來的低位。

因此,市場上長城汽車可供沽空的貨源是較充足的。

最後,即使長城股價大漲20%,今天沽空比率仍達到12.9%,沽空金額達6.7億港元。可見增量資金要沽空根本不難,不存在無股票可沽空一事。

二、長城汽車回購概率低

中國恒大(3333.HK)的逼空劇本中,回購絕對是精彩劇情之一。但我認為長城回購股票的機會非常低。

(1) 長城汽車在股東會後連續三次發佈授予董事會回購H股的公告。按照中國證監會要求,公司應當自做出減少註冊資本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于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

因此,連續三次發佈公告只是依照規矩行事,和公司回購的決心並沒有關係,根本不能構成依據。

(2)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是出了名的“摳門兒”,他的金錢觀就是要把錢都花在刀刃上。不同於激進、果斷的恒大老闆許家印,無論中國恒大股價高低都瘋狂掃貨,不顧及成本。

而在過去的半年裡,長城汽車股價曾多次因市場環境和公司基本面下滑,導致股價大幅下跌,最低曾在7港元附近徘徊,一天曾大跌近15%。

股價便宜的時候公司都沒有出手回購,有什麼理由會在漲了50%以後回購呢?

按魏建軍的管理風格,如果公司真的有意向要回購股份,他會選擇在股價低的時候回購。現在價格都漲到11港元左右了,公司要回購股票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三、做空者是單純沽空長城嗎?

SUV市場是國內汽車市場中,增長最好的一個細分市場,這基本上是投資者的共識,所以做空者是不可能單純地做空這樣一個細分市場龍頭的。

大部份做空長城的投資者,其實是在運用了配對交易策略。買入同一個市場內,它們更看好的上市公司,而沽空相對不被看好的上市公司。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市場風險,只是賺看好的企業成長的錢。

而過往一年最多人進行的配對交易是買入吉利汽車(175.HK),沽空長城汽車。

我們先來看下兩檔股票過去一段時間的漲幅:

截止6月9日收盤,在過去一年裡長城汽車的漲幅為51%,吉利汽車的漲幅卻達到驚人的276%。在同樣的金額下,配對交易獲利達225%。(因沽空長城汽車的成本很低,為方便計算不考慮在內)。

如果以半年時間段來看,長城汽車的漲幅為25%,吉利汽車的漲幅為90%,配對交易獲利達65%。

在這裡只想說明一點,就是當我們考慮空頭的成本時,不可以只單純地考慮它們的沽空平均價格,它們是以吉利或其他同行與長城兩者當作一個組合來看。

長期沽空著長城,只要其他汽車上的多頭倉位能跑贏,投資者也能保證盈利。

即使遇到像今天這樣的一根大陽線,長城汽車大漲21%,虧損也可能是做空者能承受的。

這點跟當初資金買入其他內房,沽空恒大的邏輯並不一樣。沽空者主要是看不順恒大本身的經營風格,並不是因為恒大在競爭上要輸給對手。

而地產基本上就是自己做自己的,競爭關係比較薄弱。所以,一旦恒大股價被逼空,空頭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堅持下去。

四、南下資金沒有想像中那麼眾志成城

長城股價今天大漲20%,Morgan Stanley為第一買家,存量的外資空頭明顯已棄械投降。

但問題是多頭的主力不夠齊心,股價才漲20%,今天南下資金就出現淨流出的情況。主力迫不及待拋售,單是持貨的耐心已不能跟恒大的主力比較了。

五、結語

一個月前,恒大的市值跟長城H股相若,近1000億。這樣的龐然大物能夠逼空成功,短期內漲升一倍,在於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絕無僅有。

在我看來,現階段的長城最多只可以說,滿足了以上其中一點或一點半而已,就是估值足夠便宜,而銷售資料出現初步的反轉這是天時。

外資大行是一群看資料吃飯的肉食動物,今天願意繳械投降,主要是看到叛軍瑞信提出WEY品牌已經有超過6000個訂單這個資料。

但問題是WEY的利好,短期內並不會於月度資料上那麼快反應出來。另外,公司今年上半年處於去舊庫存的時期,推廣紅包等促銷手段仍會影響上半年的業績。中期報表一日未出,大家仍不知道影響會怎樣。如果股價一下子拉太高,也一定會引來短期不願意看中報的投資者離場。

更關鍵的是,長城大股東根本不太在意股價的高低,缺乏了大股東這一關鍵的“人和因素”,長城根本不可能複製恒大的逼空。

不過,經今天長城股價大漲一役,再加上最近被沽空機構追擊的股票,複牌後股價都有反擊的能力,相信沽空資金將會適當收斂。

按照沽空數量占總股本(如中資股只計H股)計算,超過一成的除了長汽外,還有四隻,分別是平保(2318.HK)、比亞迪(1211.HK)、海螺(914.HK)和中國鋁業(2600.HK),淡倉占比分別達14%、12%、13%和14%。

投資者可能是時候小注潛伏一些長期高沽空率的優質股票,博它們趁機平倉。

左邊是大家都不敢沽空的中國恒大,它的沽空費率是10.57%,較前兩天有所回升。

右邊長城汽車的沽空費率是2.74%,僅僅是恒大的四分一。從長城汽車五月以來的歷史沽空費率來看,其近一周的沽空費率已是近三個月來的低位。

因此,市場上長城汽車可供沽空的貨源是較充足的。

最後,即使長城股價大漲20%,今天沽空比率仍達到12.9%,沽空金額達6.7億港元。可見增量資金要沽空根本不難,不存在無股票可沽空一事。

二、長城汽車回購概率低

中國恒大(3333.HK)的逼空劇本中,回購絕對是精彩劇情之一。但我認為長城回購股票的機會非常低。

(1) 長城汽車在股東會後連續三次發佈授予董事會回購H股的公告。按照中國證監會要求,公司應當自做出減少註冊資本決議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並于30日內在報紙上至少公告三次。

因此,連續三次發佈公告只是依照規矩行事,和公司回購的決心並沒有關係,根本不能構成依據。

(2)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是出了名的“摳門兒”,他的金錢觀就是要把錢都花在刀刃上。不同於激進、果斷的恒大老闆許家印,無論中國恒大股價高低都瘋狂掃貨,不顧及成本。

而在過去的半年裡,長城汽車股價曾多次因市場環境和公司基本面下滑,導致股價大幅下跌,最低曾在7港元附近徘徊,一天曾大跌近15%。

股價便宜的時候公司都沒有出手回購,有什麼理由會在漲了50%以後回購呢?

按魏建軍的管理風格,如果公司真的有意向要回購股份,他會選擇在股價低的時候回購。現在價格都漲到11港元左右了,公司要回購股票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三、做空者是單純沽空長城嗎?

SUV市場是國內汽車市場中,增長最好的一個細分市場,這基本上是投資者的共識,所以做空者是不可能單純地做空這樣一個細分市場龍頭的。

大部份做空長城的投資者,其實是在運用了配對交易策略。買入同一個市場內,它們更看好的上市公司,而沽空相對不被看好的上市公司。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市場風險,只是賺看好的企業成長的錢。

而過往一年最多人進行的配對交易是買入吉利汽車(175.HK),沽空長城汽車。

我們先來看下兩檔股票過去一段時間的漲幅:

截止6月9日收盤,在過去一年裡長城汽車的漲幅為51%,吉利汽車的漲幅卻達到驚人的276%。在同樣的金額下,配對交易獲利達225%。(因沽空長城汽車的成本很低,為方便計算不考慮在內)。

如果以半年時間段來看,長城汽車的漲幅為25%,吉利汽車的漲幅為90%,配對交易獲利達65%。

在這裡只想說明一點,就是當我們考慮空頭的成本時,不可以只單純地考慮它們的沽空平均價格,它們是以吉利或其他同行與長城兩者當作一個組合來看。

長期沽空著長城,只要其他汽車上的多頭倉位能跑贏,投資者也能保證盈利。

即使遇到像今天這樣的一根大陽線,長城汽車大漲21%,虧損也可能是做空者能承受的。

這點跟當初資金買入其他內房,沽空恒大的邏輯並不一樣。沽空者主要是看不順恒大本身的經營風格,並不是因為恒大在競爭上要輸給對手。

而地產基本上就是自己做自己的,競爭關係比較薄弱。所以,一旦恒大股價被逼空,空頭根本沒有任何理由堅持下去。

四、南下資金沒有想像中那麼眾志成城

長城股價今天大漲20%,Morgan Stanley為第一買家,存量的外資空頭明顯已棄械投降。

但問題是多頭的主力不夠齊心,股價才漲20%,今天南下資金就出現淨流出的情況。主力迫不及待拋售,單是持貨的耐心已不能跟恒大的主力比較了。

五、結語

一個月前,恒大的市值跟長城H股相若,近1000億。這樣的龐然大物能夠逼空成功,短期內漲升一倍,在於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絕無僅有。

在我看來,現階段的長城最多只可以說,滿足了以上其中一點或一點半而已,就是估值足夠便宜,而銷售資料出現初步的反轉這是天時。

外資大行是一群看資料吃飯的肉食動物,今天願意繳械投降,主要是看到叛軍瑞信提出WEY品牌已經有超過6000個訂單這個資料。

但問題是WEY的利好,短期內並不會於月度資料上那麼快反應出來。另外,公司今年上半年處於去舊庫存的時期,推廣紅包等促銷手段仍會影響上半年的業績。中期報表一日未出,大家仍不知道影響會怎樣。如果股價一下子拉太高,也一定會引來短期不願意看中報的投資者離場。

更關鍵的是,長城大股東根本不太在意股價的高低,缺乏了大股東這一關鍵的“人和因素”,長城根本不可能複製恒大的逼空。

不過,經今天長城股價大漲一役,再加上最近被沽空機構追擊的股票,複牌後股價都有反擊的能力,相信沽空資金將會適當收斂。

按照沽空數量占總股本(如中資股只計H股)計算,超過一成的除了長汽外,還有四隻,分別是平保(2318.HK)、比亞迪(1211.HK)、海螺(914.HK)和中國鋁業(2600.HK),淡倉占比分別達14%、12%、13%和14%。

投資者可能是時候小注潛伏一些長期高沽空率的優質股票,博它們趁機平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